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古灵精怪,是孩子们的开心果。爱笑爱闹的她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嬉戏。童心满满的她,也仿佛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工作两年后,林老师对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看法与感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幼师这份工作的任务就是带孩子玩的。我的家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经常会问我:你一个幼儿园老师,需要加什么班呀?孩子们都放假了,你们还在幼儿园干什么?其实在我没有正式工作前,我也是这么想的,每天只要跟孩子们在一起玩,多么简单呀。但是经过两年的工作后,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慢慢地体会到幼师工作的不容易,慢慢地感受到幼师是一份高度专业化的职业,看着孩子们时常有一种任重道远的感觉。
小时候爸爸妈妈最怕老师布置任务了:需要带东西去学校、又要去学校帮忙、要和孩子共同做一样东西等等。辛苦工作一天后还要完成老师的任务,爸爸妈妈都觉得非常累和麻烦。但当了老师之后,才发现原来老师布置的每个任务背后都有着教育意义。幼儿园的学习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为幼儿园的“作业”不像小学和初中的作业那么客观,看起来是可有可无的,但是这些作业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很多孩子都去小学面试了,一位家长在孩子面试后回来对老师说:以前总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就是玩,为他没学习到知识而非常担忧,但等孩子面试的时候才发现,那些题目都是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不知不觉地接触过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孩子慢慢长成大人的,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慢慢地忘记了小时候的想法。幼儿园跟小学、初中等最不一样的就是有游戏,幼儿园里大部分时间孩子们都在进行游戏,这样的安排是有一定依据的。心理学中指出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学习。3~6岁的孩子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他们的学习就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游戏玩得好,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发展,在玩中学,反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们班的小朋友在玩小吃店的游戏,我们一起讨论小吃店需要什么?人员之间怎么分工合作?游戏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看起来简单的一些问题,却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思考。在我们成人的社会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解决问题,思考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另外,孩子们想要制作菜单,在制作菜单的过程中就发展了写字、画画、设计、分类等能力;在做服务员的时候需要收钱,就发展了算术能力;在做老板的时候需要招待客人,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在做厨师的时候需要做小吃,发展了动手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等等。游戏,看起来简单,却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尤为重要。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他们此刻是热爱生活的,幼师的作用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永远的热爱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这就是我理解的幼儿园老师,平凡却有力量!
(大一班全家福)
文:鹤琴幼儿园 林琳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