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拖鞋找朋友
曹凯老师
导读:
幼儿园孩子们午睡时穿小拖鞋经常出现顺脚、反鞋现象,不仅会引起孩子们走路不安全,也会加重保育老师的工作量,这令老师们非常困扰。虽然每天起床后保育老师都会重新整理,但是如何让孩子们自己解决给小拖鞋配对的问题才算是“授之以渔”,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老师注意到了这件微乎其微的小事,注重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正文:
“老师,老师,我来帮小拖鞋找朋友吧!”只听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要解决遇到的难题。原来崔老师拿来的三双小拖鞋分家了,它们找不到对方,不知道如何帮它们配对,这可怎么办呀!于是,崔老师请三名小朋友来找三对拖鞋,第一个疑问产生了:一双正,两双反;第二个疑问产生了:两名幼儿反过来之后仍然不是一对的,反复翻摆仍不成功。接着又请其他幼儿帮助还是没法解决。于是崔老师轻声地说:“再想想办法,让四支孤单的小拖鞋一起找朋友试试。”于是两个小朋友再次把拖鞋放在一团找朋友。“哇!小拖鞋终于找到自己的朋友了!”室内一片欢呼声,有的小朋友像孙悟空一样跳得特高。瞧它们的兴奋劲儿,也让我对这次活动受益匪浅。是呀!幼儿需要成功的体验。在明知幼儿的方法有问题,其探索行为难以获得成功时,作为幼儿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以寻找可能成功的方法。
教师要在游戏活动中给予幼儿尝试错误的机会,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因为在活动中获得积极,愉快的体验,对幼儿来说是最最富贵的。所以我们要大胆的放开幼儿,不要急于告知答案,把思考和探索的时间留给幼儿。两名幼儿虽然已经经历多次失败,但并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继续充满激情地尝试。
教师在游戏活动中适时给予幼儿关键性语言引导非常重要。在幼儿集体交流后仍无结果,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介入。简单引导幼儿关注到另外一双拖鞋,引出幼儿共同解决、分享操作的行为,从而表现出更高的游戏热情,达到高潮。
科学知识是无止境的,这就意味着幼儿不仅仅在课堂活动中,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会体验到更多困难。所以我们要把成长的权利和机会留给幼儿,让幼儿独立探索解决,从而获得真真切切的体验,这个过程本身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