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小娃娃摇头晃脑读古文
阅读提示:
目前,一些 幼儿园 开设了先秦古文、三字经、奥数等这些小学甚至中学课程的内容,对于这一现象,众说纷纭。一些家长认为,这样可以让 孩子 学到更多的东西,在人生起跑线上起点更高一些;老师们说,他们要让家长满意;而教育 专家 则认为,幼儿教育可以涉及宽泛的内容,但内容必须以幼儿可以接受的方式教授。
幼儿教育,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它承载着太多的期望,它引来了观点的交锋。
12月14日上午10时,郑州市经一路某 幼儿园 。
记者来到大班,30个 孩子 整齐地坐着。黑板上写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是《老子》中的内容。
开始上课了,老师带领 孩子 读黑板上的文字,老师边拍着手,边像古代私塾老师那样摇着头诵读, 孩子 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但有的 孩子 摇着脑袋嘴里却顾不上读文字。“这些都是五六岁的 孩子 ,他们已经把《弟子规》1080个字全记住了,现在已经学到《老子》第二章了。以后我们还会教一些《论语》、《大学》、《中庸》等。”保教主任张老师说。
园长 丁女士向记者介绍,他们从2003年开始进行经典文化教育。“经典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我们是想通过圣贤教育,启迪 孩子 们的智慧。”
老师教什么要看家长”脸色”
押寨村一所 幼儿园 一名姓时的 幼教 老师负责园里一个大班的教学,她谈到教学的难度,“ 孩子 们对学拼音识汉字不感兴趣,教起来难度很大”,但她又不得不教,“这里的 孩子 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的 孩子 ,家长们最关心的是 孩子 在 幼儿园 里学了多少字,识了多少个数,背了几首诗,并以此来判断 幼儿园 的质量,所以大多数城中村里的 幼儿园 都会有这方面的课程”。同时,她也表示,她自身有22年的 幼教 经历,也曾经在公办 幼儿园 内任教,“ 孩子 们过早过多学习这些硬知识不太好”。
据了解,这所 幼儿园 的 孩子 们从小班起,每周要背一首古诗,学近10个英语单词,到了大班毕业时, 孩子 们可以进行20以内的加减算术。
从南阳来到郑州打工8年的张女士说,她女儿已在 幼儿园 读中班,“当然希望 孩子 在 幼儿园 里多学知识,多认字,将来上了小学,才不会落到城里 孩子 后面,俺还给 孩子 报了英语特长班呢”。
“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我们 幼儿园 才开识字课。”另一所 幼儿园 的老师告诉记者,其实没必要让 孩子 过早学习写字。 孩子 的书写能力应在5岁以后发展,三四岁的 孩子 发育特点导致 孩子 养成不好的书写习惯。幼儿课程应是教师带着 孩子 在生活中经历体验,在模仿、在游戏中学习,从而做到快乐地学习。“我真诚希望所有的 幼儿园 都能联合起来,不随着家长的要求走,把正确的教育理念告诉家长,我觉得家长会改变的。”一位老师这样呼吁。
专家 让 孩子 回归自然、社会
省团校心理学副教授任庆文20多年来致力于儿童教育改革试验,他认为,幼儿教育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结合儿童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
对于目前不少 幼儿园 现行的教育,任庆文认为是“关着门办教育”, 孩子 们整天生活在一个概念堆砌的世界中,应该让 孩子 回到大自然和社会,进行现场教育。百闻不如一见, 孩子 越小越需要接触实际事物。秋天带他去看秋天的田野,刮风让他看风,下雨让他看雨,让他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这些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以为他积累生活智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王国平先生认为,搞所谓的“超前”教育、“早期”教育,不仅缺乏理论支持,实践上也得不偿失,其实它损失的是 孩子 对知识、对学习的兴趣,造成厌学等不良后果。而且这种结果是潜藏着的,不易被发觉的。其儿阶段教育的重点应该落实在 孩子 的学习品质上,培养 孩子 的兴趣、态度和情感,让 孩子 们打好3至6岁关键期的基础,实现越学越轻松的目标。
洛阳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主任张晓军教授认为,教什么是个问题,怎么教也是个问题。一些中小学的内容并非完全不可教,只是应在游戏中教给 孩子 ,不能套用中小学教学的方式。幼儿教育应重游戏、重体验,教古诗文时,如果穿插很多知识性的东西填给 孩子 ,这就不可取。但是把一些诗歌,由浅入深地教给 孩子 ,哪怕是囫囵吞枣,不强求他知其所以然,只求他感受到诗文中的韵律之美,就是背儿歌那样去“唱”就可以了。
来源: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