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渴望运动、渴望游戏,运动和游戏是他们的成长发展的需要。当前,在坚持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大背景下,户外活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何开展适合幼儿,源于幼儿需要的户外运动与游戏是我们所关注的。
在户外活动探索中,我们以“骑小车”户外运动进行了尝试探索。车类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一项常规室外运动,孩子们可以驾驶车辆自由移动、自由行进,既可以单独骑行,也可以两个或三个小伙伴合作骑行。无论是哪一种车型,孩子们在多次的骑行过程中,单纯的骑行使孩子的兴趣慢慢变淡,孩子们参与度降低。如何增加活动的游戏性、提高幼儿参与度,让单纯的骑行运动成为孩子们喜爱的骑行游戏,引发了我们的深入思考。
带着这个思考我们有意识观察孩子们户外活动骑小车时的兴趣点、同伴之间交流语言,依据孩子们生活经验展开了与孩子们的讨论。如:每天走到熟悉的路上,都会看到什么人、物、事?孩子们说出了很多的答案:“邮局、银行、加油站、商店、公交站发生的事。”甚至孩子们表述出:“是不是遵守交通规则、被贴条罚款、交通标识、快递员很辛苦等等”。在得到孩子们极为丰富的答案后,我们开始与孩子探讨孩子关注环境中的人是如何活动的,他有哪些动作行为,丰富加深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印象。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交通标识,了解户外骑车的路况,并和孩子们开始收集一些快递纸箱,轻便的 、小的纸盒、不同容量的塑料水瓶等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开展一些有情节、有主题的游戏。简单的户外交通运动因孩子们讨论、孩子们材料提供,孩子们主体参与,户外骑车运动成为了孩子们喜爱的交通游戏。
提供任务卡片(每一张卡片上画出任务指示箭头)让孩子们带着角色和工作任务很好的融入整个游戏中。
1. “公交站”:孩子们可以开展乘坐公交车游戏,区域中提供装饰好的轮胎作为乘客等候区、幼儿在公交站等候乘车。
2. “邮局”:提供信封和邮局信箱开展“我是邮递员去送信”的游戏。
3. “物流公司”:在此区域提供印有快递标识的纸箱,成立“物流公司”,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取货,开展“送货”的游戏。
4. “送水站”:孩子们用搜集来的各种大小矿泉水瓶子,装满水,开展骑车“送水”的游戏。
5. “加油站”:经过孩子们讨论,考虑车需要加油情况比较多,会导致堵车现象,创设两个加油站,并规定2座以下的去小油站加油,3座以上去大油桶加油的游戏规则。
6. “百度外卖”:提供“百度外卖”标识、小型纸箱、洗衣液瓶开展“送外卖”的游戏。
7.“菜鸟驿站”:孩子们可以在“菜鸟驿站”进行寄存游戏。
8.“未来商店”:孩子们绘制“平时去商店经常买的物品”、“我最想从商店买的物品”、“我来设计商店的货物架如何摆放”等幼儿对未来商店的设计构想,这也将开启孩子们户外商店游戏的新思路
9.“交警游戏”:在此区域内提供交通指示牌(使幼儿明确行车方向)、红绿旗、交警角色,让幼儿更加明确并遵守交通规则,违反规则会得到处罚。
从孩子们交通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骑小车的运动中融入角色、场景、材料,孩子们就有了游戏的兴趣,同时有了很强的角色意识,有了角色归属感,孩子们会从游戏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并初步按理解的角色职责行动。比如:物流公司的管理者,会很主动的把货物移出仓库,并负责任地帮送货的工作人员搬上车。交警会对违规行驶的车量予以处罚,并表述清楚处罚的理由依据。
角色游戏中幼儿参与质量主要由几个方面来决定的,一是源于幼儿生活经验场景再现的游戏内容,即幼儿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二是区域标识及环境创设,要创设具有明显角色区域的标志及区域游戏的标志性材料,帮助幼儿明确角色,及角色所要担负的职责,更好推动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游戏;三是游戏材料的低结构性,幼儿的角色游戏属于象征性游戏的范畴,强调的是以人代人、以物代物,材料以低结构为主。就像加油站中的一个塑料管、菜鸟驿站中的一个纸箱,小交警手中的红绿旗,都是助推幼儿游戏的低结构材料。
交通游戏是由幼儿自定主题,自由充当角色,自行设计游戏情节,它可以充分表达幼儿的个人意愿,满足幼儿渴望参加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幼儿在这种游戏中有着极大地主动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为实现游戏的愿望,需要按照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去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这就要求幼儿积极、独立的从事活动。在交通游戏中体现了自由、自主、创造、快乐的游戏精神。
相信幼儿、尊重幼儿,放手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导者。而我们则是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支持孩子们在游戏的世界里享受快乐,收获成长!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青年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