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课题组日前完成了对该市农村家庭教育情况的调研。调研显示,当地农村幼儿入托入园率偏低,3――6岁幼儿仅有50.7%在上小学前接受过 幼儿园 或学前班的系统教育,而其他幼儿则散居在家。
这次调研选取了福州市八县、 市、 三类农村: 富裕、一般、贫困农村各100户有0――6岁婴幼儿的家庭进行。
 经统计,有69.2%的被调查者认为“愿意送 孩子 入托”,还有83.4%的农民家庭愿意参加有偿的家教服务与指导,由此看出,当前农民家庭送 孩子 入托意向是明确的。
调研也揭示了农村幼儿入托率偏低的原因。
 首先是农村基层托幼机构设置尚未普及,被调查农户所在地有托幼机构的仅占50.4%,托幼机构发展滞后客观上造成农村幼儿留在家庭。
 其次是农村的“家长学校”影响力未真正体现,农村家庭教育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在教育指导方式选项中,有55.4%的人选择“问老人、看他人经验”,有20.7%的人选择“听广播看电视”,16.7%的人选择“自己想办法”,而选择“家长学校”的仅占5.3%。
 另外,农民家庭教育目的性不强,对 孩子 教育内容关注不够。在“ 孩子 一天的生活”选项中,44.3%的家庭选择“跟着大人走,在地里或串门”,29.3%的家庭选择“自由玩耍,只需按时回家吃饭睡觉就行”,而选择“大 孩子 带小 孩子 玩”的家庭占20.3%。
福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认为,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必须从三方面着手: 依托乡村社区,设置公共的儿童游乐场地,添置若干大型玩具器械,丰富农村幼儿的活动内容;依托“家长学校”,帮助广大农民家长成为理性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建议城镇中心托幼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向周边农村散居幼儿开放,特别是在节假日允许农村幼儿在父母陪同下参加 幼儿园 或托儿所的活动。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