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评估为契机
助推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提升
丰台区幼儿园第二片区
第三次教研活动
2020年12月10日,第二片区第三次教研活动的现场观摩在丰台第一幼儿园东大街园进行;参与活动的有丰台第五幼儿园、丰台第三幼儿园、丰台第一幼儿园、丰台第四幼儿园的业务领导和教师,还有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8人。
丰台一幼刘志月老师说明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半日活动的大致流程,重点以“质量评估为契机,助推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提升”。
老师们观看教师半日活动计划、备课和其他文字材料,了解园所管理的情况和教师队伍的培养情况。
参与活动的教师分两组观摩班级的活动现场。走进中六班,看到孩子们在专注、投入地和同伴进行游戏,时不时询问班中客人老师的需求,尤其是美工区的小朋友发现紫色空气泥和白色空气泥混合能变成浅紫色,便兴奋地把这个发现告诉老师,孩子开始变化出多种颜色。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和大条幅玩起游戏,一会穿越条幅,一会迈过条幅,不亦乐乎。
大二班的孩子们在生活区砸核桃和其他干果,并且发现轻轻敲击核桃凸起的纹理能更加容易砸开核桃,在叮叮当当中体验和感受游戏的快乐。
在研讨活动中,老师们再次学习了游戏的标准,对照标准和手机录制的视频进行评议。
张楚老师重点观察建筑区。
评议优点
1
材料丰富、主材也很多、图例、材料的准备有序、能够满足幼儿交往和发展的需要。
2
教师给予自主思考的机会和氛围,没有直接帮助。
3
幼儿合作意识比较强,语言表达意识和能力较强。
建议:
场地应宽敞,适当扩大,积极幼儿更多的创作发展。
陈莹老师重点观察美工区。
她认为:
1
材料投放各色轻黏土;自然物材料丰富投放;幼儿多元的游戏内容。
2
教师的教育观—“慢”。花瓶倒了,教师及时摆好,不影响幼儿游戏;花瓶因为重心问题再次倒下,教师看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幼儿成功后,老师淡定拿出手机,不是拍照,而是放心的关注了更多幼儿。问题出现后,教师有预设判断,有目的的观察等待。体现了平行的伙伴关系,当幼儿没有找到适宜的平衡点后,问“需要帮助吗?”不是直接帮忙,而是询问需求。
3
幼儿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树枝折不断,幼儿间有交流、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问题出现时,第一反应不是寻求帮助,而是尝试自我解决。
建议:
半日计划里区域中美工区写到指导策略上的启发式提问。想要关注教师启发性问题策略的运用,但是没有看到预设的问题,所以思考预设问题的来源是什么?也许是前期游戏中幼儿真实遇到的问题。
其他参与教师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刘志月老师总结到在三所园的相互观摩和评价过程中,每一所园的主管和教师都在成长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01
对标准的把握更加清晰明确。
02
对质量的认知更加深刻严谨。
03
对教育的内涵解读更加“儿童为本”。
丰台一幼教育集团
打动你的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