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日,南师学前赴芬兰学术交流代表团来到芬兰赫尔辛基排名第二的Pa?iva?koti Lassi幼儿园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园的负责人对本园教育有着高度的认同感,这源于幼儿园背后的质量保证。那这样的高质量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就从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三方面来进行探析。
结构质量——硬件软件双管齐下
Pa?iva?koti Lassi幼儿园的师生比严格遵照芬兰法律要求的1:4/1:7(0-3/3-6)来执行,同时作为公立幼儿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要求也有所不同。1-3岁的孩子更多由职业学院教育专业或护理专业经过培训的老师负责,而学前班(芬兰的学前班特指上小学前一年的幼儿,一般为6-7岁)的幼儿需要更有能力的老师,这些老师要在大学的师范教育专业读四到七年,考取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并经过一年实习后才可以正式上岗。自2018年以来,芬兰要求幼儿园老师必须是大学教育专业出来的专业人员。
除了这些,Pa?iva?koti Lassi幼儿园更有自己的特色——多功能活动室。这个全幼儿园都可以来活动的30-40平方的活动室,可以用来进行游戏、唱歌、室内运动。其中室内运动可以用隔壁储存室内各种各样的器材,包括可以用绳子挂在房梁的钩子上吊起来玩,还可以连接两面墙的钩子把绳子绷紧了玩。地上还有一个用纸贴出来的圆圈,也是平时小朋友们坐下来玩游戏时用到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幼儿园的负责人介绍说,在室内设置一个大活动室,是考虑到芬兰冬天日照时间短,并且会下大雪,户外活动需要的时间空间不能满足,到时候就在这间活动室内进行必要的锻炼。同时,家园合作活动有时也会在这里进行。
过程质量——互动中成就彼此
教育过程是幼儿园高质量的表现之一,Pa?iva?koti Lassi幼儿园不仅将其体现在园内孩子之间、师幼之间的互动,更体现在幼儿园与家庭、政府之间的互动。
同伴互助
在幼儿园里,孩子之间是最常接触的伙伴,一起在户外荡秋千、追逐奔跑,一起吃饭与睡觉。他们互相陪伴,也互相学习。在幼儿园里,11个月到3岁的小孩会被安排在一起,实行混龄教育,老师认为年龄小的孩子与年龄大的孩子一起生活,能够自然地模仿大一点的孩子的行为,例如看到大孩子喝水,小孩子也会学习喝水。
师幼互动
老师在幼儿园里的重要责任之一便是陪伴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在幼儿园里,负责人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印着喝水、吃点心、牛奶、饼干等不同行为、物品的图片?他向我们介绍道,这种图片是给年纪相对较小且对芬兰语不熟练的小朋友使用的。他们可以指出图片上的内容以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老师便可以了解到他们的需要而提供帮助,并且,老师还会将图片上的芬兰语教给小朋友使他们更快地熟悉芬兰语。
进入小学的前一年,小朋友们将在这所幼儿园的学前班学习,老师会带着幼儿熟悉与小学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幼儿园还会带领小朋友们到小学里去,让他们认识自己上学的路,了解小学的上课内容与作息。当他们上小学后,幼儿园会派教师前去参加小学的活动,参与开会、毕业典礼等,看看培养出来的孩子们的表现,并将情况反馈到幼儿园里。
Pa?iva?koti Lassi幼儿园 师幼互动
家园互动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保持密切有效的沟通与互动,也是促进幼儿园更好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孩子们刚入学时,幼儿园提供三天的陪伴时间给家长,家长可以每天都花半天时间在幼儿园里陪伴幼儿,以此来减缓孩子们对幼儿园的陌生感与入园焦虑。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幼儿园都会与家长保持沟通。老师们会提前两周将活动内容告知家长,并征求家长的意见,与家长共同讨论。而在开学之际,也会在室内活动室的墙上贴上幼儿园方面想要知悉的家长想法,以及家长方面想要反馈予幼儿园的意见。
除此之外,幼儿园还会举办一年两次的家庭活动,邀请父母来到幼儿园里与孩子们一同唱歌跳舞。在父亲节或母亲节时,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制作送给父母的礼物,也会在节日当天准备父母的早餐,让孩子们能够懂得节日,学会感恩。
家园互动的沟通树
幼儿园与政府间的互动
在芬兰,政府不仅为幼儿园提供了不错的福利,还提供了高效的协助。负责人向我们介绍道,当有一次幼儿园设备出现问题时,他周五向政府提交反馈,政府在周一工作日马上替幼儿园维修设施。在幼儿园的顺利运作过程中,离不开政府提供的强有力支持。
结果质量——“内外”兼修
在交流时,负责人跟我们谈起,如果老师对待幼儿和家长的态度恶劣,那么幼儿园会在老师的记录上写下相关经历,并让他离开幼儿园去别的地方重新实习。这也让我们看到Pa?iva?koti Lassi幼儿园对结果质量的高要求。
结果质量是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的质量。我们看到幼儿园为每一个幼儿都准备了一本成长档案,其中记录了幼儿从进幼儿园开始到离开幼儿园去上小学为止所有的活动痕迹,比如孩子画的画,去森林、博物馆、滑雪场的照片,孩子的小作品等等。到一学期结束,老师会把这样一份厚厚的记录交给家长带回家,新的学期开始时再重新开始记录。
孩子的作品
负责人还提到,幼儿园要接受来自政府一年两次的督导,专家会到幼儿园来进行审核,包括幼儿园的环境:柜子是不是结实?有没有哪里需要维修?幼儿园的课程:每天进行的活动是不是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活动完成得怎么样?孩子的身心发展如何?等等。这样的督导是很严格的,幼儿园需要全力配合,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反思和改进。
总结反思
来到北欧前,我们已经对波士顿、意大利等地的森林幼儿园有过一定了解,带着对森林教育、自然教育能有更深层次认识的想法,我们来到挪威与芬兰,探访他们的四所幼儿园。我们发现,相比国内一般幼儿园,他们的确更加重视森林与自然,也更多地将其融入日常教育。但他们是将自然作为重点教育内容之一,而不是将其作为载体,真正地将课堂移入自然,这与我们以往看到的北欧教育信息有一点出入。后来我们了解到芬兰赫尔辛基的森林幼儿园(一周里有四天去森林)其实屈指可数,整个芬兰不足十所。所以,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森林幼儿园的教育到底是“形式”还是“内容”?
文稿|贾钱玉 郑俊琦
编辑|段安然 王耀莹
审核|王海英 王海英
转载|朱 娇
南师学前 放眼世界
南京鹤琴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