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国家教育部:32天2348个投诉 大多来自冀鲁陕三省(图)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国家教育部:32天2348个投诉 大多来自冀鲁陕三省(图)-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nbsp图为教育部 新闻 发言人王旭明。袁��&nbsp摄

  9月25日下午15时,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教育部2006年第22次(定时定点第9次) 新闻 发布会,向 新闻 界介绍近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 新闻 发布会中涉及到的部分热点话题。

  [王旭明]在发布会之前,我们首先请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女士介绍一下教育部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开通以来的情况。大家知道这个热线开通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有多少人打进来了电话,电话反映了哪些问题,我们政府有关部门又解决了哪些问题?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 新闻 媒体的各位朋友下午好,我们又在这里见面了,今天主要在这里向大家通报2006年教育部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接待工作的情况。全国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在各省、各高校的积极贯彻落实,使得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宣传工作,督促各地、各高校认真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教育部自8月15日至9月15日开通了24小时专人值班的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政策咨询和问题投诉。

  热线电话开通期间,广大学生及家长踊跃拨打,工作人员认真接听,一个一个地耐心解答政策,接受问题投诉,积极协调和组织有关地方和高校处理好每一个问题投诉。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媒体还专门对热线电话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配合宣传,使热线电话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此对大力支持热线电话工作的各 新闻 媒体表示诚挚的感谢。现在将年热线电话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热线电话工作情况。在热线电话开通的32天时间里,我们的值班人员一共对2348个有实质内容的电话做了记录。从记录的内容来看,反映学校没有按要求介绍资助政策,或是没有落实好资助政策的投诉电话一共是1296个,占全部电话的55.2%;有关资助政策咨询的电话有1022个,占43.5%;反映其他问题的电话有30个,占1.3%。在1296个投诉电话中,反映没有落实助学贷款的有709个,占54.7%;反映在录取通知书中没有寄送任何资助政策材料的有293个,占22.6%;反映在录取通知书中没有介绍绿色通道制度的有134个,占10.3%;反映在录取通知书中没有寄送《国家助学贷款指南》的有93个,占7.2%;反映没有落实绿色通道等其他资助政策的67个,占5.2%。

  投诉电话的分布情况:按高校所在地统计,投诉电话来自最多的三个地区为河北省(235个)、山东省(116个)、陕西省(103个)。按照学生家庭所在地统计,投诉电话来自最多的三个地区也是上述三个省,河北省(251个)、山东省(86个)、陕西省(84个)。按高校的隶属关系统计,涉及地方所属高校的有1253个,占96.7%;涉及中央部属高校的有43个,占3.3%。

  二、热线电话处理机结果反馈情况。对于热线电话的内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区别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了处理。对政策咨询电话,电话值班人员做了耐心、详尽的解释,让学生及其家长消除了对经济困难的顾虑,使这些学生能够按时报到入学;对投诉电话,我们一方面认真地接听,做好认真详细的记录,同时中心专门下了文件,要求各地、各高校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协调,认真核实,做到“件件有落实”,坚决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每隔3-5个工作日将一般性的投诉问题传至有关省级学贷中心和中央部属高校,要求在一个星期内处理完毕并反馈结果。

  对于紧急性的投诉问题,比如“绿色通道”不畅通,而使学生不能及时报到注册的,这样的问题我们组织专人立即联系有关省级学贷中心和中央部属高校要求迅速处理,不可拖延或推诿。今年热线电话开通以来,我们一共接到了21个因“绿色通道”不畅通而无法顺利入学的紧急投诉电话,去年我们热线电话接到了106个,今年降到21个。再处理过程中,有关省级学生贷款中心和高校积极配合,做到了当日处理,当日有结果,到目前为止,21个学生都已经顺利通过办理了入学手续。

  各省级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对投诉电话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及时反馈。截止到目前,1296个投诉电话已有815个明确反馈了处理结果,另外481个正在核查处理当中,近日将反馈处理结果。从已经反馈的处理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省级学贷中心和有关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及其家庭反映的问题,及时、主动联系学生及其家长,认真核实情况,反复介绍学校有关资助政策,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学生按时报到上课,这项工作我们也得到了多数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困难。

  今年开通热线电话,我们觉得它不仅仅是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和投诉,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直接向广大的学生和学生家长转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和对资助工作的重视。同时也使我们直接向广大学生和家长宣传和介绍了我们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还使我们对各地、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落实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措施,做到了心中有数。

  开通这个“热线电话”,也为广大的学生和家长开辟了一个直接反映问题和咨询政策的渠道,拉近了我们和学生家长的距离。因此我们认为热线电话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多艰辛。下一步我们将对热线电话的组织和接听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以便使明年进一步做好“热线电话”工作。我的通报就到此。

  [记者]刚才通报了有关投诉电话的数字是2000多个,这2000多个投诉电话,投诉的高校的层面都是什么层面的?比如说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多一些?第二个问题,投诉最多的这三个省份,教育部对这三个省份是否作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或者进行了督促和改进?

  [马文华]我刚才在通报的时候讲到,河北、山东、陕西这三个省接到的投诉电话,无论是从高校所在地还是学生所在地,他们都是居前三位。 
 
 
 
  涉及到的学校的隶属关系,96.7%都是地方高校,绝大多数都是省属或者省以下的地方高校。采取的措施,我们现在是跟踪追击。从一开始有热线电话,我们每天都有详细的记录,每天这几个省排在第几位,现在反馈情况我们也统计了一下,比如像河北省,他一共是235个投诉电话,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有166个做了处理和反馈的结果,还有69个正在处理中。山东省是116个投诉电话,处理了55个,还有61个在处理中。陕西省是103个投诉电话,已经处理有结果的是78个,目前还有25个还在处理中。

  从这三个省处理情况来看,总体还是不错的。最近我们了解到陕西省正在跟开发银行重新商谈和协议搞银校合作的事,因为陕西省原来是中行,中途可能中行退出,开发银行利用这个政策,他们正在谈。我们想新的银校合作协议签订以后,陕西省的局面应该有一个很大的改观。

  [科技日报社记者]我看到材料里第3页1000多个投诉电话有705个已经有了明确处理结果,说明还有一些包括一些学贷中心没有提供相应的结果和措施,请热线对这种情况有什么措施?第二个问题,现在民办高校出现了很多问题,请问教育部对民办高校有什么看法或意见?

  [马文华]我们提供的材料上是705个,截止到今年最新的统计是815个。对于那些481个正在核查处理之中,近日将会陆续有反馈结果报到我们这里。我们过完“十一”,派督办小组到这些相关省份,特别是反馈情况不太理想的省份,我们就现场督办,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及时反馈回来,采取相应的研究对策,力争把学生和家长投诉反映的问题全部都解决掉。这是我们近期的一个举措。

  [国际台记者]我想问一个问题可能和热线电话没有关系,我看近一段时间海淀区教委相继取缔了几所民工子弟学校,而且像石景山地区,还有其他地区都在加紧做这项工作。 
 
 
 
  我们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有一些在这些学校就读的 孩子 以及家长对这项措施反映也不太一样,有的欣然接受,能够去更正规的学校,有的家长对此表示无奈。教育部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王旭明]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社会各界很关注,教育部也很关注。应该说近几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国家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取得了许多进展。举个例子来说,比如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解决各地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工作机制,有人管了,比如说教育部负责把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纳入到自己的教学规划当中来,指导和督促各地学校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公安部门要及时地向教育部门提供有关流动人口的情况和材料,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流动人口子女上学的问题纳入到社会发展的规划当中去,作为他的一项工作。比如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等等,已经有了这样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

  另外,已经明确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是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同时当地的农民工子女要与流入地的其他学生享有同等的受义务教育的决定,学校不能违反规定加收借读费和其他任何费用。同时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建立了一套经费保障机制。比如说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对接收流动子女较多的学校要给予经费补助,比如说城市教育费附加当中要拿一部分来专门用于农民工子弟入学问题。我还了解到从2004年开始,中央财政在安排有关专项经费的时候,已向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就读人数较多的地区给予了倾斜。

  还有一个问题,加强对民办农民工学校的扶持和管理,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工自己或者是其他有关方面出资,建立了若干所专门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校。教育部门要将这类学校纳入到民办教育管理的范畴,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对其中做得非常好的学校要给予表彰、扶持。对于达不到国家办学条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来办学的学校,要予以取消。当然,对在已经在这些不合格的学校入学的学生,要给予合理、妥善的安排。

  我想随着新的情况出现,农民工子女到城市来入学,还会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比如说加强城市管理和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关系,我认为这个问题要妥善处理好。比如说北京市规定要有几种证件,我觉得这是加强城市人口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我们片面强调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我认为就可能使工作失去它的全面性。总之,我觉得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各项政策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这个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

  [中国青年报记者]我想问两个关于高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现在有四个省的学生经过新课改已经经过了要高考的阶段,就是2007年的高考,这四个省高考应该怎么改?方向和路子到底是什么?第二个问题,现在高考各省命题越来越特殊了,各省都有自己的风格,现在好象网上炒的非常厉害的是江苏省,他们2008年高考试题说要废除理化的考试,我觉得物理、化学的考试废除以后对选拔人才影响将是非常大的,教育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王旭明]感谢你对我国高考制度的关心。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关于高考,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大家肯定记忆犹新,每当高考来临的时候,我们都分不同的阶段,比如高考前我们会开一次 新闻 发布会,高考结束后又召开一次 新闻 发布会,因为这涉及到全国几百万考生的话题。就这个问题我简单说一下,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实行了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铺开了有几年的时间,高中课程改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高中课程改革了,课程的改革(课改)必须要和高考的改革(考改)要一致,才能够课程改革能够全面顺利地实施。

  我们了解到今年参加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有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区,这四个省区也已经向社会公布了他们2007年高考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已经批准了。这个方案最近是就四个省区统筹考虑了所在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录取改革和中学综合评价改革的情况,以及对高考科目的设置、命题和录取配套改革都进行了系统设计。特别要强调的是,这四个省区都注重了改革与高中课改的衔接,这是我们教育部高考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求高考改革必须要和高中课程改革衔接起来。通过高考来发挥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指挥棒的作用。

  2008年以后,据我了解,江苏将陆续有毕业生参加高考,这些省目前正在研制高考改革方案,他们也陆续召开研讨会,使之进一步完善。总之,我觉得各个省改革方案内容可能不一样,符合各个省的情况,是增加哪些科目或减少哪些科目,但是总的原则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要和高中课程改革衔接。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现在马上要进行研究生考试了,现在研究生收费的问题各种说法都有,教育部在这方面有没有新的政策和新的考虑?

  [王旭明]关于研究生改革,我也听到媒体有些讨论,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一点必须向在坐的澄清一下,把研究生改革说成是收费制度的改革,研究生改革的核心就是收费了。 

 
  这是不正确的。为什么说不正确呢?就涉及到研究生改革的核心、框架是什么样的?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国家研究生的教育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特别是我们国家现在在规模上已经进入了世界上研究生教育的大国之列。

  大家也知道,今年国家召开了科技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全国人民要努力建立创新型国家,对于我们教育系统来说,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按这个要求来说,目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所以我们可能要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社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研究生的导师是否是高水平,没有高水平的导师怎么可能带出高水平的研究生,所以导师是关键。

  当然,必然的研究经费也是关键,这两个是关键问题。所以,我们觉得在整个研究生培养当中应该用这样三种说法,创新是研究生培养的灵魂、导师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核心,我们就要通过这项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以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导师责任制,通过统筹各个方面的资源,包括学校的院系的资源,包括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来发挥导师的积极性,理顺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提高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

  据我了解,在北京的学校当中对这项培养机制的改革已经做了新试点,效果不错,特别是和改革前相比出现了很多明显变化,比如研究生资助强度提高了,有研究经费了,有项目了,我们核心就是有项目有经费,有项目有经费才能带研究生。特别是在这些改革的学校里,所谓自费生的比例逐渐减小,为我们下一步全国推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经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目前教育部对这项改革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在操作上也十分把握政策结构和尺度,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培养机制的改革,能够促进我们国家一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

  (来源:中国政府网)

var cpro_id = “u2085020”;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国家教育部:32天2348个投诉 大多来自冀鲁陕三省(图)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