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气晴朗,阳光和煦,孩子的心情就像是飞上云端的小鸟,满怀喜悦与惬意。为什么呢?因为明天就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了。老师早就告诉孩子们今天幼儿园会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具体是什么呢?迫不及待了吧?暂时保密!
活动马上开始,孩子们早就把小手洗的干干净净的坐好,一双双渴望又好奇的小眼睛使劲盯着老师。 瞧!老师拿来了干面粉、活好的面团、大枣、葡萄干、核桃、各种豆子,还有每人一根筷子!这是要做什么呢?难道是要包饺子?不对,包饺子应该用擀面杖!谜底终于揭开了——我们今天的活动是“自制花馍” 。花馍俗称礼馍、面花,其实就是花样馒头,是中国北方民间礼仪活动时用的“礼器”,花馍形态各异、品种繁多。
花馍制作开始了,老师们耐心的做着示范,孩子们兴趣空前高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第一步是把面团搓成长条状,轻轻压扁,再把筷子横着放到放到正中央压出一条小沟,这样核桃碎、葡萄干和豆子就找到他们的家了!第二步要把这些美味的干果整齐的摆在家里,就像小朋友们站队列一样!第三步是最有难度的,要把刚才制作好的长条面卷成卷,中间还要放两个大枣,这样才美味又漂亮!最后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都放到大餐盘里,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做的精致至极,一点儿不输给大人们;有的可爱至极,像花朵、像圆盘。再看孩子们一个个都成了“白面人”,手上、身上、脸上都是面,就像是圣诞节的“小丑儿”,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作一团!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伙房的叔叔阿姨把我们的花馍蒸熟了,孩子们指着盘子里的花馍说:“这个是我做的,漂亮吧!”“这个是我做的,一定很好吃!”真的忍不住想咬上一口呢!那还等什么?赶紧开始享受我们的“花馍盛宴”吧!
我想,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领略到了中国传统小吃“花馍”的魅力,也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认识到食物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又是生动有趣、意义非凡的一课!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青年路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