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整合课程研究三】:整合课程文化教师观(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三、关于整合课程生成发展的教师

  整合课程生成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研究整合课程的生成发展,实际上是在探讨教师与幼儿如何共同学习、探索和成长。在生成发展课程的过程中。幼儿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的学习机会是在各自独特的地区、 幼儿园 、家庭的背景下生成的。在每一个 幼儿园 中,教师带着各自的历史、价值观和技能,跟具有个性和合作潜能的幼儿共同商讨面临的问题,确定课程“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行为是生成发展课程的核心问题。

  有一点我们必须理解,从传统的分科教学到现在的整合课程,每一个教师都多多少少受到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当代整合教育课程理念对传统学科教育模式的挑战;二是现代课程生成理念对传统固定教学计划的挑战;三是现代园本课程决策理念对传统统一教材教法的挑战。教师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教学状态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教师的课程组织水平有三种不同类型:(1)完全照搬型。这部分教师在实施整合课程时依旧根据原有的分科教学经验,将主题学习内容分解成领域学习内容进行教学。(2)主动思考型。这部分教师能注意到整合课程的特点和教法的改变,在备课过程中力图理清整合课程组织的思路,能根据本班环境和幼儿特点对教学计划作部分变更和统整。(3)善于创新型。这部分教师具有较新的观念,在实践中能关注幼儿的特点,及时根据现实需要作出创造性的安排。第三类教师不愿意运用固定的教材教法,而是倾向于在与幼儿的互动中生成发展课程,因此他们的教学是有效的、积极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创造性。

  整合课程生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教师和幼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成为良好的互动发展共同体。一方面,《 幼儿园 活动整合课程》的单元核心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情景相连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整合课程教学计划具有参照、选择、重组和发展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和自己的经验作出课程决策。这些都是教师创造性地工作的条件,有助于教师成为探索型的教师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儿童学做探索型的学习者。

  我们曾经围绕一个课程单元教学计划可否变动,是否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延续活动进行过讨论。这一讨论实际上触及了教师在整合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应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及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问题,由此也涉及整合课程的生成发展问题。讨论的结果是:

   第一,好的整合课程应当为教师和幼儿提供共同发展课程的机会。 当我们不再将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系统知识的架构上,转而关注幼儿学习经验的建构时候,在某一课程单元范围内幼儿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已经没有严格的序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就有了创造性地工作的前提。例如,《 幼儿园 活动整合课程》中的“旋转乐园”课程单元.重点在于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旋转物体特征、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以及物体与人之间关系的经验。至于幼儿一共要了解几个旋转物体,了解哪几个旋转物体,先了解这个还是那个,都不必作严格的要求。就像万花筒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组合成许许多多的造型一样,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彩色玻璃片就那么几种。

   第二,整合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反映出教师创造性工作的水平。 好的教师在实施整合课程时都会仔细琢磨教学计划。课程单元开始前,教师要仔细思考课程内容,对本班幼儿的经验作出判断。并据此组织教学活动。在这点上有两种倾向需要避免,一是用分科教学的方式来实施整合课程.按序照搬教学计划;二是以为实施整合课程就不要计划了,教师和幼儿可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事实证明这两种倾向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在课程单元进行过程中,教师有时会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产生幼儿共同生成发展课程的空间。教师在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时,主要依据对幼儿学习行为的观察理解和对幼儿应获得的学习经验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旋转乐园”的过程中,幼儿在获得物体旋转的经验后会联想到游乐园里的大型旋转风车、转马或家里用的榨汁机、微波炉等,这时要不要组织进一步的探索活动,取决于教师对此时此地情况的具体把握。

   第三,幼儿的兴趣是课程生成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在学习新《纲要》的过程中,每一位 幼教 工作者都已懂得兴趣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在很多情况下,幼儿的兴趣是教师生成发展课程的起始点。比如学习“旋转乐园”,幼儿对旋转物体有着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好现象,至少说明我们提供的学习内容符合他们的需要及经验水平,同时说明教师和幼儿在经历一种融学习、生活和游戏为一体的学习过程。但是,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学习不是完全由兴趣决定的,兴趣本身也有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实施课程时,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还体现在认识和满足幼儿学习的高层次需要上。比如。假使幼儿在学习“旋转乐园”时不断发现和探索,出现了许多研究性学习的生长点,延续的学习不仅能丰富大多数幼儿的学习经验,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创造性表现,那么这种延伸发展很可能是良性的互动过程。我们在实施课程中发现。有的 幼儿园 在大班下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内,就将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再见了, 幼儿园 ”中有关“上小学啦”的内容提上来,开始进行幼小衔接的教育。因为教师和家长都赞同这样的观点:幼小衔接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加入这样的内容是不是会影响“旋转乐园”的学习呢?我想不会。

  教师在整合课程实践中不仅是课程实施者,而且是课程决策者、课程发展者和课程评价者。教师在与幼儿共同生成发展课程时的角色知觉决定了整合课程的成败,他们应感觉到自己是课程建设的工作者,认识到幼儿发展和学习的现实需要,适时发现课程生成契机并作灵活调整。同时还要享受互动的快乐和创造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Banks,J.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tural education.Simon & Schuster Company,1994
  [2]朱家雄,裴小倩,面向未来的早期教育的思考,幼儿教育,2003,1
  [3]Rogoff,B. 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Bowman,B. Donovan,M. & Burns,M.S.(eds) Eager to learn:Educating our preschoolers.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
var cpro_id = “u2085020”;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整合课程研究三】:整合课程文化教师观(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