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孩子的语言
——可是,你能听懂吗?
Comprehend the connotation of game
四月最后一个工作日,
我们一起去春游。
上午 9:00–12:00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树木园”
春游——春天里的游戏
游戏——孩子们是游戏的主人
快乐——就是回归自然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照片)
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从事这样一份有趣的工作,而这份乐趣就来自于能够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游戏。
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现在的我就想再大声地“吼”一遍这句话,和孩子们一起春游归来,越发觉得这句话实在是太精彩啦!
@看,我们飞起来啦~
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她本身具有既复杂又灵活的特性。如果我们非要把这些事情变成一些条条框框,就有可能忽略一个重要事实:基本的人类情感原本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回归到游戏的本质中去。
Part 1
游戏是儿童的语言
如果你了解孩子,就会发现,有些心事他们永远不会说给我们听。但一定会通过游戏的方式玩给我们看。
王逸帆(5岁半):游戏可以帮我忘记可怕的事情,比如做恶梦的事情。
谢雨默(5岁半):游戏可以帮我超过以前的自己。以前我怕晕,但是一玩游戏我就不怕了。
马佳宜(5岁半):玩游戏的时候,我会把其他一切事情都忘掉。
周宸逸(5岁半):游戏可以让我发现,我有很多朋友。
薛暖(5岁4个月):因为游戏有很多种,每天都可以换着花样玩。
李沐航(5岁):玩游戏的时候很开心,能大笑。
陈海睿(4岁半):游戏是自己选的,我想玩什么就可以玩什么。
曹雅琪(3岁10个月):我从生下来开始就会做游戏,我离不开游戏。
@我们看见彩虹啦!
成人总认为
孩子的童年应该满是快乐和幸福。
真正的童年其实是各种元素的混合,
不仅有好奇、兴奋和幻想,
还有恐惧、愤怒与悲伤。
有时候,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接纳与等待,
还要我们主动伸出双臂
和他们一同游戏。
@伸出双臂,一同游戏
Part 2
成人也是儿童游戏的伙伴
作为儿童的陪伴者,我们需要有一种活力,一种自信,一种情趣,一种幽默,这些都是教育中一种重要的能力——“游戏力”。
老师们的“游戏力”如何呢?
裙子底下的“躲猫猫”
这是我们班周三的女孩子的“裙子日”里拍到的。画面里的女孩子可不止有四个呦。女孩子在玩躲猫猫的游戏。你能发现,还有三个女孩子躲在穿蓝裙子的小朋友的裙子底下吗?男孩子惊叹道:“女孩子这招,我们可没想到!”
——来自中三班阎玉新老师(任教1年)
@你能猜出我的裙子下面藏了几个女孩子吗?
02
“如果我不上中班,就留在小班当老师”
记录和孩子们的对话是我们的日常工作,这些记录让我觉得工作充满了游戏性与趣味性,比如最近,我们就一直在讨论升入中班的事情。有一天,王翊铭忽然问我:“升入中班是不是就长大了?”“是啊!”“如果我不上中班,能留在小班当老师吗?”……
——来自小二班田悦老师(任教1年)
03
“我等的就是你”
孩子们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今天我上班的时候,张熙恬已经在教室门口了,她向外张望,我说:“你是在等我吗?吃过早饭了吗?拿了毛巾了吗?周末去哪里玩了?见面怎么没有贴面礼了呀?”吧啦啦啦说了一大堆,进了教室。她冷静地说:“你刚才只有一句话是正确的。”我说:“哪一句啊?”她说:“没错!我是在教室门口等你,等的就是你!”
——来自大二班晁妍老师(任教2年)
04
“你们找不到我”
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其他小朋友都藏在大树后面、滑梯后面,只有赵时空用树叶挡着自己的脸,还偷偷往外瞧呢。太有趣了!
——来自小二班张蕾老师(任教12年)
@你找不到我你找不到我你找不到我……
05
“难道你把宝宝吞下去了吗”
每天和孩子们的聊天让我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四月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探讨生命的起源和奥秘。我告诉班里几个女孩子,我的肚子里有宝宝了。崔书萌小朋友特别吃惊地说“怎么,难道你把宝宝吞下去了吗?”我一想起这件事就会哈哈大笑!
——来自大一班李娜老师(任教3年)
06
“睡个午觉,就能一天变两天”
我喜欢和孩子们玩互换角色的游戏,以下是我和胡曦文在“心理咨询室”的对话:
胡曦文:你有什么困惑?
我:我觉得时间老不够用,怎么办?
胡曦文:你睡午觉吗?
我:不太睡。
胡曦文:难怪呢!你要睡午觉,就能一天变两天了!
——来自大一班张芬老师(任教3年)
07
“再喝三口水吧”
每天下午喝果水的时候,成昱明喝到最后总会过来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再喝了。”“你再喝三口就可以了。”“好的。”说完后自己一边数,一边喝,最后高兴地举起杯子给老师看“老师,我喝完啦!”“太好了!”游戏每天都这样重复上演着。我们都乐此不疲。
——来自小一班唐彬老师(任教1年)
@老师,我喝完啦!
08
“老师你好马呀”
今天玩大滑梯的时候,张熙恬玩吊环玩出了新高度,在很多男孩子都不能爬过去的时候,她居然能够倒着过去,我不禁称赞道: 哇,你好牛啊!
张熙恬: 什么意思?
我: 就是说,你好厉害呀!
张熙恬: 你好马呀!
我: ……
——来自大二班张焱老师(任教13年)
09
“我是一个U盘 ”
早上来园。我问:当当,你怎么忘记放水杯了?
当当:啊!糟糕,昨天晚上爸爸把我的数据清空了。
我:啊?
当当:我是一个U盘。
和他们对话实在太有趣了!
——来自大二班吴洋洋老师(任教1年)
10
“雷狼来啦”
虽然上了大班了,李杍墨还是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一种动物,有时候是恐龙,有时候是狼。有一次在表演区,女孩子们玩得正起劲,涂墨涵和孙梓涵喊着“雷狼,雷狼,快来呀”,我正纳闷她们在喊谁,这时候李杍墨出现了,他手脚着地,模仿着狼的姿势,惟妙惟肖。原来“雷狼”是女孩子们养的宠物,负责在游戏中保护女孩子的安全。
——来自大一班李娜老师(任教3年)
@我是一只会爬树的“雷狼”
你觉得哪位老师的“游戏力”最强呢?欢迎投票~
游戏之所以重要,
不只是因为孩子们喜欢玩游戏,
也是因为,
即使是最平常的游戏也蕴含着层层深意。
对孩子们来说,
所有的游戏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有意义。
通过游戏,孩子一边探索世界,
一边尝试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成熟。
Part 3
有趣的教师更会游戏
游戏会给孩子们带来许多快乐。据说,孩子们一天要笑300次以上。笑声也可以被当作判断游戏成败的标准。如果老师们也能够每天笑300次以上,会怎么样呢?
爱笑的老师点子多
王玥丹(女,5岁半):今天我太开心了,微微老师带我们玩的各种游戏都让我们特别满足!感觉老师的点子很多,我可以在老师身上学到好多东西。
李昊宸(男,5岁10个月):如果老师陪我玩一个游戏,我就觉得这个游戏更好玩了,因为老师总有很多的主意。
郭一力(男,5岁9个月):如果老师陪我玩,比我自己玩游戏更棒,感觉游戏更有挑战了。
周睿康(男,5岁7个月):我们可以一起探索不一样的东西,发现新的东西。
”
@微微老师带着孩子们捞蝌蚪
有趣的老师才是游戏的好伙伴
王靖涵(女,4岁11个月):和老师在一起玩的时候,我发现我们成了好朋友。
陈乐仪(女,5岁半):感觉特别刺激、特别爽。
刘雨晨(男,4岁8个月):老师就像我的朋友一样陪着我玩,我很喜欢这样。
吴卓赫(男,5岁):有点危险的游戏老师陪我玩的时候,我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
@我们来玩“老鹰捉小鸡”
赵君怡(女,5岁):当我不开心的时候,老师陪我玩有意思的游戏时我就会开心起来。
张熙恬(女,5岁9个月):我喜欢老师和我一起做我最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在一起说一些好玩的话。
曹雅琪(3岁10个月):老师和我们做游戏时候,老师也会变成“小朋友”,我们一起玩的特别开心。
孙熙悦(女,4岁):我的心都更暖和了,因为老师陪着我玩的时候把她的温柔注入到我的心里了。
”
@我好像网到了一只蝴蝶
她们游戏的样子真美……
孙依莲(女,5岁):老师能变成美丽的爱莎公主,也能帮助我变成爱莎,我很兴奋。
周京远(男,3岁10个月):老师和我们一起游戏的时候,特别漂亮。
”
你是我们的
游戏之王……
游戏对于儿童来说,
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对于大人而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我们早已失去了游戏的能力。
孩子和大人,即使在同一屋檐下,
也很像是来自两个不同的星球,
大家都觉得对方热衷的事物
太无聊、太奇怪。
大人想,
她怎么可以为芭比娃娃穿一下午的衣服?
孩子们想,
大人们怎么能整个晚上都坐在那儿
一动不动地聊天?
孩子的学习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教师可以是,
也必须是孩子们最好游戏伙伴。
所以说,游戏——点亮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可是,你若想点燃,手里必须得有“火把”啊!实在不行,一盒火柴也行啊。
若是你手里一直紧张地攥着一个灭火器,随时准备扑灭孩子们游戏的小火苗,还总感觉自己是在为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服务,那才叫糟糕呢!
名师视角
成人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儿童
我们都知道,婴儿最喜欢的游戏就是“躲猫猫”。对婴儿来说,这个游戏不仅能够和家人建立起联结感,而且还戏剧地玩出亲密的概念。现在你能看到我——现在你不能看到我——我回来了,它反映了联结和断裂、存在与缺失之间所达到的微妙平衡。这个游戏对于大人来说没什么意思,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只是用毯子把自己蒙起来了,而我们还是在那里的,并没有真的消失。然而对于婴儿,这个事实却需要他自己一点点地寻味并弄清楚。他不但享受这个游戏的乐趣,而且他每一次也真的会有不同程度的惊奇。
成人和儿童建立起联结感
才能进入儿童的游戏中
我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要经历不同形式的联结。在婴儿期,孩子和他所依赖的大人之间的联结,表现为深深地彼此凝视,目光流露的情感。无论童年、少年、还是成年,我们与父母、朋友、伴侣,都在不停地联结。即使断裂,也期待着重新联结。
游戏可以帮助我们加入孩子的活动,打开通往孩子内心的那扇门。游戏也将我们的心灵调到了孩子的频道,理解与诠释他们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在共同游戏的时候,我们在用他们的语言,让他们知道:我们懂你!
@孩子们给我拍的照片也美美的~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用游戏的心态面对孩子们,面对工作,工作得多有意义啊!游戏,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童年,也点亮了大人们的生活,让我们重温童年的快乐!
嗯,游戏点亮了每个人心中的快乐童年!
PS:明天开始我们将迎来五一小长假,希望在这个美妙的假日里,每个人都能游戏起来。大家一起提高“游戏力”吧!
编辑 丨 罗希悦老师
文章部分观点参考(美)劳伦斯·科恩《游戏力》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回顾往期精彩内容
“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五小时的户外游戏,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