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AUGUST
31.2018
本期导读
每个学期开学初,我会在全园会上表达一些自己近期的思考。本篇推送是我在这个学期全园会上的发言。
您将在这篇推送中看到:
Part 1 :在动荡的时代做不动荡的自己
关键词:中流砥柱
Part 2 :树立坚定的信念,在工作中保持坚韧的品质,坚信目标一定会实现
关键词:坚守 · 坚持 · 坚韧 · 坚信
Part 3 :工作中,要对自己有要求
关键词:自律 · 灰度 · 少抱怨 · 闭环
Part 4 :保持饥饿,保持愚钝
关键词: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全篇文字:4230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Part.1
在动荡的时代做不动荡的自己
关键词:中流砥柱
今天是这学期的第一次全园大会。
假期,大家去了不同的空间,在不同的地方闲暇。这个假期我去了一趟贝加尔湖,这趟旅行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体验。
当我在西伯利亚的森林里居住的时候,感觉那个天地之气太强了。我亲吻着大树,情不自禁地流泪了。我们都曾是自然的孩子,但很多人都遗忘了这种感觉。
@ 在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亲吻大树
在贝加尔湖畔拥抱自然
老师们的假期都是怎样度过的呢?彩蛋在本文最后!
每一次的全园会都很有意义,我们需要把各自的频道调整一下,回到一个共同的频道上来。如果没有这个过程,这个频道我们要花好多时间才能调整好。新学期,我依然只谈工作的战略,战术则要留给大家自己制定。
这个假期,发生了很多事情,特别是一些社会事件。博士占座,寿光灾农,“ME TOO”运动,中美贸易大战……以至于这一个暑假,话题都很难聚焦。世界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发生了很多变化,每个人都深受影响。
我也问自己:“对未来还有信心吗?”心里也会有一些不太确定的东西。
中美贸易大战
博士占座
滴滴事件
疫苗之殇
寿光灾农
生育基金
土耳其政局动荡
“ME TOO”运动
@ 在话题都很难聚焦的今天,你对未来还有信心吗?
昨天看到俞敏洪的一个发言。他说,“确实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时代的动荡,不光是中国,而且是世界。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让祖国变得更好,我们都在发挥着自己的力量,我们不希望跟着时代动荡,而是希望能够成为中流砥柱,为国家添砖加瓦。”是啊,世界在变的时候,我们随波逐流,反而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我们的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民族命运相连。所以我想问大家四个问题:
· 我们能成为中流砥柱吗?
· 我们还能坚守这个职业吗?
· 我们还能保持初心吗?
· 我们还能坚守信念,做好这份平凡的工作吗?
我总在说,一个幼儿园教师如果甘于平庸,你就是一个“看”孩子的人;如果不甘于平庸,你就该记得,你是一个知识分子,在这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时刻你要挺身而出,要有责任。我觉得,我们担得起这个责任,因为我们培养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下一代。我们能不能用我们的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为这个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经常问自己,我做这个工作的意义在哪儿?我们做了这样一套回归传统、回归自然、回归儿童的生活化课程就是希望能够保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你有能力发挥自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吗?你有意愿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留住它的根系吗?其实越是动荡的时候,这些发心和品质越发得弥足珍贵。
在这一个假期中,我无数次问自己,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如何让我们的课程探索继续下去?今天也同问大家。
Part.2
树立坚定的信念,
在工作中保持坚韧的品质,
坚信目标一定会实现
关键词:坚守 · 坚持 · 坚韧 · 坚信
我们要成就儿童,在成就儿童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在今天,我想把这个意义再放大一点儿,再拉高一点。所以第二个部分,我想讲一讲新学期我们应该做什么?干哪些事情?我列了一个想法供大家思考。
这学期的工作目标是什么?上学期,我提了四个字很多人印象特别深刻,就是“本自具足”。你本自具足的时候就特别有力量,不怕别人的检视。为了让我们的内心有更多坚持的力量,我提四个方面:
第一就是坚守,坚守中有底线。
坚守我们的初心,坚守我们的工作规范,工作准则。那些该坚守的东西一点儿都不能放松。坚守是什么呢?必须是一种职业的坚守,一种事业的坚守。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些坚守的东西。之后,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这就叫坚守。所以我们常常讲,你对自己要有要求。要求是什么?要求是你至少找到一个东西是让你一以贯之的。
最近,美国人巴里·施瓦茨写的《选择的悖论》特别火。今天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但是生活不幸福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你选择本身就要消耗时间成本。巴里·施瓦茨在书中提出一个概念叫满足者和最大化者。生活中我们可以做满足者就好。但是,工作上可以成为最大化者。
我提的口号是“坚守中有底线”,别放松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其实是道德底线。要坚守做人的信念,要坚守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有坚守的人身上有一股力量。这个力量从你的眼神中就能看到。
第二个是坚持,坚持中有创造。
我们坚持什么?这学期我们肯定有一些坚持的东西。我们持有的是什么?我们持有的就是我们的法宝——“生活化课程”。这是我们的法宝,我们必须坚持下去。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记录了我们关于“生活化课程”探索的文字记录以及课程背后思考的《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回归传统、回归自然、回归儿童》一书,即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也希望这套课程可以带给这个行业更多思考的力量。??????
坚持中要有创造,创造是什么?比如说,我们可不可以打破课程时间的壁垒,打破年龄的壁垒,在课程探索和实施,发现一些更新、更有趣的东西?
第三个是坚韧,坚韧中有风骨。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里,工作会越来越难做,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来坚守这项工作,所以要有韧性,做到“坚韧中有风骨”。
为什么我特别看重教师的修为与精神品相?一个学校天花板的高度在哪里?取决于这个学校教师的水平。你们的思想,你们的境界,你们对自己的定位……在这个会议中,你们要完成一个梳理。你的坚持,要在境界里,在思想里,在灵魂里。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就不会沉迷于那些鸡毛蒜皮。
第四个是坚信,坚信中有自己的目标。
坚信我们做的正确的事情,美好的事情是一定能够得到回响的,是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当初预期目标的。
坚信中依然不放弃目标,困难都是暂时的,你的心念是会影响这个地方的“场”和力量的。要有目标,我们要相信我们对这个事业、对幼儿园、对课程以及对我们自己的所有美好预期都会实现。
Part.3
工作中,要对自己有要求
关键词:自律 · 灰度 · 少抱怨 · 闭环
自律
自律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你做任何一件事,一份工作,这个职业对你是有要求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颗自律的心。每个人都要给自己设立自律的目标,认准了一件事就坚持下去。自律的人能定住神,神定住了你看起来就会有力量,有一种让人尊敬的精神品相。所以我提的第一个要求也是自律。
灰度
灰度是指一个人心理上的中间地带。我们要容忍一个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特别是你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不要总是觉得非好即坏。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的家长们,大多数家长都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都在慢慢学习,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不要一开始来就给他们划分成好家长、不好的家长。
也给自己一点思想的灰度,这样你处理一些问题就有了一个兜,你就可以把这个事儿兜住,可以不用那么愤怒,不用非黑即白,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其实我也有这个特点,灰度太少,所以,这一学期我们要共同修炼,要有灰度。
少抱怨
不要大家总是凑在一起抱怨,因为抱怨会消耗你很多的能量。我有段时间也挺爱抱怨的,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后来我就想到了一个方法:一抱怨就感恩。当你想抱怨一些人和一些事的时候,试着找出他们身上的优点,先感恩,抱怨也就随之消失了,内心也就平衡了。所以我讲的就是减少抱怨。其实抱怨也是一种自恋。
闭环
闭环就是交给你的工作不要再甩给别人,一定要把它做好,整个工作的环是封闭的。这个环是什么呢?我给管理层说过的“戴明环”(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就是你要提出要求,审视提出的要求,然后行动,最后检查。每个人都应该能闭环,不能闭环的员工就不是好员工。闭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力。特别是新教师,你就应该要给自己树立这样的目标,从小事做起,从头到尾把它完成。
Part.4
保持饥饿,保持愚钝
关键词: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所有的目标最后都要落到个人的修为上。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修身修心?
这段时间我读到了乔布斯多年前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讲话。在那个讲话的最后,他送了年轻的学子一句话,叫“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今天,我也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做为每一个人修持的目标。
关于这句话,每个人的理解不同,翻译也各有不同。有人翻译成“饥渴求知,虚怀若愚”,也有人翻译为“虚怀若谷,大智若愚”,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保持饥饿,保持愚钝”。
点击链接:重温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关于饥饿,我讲一个故事。2010年,我和王练老师一同去日本,我在日本吃的第一餐饭给我留下了特别难忘的印象。
九州女大的方老师带我们去吃饭,他找了一个小小的居酒屋,我们进去的时候,一对夫妇在做饭。我们三个人叫了一人食,那么小的盘子里就是洋白菜炒肉还有一小碗米饭。吃的时候,我们就一点一点嚼,菜也一口一口嚼,吃得很慢。我从来没有把一粒米嚼那么多口咽下,但是我吃完后特别惊讶地发现,就那么小一碗饭、一碟菜我竟然吃饱了,而且唇齿留香,一直感觉都特别舒服,因为我的胃没有负担。这种感觉一直留在了我的身体记忆里,令人回味。
当你心性特别乱的时候,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吃饭就是吃饭,走路就是走路。吃饭的时候嚼三十六下,你会发现很快就吃饱了。
这个经历给了我很深的思考: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食物吗?你爱吃的那些东西是因为好吃还是因为你的需要?你的需要和你的欲望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你可能吃这一口是你的需要,而你吃了三碗饭就是你的欲望,对不对?我慢慢体会到,当吃得特别少的时候,精神是特别饱满的,会觉得很有控制感。
“保持饥饿”可以从四个方面,帮助我们完成精神上的提升。
第一个层面是回归。通过保持饥饿使身体和精神回归到一个特别清澈的状态里,你会体验到一种空灵感,那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
第二个层面是辨析。辨析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关系。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会将需要和欲望混淆。我们以为那是我们的需要,但其实那只是我们的欲望。我们只有借助“断舍离”的方式,才能划分出需要和欲望的界限,也能够清澈地关照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第三个层面是超越。你能战胜饥饿感,你能控制住你自己,你就能超越过去的自己,成为你自己的主人。
第四个层面是让我们对世界充满恭敬与感恩。如果你愿意恭敬一粒米一滴水,你肯定会恭敬世间万物。
“Stay foolish”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保持愚钝”。渡边淳一写了一本书叫《钝感力》。钝感力就是迟钝的力量,它强调的是对困遇的一种耐力,是一种真实的状态。你不太在乎别人的眼光的时候,会显得有点钝,但是至少你是个真实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忠实,对他人真诚,这些品质在今天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我想用最后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讲话。
新的学期,你愿意拥抱所有的不确定性吗?因为未来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是不知道的。愿意拥抱所有的不确定性才叫自由。每个人都特别渴望自由,但是什么叫自由?你以为自由是想做什么做什么?不是。是你愿意去拥抱所有的不确定性,那个时候你的身心是自由的,这才是真正的自由。这句话也送给我自己。
希望今天的全园会,每个人都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上有所感悟。也希望新的学期里,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新的生长点,在这个点上,都能够静心修持,获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大家新的学期,工作愉快!
我
是
彩
蛋
△
点击视频,和老师们一起从假期中,回到花草园。
文字编辑 | 张芬老师
视频制作 | 吴婷婷老师
录音转录 | 王晨琳老师、吴钰杉老师、张丽老师
李琳老师、纪洋洋老师、何力平老师
张晓莉老师、郭国燕老师
日期 | 2018年8月31日
推荐阅读
只有“用敬”,才能赢得尊重
2018年3月9日
不喧哗,自有声
2017年2月24日
至微至显,善作善成
2017年9月1日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