4月11日西安晚报以《三胞胎街头讨人爱》为题,刊发了近日出现在西安市繁华街头的安徽太和县4岁三胞胎兄弟,得到路人捐助的消息。见报后许多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表示十分关注 孩子 们的境遇。记者在对三胞胎兄弟一天的生活进行了暗访后,也了解了一些故事。
4月8日晚7时许,三胞胎兄弟和他们的母亲、外公仍在钟楼附近,记者一直在不远处观察着他们。夜幕降临,衬托着灯光的钟楼,显得格外温馨和浪漫。过往的情侣、散步的老人、金发碧眼的游客,悠闲地走在大街上。而路中间醒目的红色篷布,却显得有些刺眼。人们在看个究竟的同时,也献出了一份爱心。
围观的行人时聚时散,到了晚上9点钟,两个大人开始收拾东西,几个小家伙挤在车里,都不吭气了,过了一会儿,有两个 孩子 躺在车里睡着了, 孩子 的妈妈推着小车向东走去,后面跟着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一位刚给过钱的男子告诉记者,这3个活宝睡得可香了。10点35分,老少5人来到了尚爱路北段,在一家小餐馆门口停了下来,这时其中的一个 孩子 醒来了,并下了车和大人一起吃饭,他们吃的是面条,吃完饭已近11点。最后他们在离该饭馆不远处的东八路一家叫“福利”的招待所门前停了下来。大人在抱 孩子 的时候,传来了一个 孩子 的哭声。
记者随后找到了招待所的老板,在住宿记录上,记者看到,登记住宿的分别是黄武霞33岁、女,黄学修70岁、男。据老板介绍,2个大人3个 孩子 ,是4月6日早上住进来的,招待所一般收费是每床每天5元钱,看他们挺可怜的,一天共收17元钱。这几天,他们早上八九点钟出门,到夜里才回来。
在老板的引见下,记者敲开了他们住的房间。其中的一个 孩子 已经睡着了,看到记者的照相机,另外两个 孩子 瞪大了眼睛。据黄武霞介绍,他们来自安徽太和县农村,1999年结婚后,她于2000年2月12日生下了这三胞胎 孩子 。在 孩子 出生后一个月零6天, 孩子 的爸爸借口外出打工,至今未归。 孩子 出生后没有分到地,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无奈之下,她只好带着 孩子 外出乞讨,先后去过温州、南京、西安等地。去年4月份他们母子4人也来过西安,待了一个多月。
据她讲,这3个 孩子 的名字是当地的一个县委书记给起的,分别叫黄爱国、黄爱军、黄爱民。当地政府和百姓也给捐过钱和物品。她现在已经和丈夫离了婚,一个 孩子 归她抚养,另两个 孩子 判给了他们的爸爸,可 孩子 的爸爸找不到,爷爷奶奶身体又都不好,根本养不起。据 孩子 的外公讲,曾经有一个台湾老板想要其中的一个 孩子 ,要多少钱都行,可女儿不愿意,她不想叫 孩子 们分开。据黄武霞讲,白天讨要的时候, 孩子 们困了就睡在车上,在车上待腻了就下来跑跑,她实在不愿意这样, 孩子 一天天长大,她希望能给 孩子 找个免费的 幼儿园 ,让 孩子 接受教育,如果她也能找份工作,那说啥也不带 孩子 讨要了。记者问两个 孩子 :“愿不愿意要饭?”两个 孩子 似乎懂事地大声回答:“不愿意,想上学。”记者离开的时候,已接近午夜了,两个没睡觉的 孩子 始终瞪大眼睛,还给记者背诵了几个英文单词。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