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22 周五
关键词:
赤子之心
全文字数:5738
阅读时间:18分钟
趣
自然
灵性
味
每个人都曾有一颗珍贵的“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具有向善的自然生长的倾向,具有文化创造的倾向。
“赤子之心”乃人文世界的根系、源泉、原点和故乡。
——刘晓东《向童年致敬》
2000年,我第一次读刘晓东老师的《儿童精神哲学》。可以说,这本书开启了我对儿童的全新认识。这么多年过去,这本书一直是我的案头读物。从读起来的艰难晦涩、难以理解到有强烈的内应感,不知不觉间也有了十八年的时光……
这本书最直接的影响是,我们一开始就将幼儿园课程探索的目标放在了儿童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上,而不再是仅停留在儿童的认知上。我们渴望建立一种“儿童就是目的”,而不是“课程目标才是目的”的课程模式,努力让课程基于儿童,又不离开他们的生活。我们将课程立意与人文世界的根系、源泉、原点和故乡联系起来,以符合儿童对世界的整体性好奇。总之,我们非常希望这套课程能够与儿童的“赤子之心”相互呼应。
今天,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们的课程让人感动?为什么你们的孩子充满灵性?为什么你们老师身上有着无穷的创造性?
对这些问题的不断追问,让我获得了一个关键认识:一个儿童教育工作者是否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是决定他们将这份工作做到何种境界与高度的关键!
刘晓东老师认为:童年拥有丰饶的人性资源和人文资源,童年时“人生的井”,是人类文化的根系,是一切人文世界的根系,因而童年、童心、儿童是值得成人珍视和敬畏的。
人的内部有一个知识的或理念的“仓库”,这个“仓库”里的知识远远大于从外部所能给予人的知识。我将人与生俱来所拥有的这个知识的或理念的“仓库”,称为童年资源或童心资源,说到底,就是童心或赤子之心。
链接:《向童年致敬》
向童年致敬
尊重童心,尊重儿童的生活,珍惜童年的价值和儿童的文化,便是尊重人性的价值与尊严。
人要想变得更为强大,就必须了解儿童、尊重儿童、善待儿童、跟随儿童。
什么是“赤子之心”?
拥有“赤子之心”的孩子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
我们发现并记录了孩子们运用“赤子之心”与世界互动时所表现出的23个动人瞬间。
–
01
–
“赤子之心”是打开感官,依靠直觉,
保持与内心的联结
这一周,我们的小组课程是研究树。在收集问题阶段,黄彬宸盯着柳树的树梢一直认真地观察着,然后大声地说;“我和我的队友发现,柳树的枝的往下垂下来的,就像女生的头发;泡桐树的枝是往上长的,就像男生的头发。”
——来自申洁文老师
–
02
–
“赤子之心”是眼里有光,不厌其烦
( 1)
孩子们在户外找蜗牛,孙士一高兴地大喊:“我找到了一只蜗牛,特别大。”然后迫不及待地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但是没一会儿,蜗牛在孙士一手上拉粑粑了,孙士一一直在喊:“哎呀,蜗牛在我的手上拉了粑粑!哎呀!蜗牛在我的手上拉了粑粑!”说这个话的时候,眼睛里放着光!嘴角带着笑!那个瞬间,特别动人。
——来自吴婷婷老师
( 2)
户外活动时,安安从滑梯上滑下来之后,迅速又跑向起点接着玩。中途发现了一个小水坑,安安蹲下身凑过去认真观察水坑,又从地上随手捡起树叶放进去,让树叶在水坑里游泳。接着安安站起来往水坑里跳,一点也不害怕水溅到身上。看到溅起来的水花,安安开心地大笑起来,全身心地享受着和水的亲密接触。
——来自李美杰老师
–
03
–
“赤子之心”是充满幻想,相信那些看不见的存在
户外活动的时候,千里和她的好朋友时不时就跑去园长妈妈办公室的门口,透着门口看着,不时和好朋友说着悄悄话。
我问她:“千里,你在做什么呢?”千里笑着说:“园长妈妈的屋子里到底有什么?”不等我回答,她嗖地一下跑远,不一会儿又跑回来,悄悄地跟我说:“园长妈妈的房间里有小精灵,它们都住在里面呢!”
——来自李琳老师
–
04
–
“赤子之心”是敬畏与欣赏世间万物
( 1)
周一早上,吃过早饭,刘启轩对我说:“诗诗老师,走吧,我们去看晚霞。”“你为什么要带我去?”刘启轩说“因为我要带自己喜欢的人去看漂亮的东西。” “那看完晚霞呢?” 刘启轩:“我们就接着等日出吧!”
——来自王钰诗老师
( 2)
下午,一场雷阵雨。几声轰隆隆之后,大雨点砸了下来,不一会儿操场上就全是雨水。
孩子们兴奋地趴在图书馆的沙发上赏雨,像是期盼着能够出去踩雨、玩水。当老师打开门,几个孩子从沙发上跳了下来。他们站在门口,把手伸了出去,雨滴落在胳膊上,孩子们兴奋极了!
他们都在享受着和雨滴的亲密接触,凉凉的雨滴落在手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幸福”两个字。
——来自罗希悦老师
–
05
–
“赤子之心”是对世界充满好奇,
始终在追问“为什么”
孩子们对这个世界实在有太多的好奇与惊讶了。很多问题,大人已经习惯忽视。
“一米菜园”里,皮皮看见蝴蝶总围着花丛飞来飞去,飞起降落,飞起降落,他问:“为什么蝴蝶喜欢花朵呢?” 听到绘本故事里的汤姆被咖啡烫到了手,皮皮就想知道:“咖啡为什么是烫的呢?” 午睡起床之后,皮皮发现自己尿床了,会问:“我为什么会尿尿呢?” 孩子们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就是自己不断地追问“为什么”的过程。
——来自张燕芸老师
–
06
–
“赤子之心”是保持质疑,不畏惧权威
格格早上梳了个“小耳朵”的辫子,起床后,我努力地还原上午的造型(保留原造型是上午我们约定好的),梳好一个后,摸了摸,她噘着嘴嫌弃地说:“佳佳老师,这个耳朵也太小啦!”
我委屈地说:“宝贝,我尽力啦,不能对我要求太高了!”一旁的王鏖闵听到这个话,立马接着说:“不,老师,我们只有对你要求高一点,你才能进步!”
——来自郭佳老师
–
07
–
“赤子之心”是对自己有信心,
敢于挑战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在给雨水花园换水的时候,王紫诺找到了我,信心满满地说:“诗诗老师,我想要用网子把小水渠里的脏东西捞出来,帮小水渠洗个澡。干净的小水渠才能好好玩呢!”我有点儿担心地说:“你可以吗?那个网子可是很重的!”王紫诺皱起眉头:“哎呀,这个必须我来弄,我这么有力气!我相信我自己!”说着将自己的肌肉露出来,头微微地抬起来,眼神中写满了坚定!
——来自王钰诗老师
–
08
–
“赤子之心”是对自己有要求,
也有自己的“完美”标准
在大班“送给幼儿园礼物”的活动中,绘制“井盖设计图”小组的邵嘉毅明确表示要设计一幅“星空”,他对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说:“我觉得星空特别美,要把最美的留给幼儿园,我们就设计‘星空’!”于是,他开始趴在地上,专心地在纸上画着星星,专注的样子,感觉能留下世界上最美的星空。
姜睿涵和王子墨也跃跃欲试,邵嘉毅怕他们俩破坏了画面,于是耐心地指导说:“你们要认真、仔细地好好画,要是画的乱七糟八,是会影响我的心意的,我可是有要求的人。”
——来自王彩霞老师
–
09
–
“赤子之心”是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也能发起一场有趣的游戏
( 1)
刚下完雨的户外有很多小蜗牛,芊芊一出去就沉浸在找蜗牛的状态里。她把找到蜗牛托在手心里,认真地观察着,轻轻地抚摸着,很久很久,专注的样子很是温柔。她指着蜗牛说:“最大的是蜗牛爸爸,这个是蜗牛妈妈,最小的是蜗牛宝宝。”接着又找来一只更小的蜗牛,自言自语地说道:“最大的蜗牛是我爸爸,第二大的是我妈妈,这个是我自己,最小的这个是毛毛(芊芊的弟弟)。一家人都到齐啦!”
——来自李美杰老师
( 2)
冬天的时候,孩子们进教室第一步就是把外套脱了,然后叠好放在箱子里。每到这种时候,我发现王语含特别喜欢拿着自己的衣服甩来甩去,从教室的这边跑到另外一边,有要带着衣服起飞的感觉。我问她在做什么?糊糊抬起头,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脸童趣地看着老师说:“我只是和我的棉袄做游戏啦!你看,它还一直笑得开心呢!”说完又拿着自己的衣服在教室里飞奔,感觉整个教室都是她的天空。一个有趣的灵魂,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感觉孤单的。
——来自何力平老师
–
10
–
“赤子之心”是以真诚、慈悲的心态面对
世界
( 1)
鼎鼎想过生日,想吃蛋糕。我就开玩笑地说:“我把我的生日让给你。”鼎鼎想了想又说:“那你怎么办呢?”
“没关系啊,生日只是一个仪式,过不过都会老一岁。”听到这个“老”字,鼎鼎哇哇大哭。我有点猝不及防了。等他渐渐平静下来,我问:“你为什么听了老了一岁就哭了呢?”
鼎鼎说:“熊猫老师,我不想让你老,我妈妈也开始变老了,我爸爸也开始变老了,奶奶也老了,爷爷也老了。我不想你们变老。”说完这个话,他紧咬着小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感觉下一秒又要伤心地哭出来了。
——来自张燕芸老师
( 2)
在户外的时候,孩子们遇见了一条蚯蚓。不停地蠕动身体,吸引了好些小朋友的关注。李沐泽就号召大家给小蚯蚓搭一个“房子”。
之后,以蚯蚓为中心,大家蹲在地上围成一个圈,专注地商量着如何给蚯蚓建一个家来保护他们。商量完毕之后,李沐泽、孙颢瑄、李沐泽、章子琦就开始找树叶、泥土、草、还有落花。孩子们围在一起,安静、认真地做这件美好的事情的样子真动人。
——来自张晓敏老师
–
11
–
“赤子之心”是相比较“爱”,
他们更喜欢被理解
一天中午,我走进大一班教师。看到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吃得过快,我问:“你们愿意吃饱?吃多,还是吃撑?”一个小朋友说:“我愿意吃很多,吃到很撑,因为这样的话,妈妈爸爸会很高兴。”我接着问:“你高兴和你的爸爸妈妈高兴,哪个更重要呢?”他想了想说:“我的高兴更重要。”我说:“好吧,我支持你!”对孩子们来说,理解意味着真诚的接纳。
——我的观察与记录
–
12
–
“赤子之心”是始终有积极改变的愿望,
并且付诸行动
( 1)
冯澍予妈妈在早上的时候,跟我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早上起床之后,因为一些小事情,小予和爸爸吵架生气了。过后,小予突然对爸爸说:“爸爸,你这样生气、叫喊是没有用的。但是我可以教给你一个办法,就是当我犯错的时候你要给我一个‘叮咚’,这样我就知道了!”
这是我们在幼儿园的法宝。当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会送给他一个“叮咚”,一天当中集满三个“叮咚”就要接受一个小惩罚,例如在老师旁边的椅子上休息三分钟、给小朋友表演一个节目等。
没想到,小予将“叮咚”之法延伸到了家庭中,用来调和家庭问题。孩子们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灵感,非常自然地将自己的经验,延伸到生活的不同方面。
——来自张蕾老师
( 2)
小朋友们一起清洗幼儿园“雨水花园”的石头,陆立铭拿起一把牙刷。然后又好像在找什么似的,过了几秒钟后站起来,转向我:“老师,你去帮我挤一点牙膏吧。” 接着他又抬起头对我说:“挤上牙膏才能把石头洗得更干净,这样石头上就没有细菌,就像我的小牙齿一样。”
对待很多事物都如同对待自己一样,因为内心美好。所以,乐于将这样的美好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来自李文老师
–
13
–
“赤子之心”是“泛灵”的
( 1)
世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都是带有灵性的。即使是小池塘的小石头,他们的存在都被孩子赋予了生命的意义。在他们眼中,一朵花、一株草、一块石头、一滴水、一粒米都是有生命的。
午餐,我将桌子挪开,发现地上有很多的饭菜粒。这时,胡沐卉拿了张纸蹲在地上一边捡一边说:“哎呀,怎么这么多饭粒。真是太浪费了,我们要保护好碗里的食物,不要掉在地上,不然米饭该伤心了,我们都没有好好珍惜它。”
——来自张晓敏老师
(2)
“六一”活动的自助午餐,食堂师傅们自制了土豆小饼,张懿琛咬完,很疑惑地问我:为什么这个小饼咬完还在微笑呢?我说:因为她很高兴你很喜欢她呀!张懿琛接着问小饼:“我咬你,疼不疼?我要一口吃掉你,这样你就可以少疼几次啦。”
——来自张芬老师
–
14
–
“赤子之心”是诗意地栖居
这一周,中班小组课程是探索“雨水花园”的水是怎么又流成了一条“小瀑布”的?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了解读,仿佛小瀑布也富含了诗意。
“水是神奇的,它悄悄地爬上‘小瀑布’了;
也可能是他们脚底太滑,冲上了‘小瀑布’;
也可能是水蒸发之后,也往高处流;
也可能是水中有秘密躲在里面;
不管是哪一种,雨水花园都是神奇的乐园。”
——来自田悦老师
–
15
–
“赤子之心”是对弱小、疾病、以及身处
困境的人或物有天生的悲悯
拥有一个“赤子之心”的人,总是会对弱小,对疾病,对身处困境的人或物有着天生的怜悯之情。在班里,看到身边的人咳嗽,孩子们都会说:“多喝水呦!”“你要好好休息。” 当他们小眼睛里透出爱的光芒时,他们仿佛带着天使的翅膀。和成人相比,他们更愿意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因为手臂骨折,时隔一个月,李佳蔓终于在“六一”当天回到了花草园。乐乐和师小宝在旁边开始不断地和她说话;小海一直在旁边提醒大家:“小心,大家不要碰她的手。”许多孩子都在旁边关心着佳蔓。“佳蔓你还痛吗?” “如果有人碰了你的手臂你是不是还会受伤?” ……询问完佳蔓的情况之后,又开始邀请佳蔓和自己一组。“那你今天跟我一组吧,人多你可以站在我后面。” “你跟着我吧,我跑得快,你想要什么跟我说一声,我很快就给你拿过来。”……这时,班里又围过来几个孩子,大家都争着让佳蔓跟自己一队。于是,当天就成立了“保护佳蔓小分队”。
“六一”活动当天,“保护佳蔓小分队”一直在行动,忙忙碌碌地穿梭在我们的“佩奇小镇”里,佳蔓在大家的保护下顺利地度过了完美的一天。
——来自田巍老师
–
16
–
“赤子之心”是一颗艺术的灵魂,
更容易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天然的独特审美,他们能运用自然中的一切进行艺术创作。一个纸团、一坨泥巴、一杯水他们以最敏锐的状态,捕捉到生活的美好。
这一周,小班的孩子们都在研究“小池塘”。当小池塘的水清空后,池底的石头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在他们心中,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样子,于是他们展开了创造,一个个可爱“石头怪”就这样诞生了,“石头怪”化身小池塘的守护神,带着孩子们的祝福守护着美丽的小池塘。
毕加索也认为,6岁孩子的绘画真正符合艺术的本性和规律,他们具有丰富的先验的艺术资源,6岁的孩子是值得一切成人艺术家学习效仿的。
——来自罗希悦老师
–
17
–
“赤子之心”是怀有“正念”
每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对生命都保持着积极的信念。每一天,昼夜轮转,太阳重新从东边升起的时候,也意味着是新的一天,忘掉前一天的不快,保持积极的状态。
在一次区域活动的时候,姜子豪和赵点乐下围棋,两个人像正式比赛一样,在开始前,互相敬礼,并且说请多多指教,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两个人下的正带劲,我看旁边观战,看到子豪一下子吃了赵点乐三颗棋子,胜利在望。我开玩笑地说:“赵点乐,你不行呀。”我说完,赵点乐没有反应,但是子豪说:“你别那样说,赵点乐会不开心的。” 他们两个玩的很认真。也没有介意输赢。
小孩子以最干净、纯真的状态来面对生活,面对事物,这是作为成人的我们应当学习的。这件事情也让我记了很久很久。毕竟,孩子不同于成人那么在乎对错与输赢。
——来自朱梅画老师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
刘晓东老师在《向童年致敬》一文中提到:
“童心是人文之源。儿童既是文化创造的本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这种观念就是儿童本位的基本内涵。儿童本位不只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
事实上,成人往往无视童年的价值,无视儿童文化的存在,从而成为童年生活和儿童文化的破坏者。
如果成人能复归自己的自然本性,即复归童心,那么这些成人所成就的文化就是最符合人自然本性的文化。这或许就是老子倡导“复归于婴儿”、孟子主张“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的缘由吧?!”
我是一个拥有“赤子之心”人。
很多人评价我,说我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我喜欢这个评价,觉得这是对我莫大的赞许。
从小我就很天真,这个天真也保留到了今天。年过五旬的我看到头顶盘旋的直升飞机,常常会停下脚步,抬起头,向飞机挥手。我不确定飞行员是否能够看到我,但我高兴的样子像是在和童年的自己对话,而它轰隆的声响也像给我的回应。
当场景变换,转向花草园,我发现孩子们和我一样,只要头顶一有飞机飞过,他们就会齐刷刷地抬头、挥手,开心地大叫。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渴望飞机能够带着我们去高空,去远方,但我知道,我们的快乐的一样的,都是渴望让生命之光去到更远的地方。
一个成年人保留“赤子之心”究竟是可笑还是幸运,全在于自己的认识与选择。反正我是喜欢自己的“赤子之心”的,虽然也遇到了很多挫折,但内心似乎从未想过改变。当然,也许是难以改变吧!
幸运的是,我从事了一份格外需要“赤子之心”的工作,当我的赤子之心与儿童的赤子之心相遇,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与美好。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记得我在开篇提到了三个问题,文章结束了。不知道大家是否找到了答案?
当“赤子之心”与“赤子之心”碰撞,
会发生什么呢?
昨天晚上,孩子们留宿花草园,和所有的同伴、老师们度过“奇妙的一夜”。这一夜,老师们的“赤子之心”再次回归,呼应着孩子们,让最充沛、最真实的情感找到表达的地方。
链接:这一夜,真奇妙!
素材来源丨花草园各位老师
图片来源丨花草园各位老师
编辑丨朱梅画老师
日期丨2018年6月22日
推荐阅读
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奔跑者”
2018年3月2日
从男人到父亲,你需要经历几个阶段?
2018年6月15日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你可能需要一个“真”园长!
2018年6月8日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