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给孩子最好的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情感的传达。”
艺术作品跟文章一样,需要很多「词语」、「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组成,而在艺术世界里,这些元素被色彩、图片、材质、行为、声音等方式替代,成为作品中的艺术语言,传达着艺术家的创意、灵感与思想。
学龄前的孩子尚不能熟练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他们的小手已经能画出各种各样的线条和形状。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常常出现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也许是用某种色彩承载着一种内心感受,也许是用形状象征着一个人物,甚至用材质表达一个地点……这与许多当代艺术的创作方式如出一辙。透过孩子的艺术语言,我们可以了解TA的内心想法。
可是,当看到孩子们专注地围在一起,摆弄木棍、彩泥、棉绳等综合材料时,你能翻译出孩子的艺术语言在表达什么吗?
Children’s Artworks
?
小艺术家的作品
这是MEIYI英皇K3A孩子们的艺术作品,主题为「沙漠化的治理方案」。
ARTWORK
FROM K3A
接下来,我们将以本次主题课程为案例,与大家分享一些「翻译」孩子们作品中艺术语言的方法,一起读懂儿童的艺术作品。
Stories Behind Artistic Creation
?
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
文学创作讲究的是有感而发,艺术也是如此。翻译孩子作品中的艺术语言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在创作前的经验铺垫。
MEIYI RKEC
ART COURSE
本次课程探究主题与沙漠有关,然而沙漠是一个离孩子现实生活体验感比较远的环境,我们通过认知阶段与情感链接两个环节,引导孩子在大脑中自然形成关于沙漠的认知并与它产生链接,为接下来的艺术创作做经验铺垫。
走进孩子们在这两个环节中的经历,是翻译儿童艺术语言的关键。
Cognitive Stage
认知阶段
通过两个观察实验,孩子们从直接经验中建立对沙漠的认知及沙漠化形成原因的概念。
沙漠长什么样?
观察对象为A和B两盆土。A盆的植物生机勃勃,泥土湿润;B盆的植物枯萎衰颓,泥土干燥。
艺术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你觉得A和B两个花盆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或者用鼻子闻等等你想到的方法试试哦。”
摸了沙土之后的孩子说:
A盆的泥土是湿湿的
B盆的泥土是干干的
看了绿植之后的孩子说:
A盆的植物绿绿的
B盆的植物是棕色的
经过讨论,孩子们发现适合植物生长的泥土是湿润的,而泥土干燥的植物会枯萎。
由此老师引出沙漠环境的概念:泥土干燥的、不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沙漠」。
地球上沙漠是怎么来的呢?
沙漠的形成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原因,一是自然原因,干旱的气候条件导致沙漠的形成;二是人类大量砍伐树木的行为导致森林资源流失后形成沙漠。
自然原因孩子比较容易理解,可为什么砍树会让土地变成沙漠呢?艺术老师与孩子们再次进行了模拟实验。
运用刚才的A花盆和B花盆,孩子们用手尝试“拔”盆中的植物,感受它与泥土之间的关系。
植物康生长的花盆
泥土扎实 不容易散开
因为植物根部会像爪子一样伸进泥土
把每一粒沙子抓得牢牢的
植物枯萎的花盆 泥土松散
植物不能用根部抓住泥土
土地开始变成沙漠
从感官体验到亲手实践,孩子们在课堂上积累着关于「沙漠」的认知经验,创作灵感已经在脑海中酝酿。
Emotional Connection
情感链接
通过影像记录与情境思考,引导孩子们了解沙漠化对生活的影响,从而产生情感链接,激发艺术创作的构想。
沙漠化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
在艺术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影像资料直观地了解沙尘暴的现象及特点。
影像中的画面不再是一个实验,而是沙尘暴来袭的真实场景。孩子们逐渐对沙漠化的后果产生了担忧,部分孩子还对沙漠化所产生的后果表现出失望。
土地沙漠化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
有什么关系呢?
土地沙漠化与生活在深圳的我们有什么关系呢?结合视频观察与生活经验迁移,孩子们想象如果学校变成沙漠,会发生什么问题。通过情境假设开始思考,得出了以下的答案:
“会很口渴”
“不能在草地上玩了”
“风一吹,空气里都是沙尘”
“不能出去玩了……”
面对沙漠化 我们能做什么?
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治理沙漠化,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视频中的志愿者们在恶劣的沙尘暴环境中工作,挖土、种树、浇水……观察结束后,孩子们与沙漠化的情感链接也逐渐形成。
Children’s Artistic Language
?
孩子们的艺术语言
“视频中的叔叔阿姨们用了什么方法治理沙漠呢?”
“种树!”
“还需要给树浇水!”
围绕植树与浇灌两大要素,小艺术家们开始探索合适的创作方式来表达对于沙漠化治理的想法。
用植被留住沙土
Planting Trees
结合对植物造型的观察,孩子们在综合材料中寻找自己认为能创造「树木」的元素。
例如棍状材料与树干的造型接近,部分孩子会选择雪糕棒或木棍充当直直的树干;有的孩子观察到有些树木会「弯腰」,选择了可以弯曲的扭扭吸管创作树木……
小艺术家们眼中的吸管、木棍、棉绳、黏土等,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变成了铺满沙漠的植被,传达着孩子的艺术语言。
Creation
用水留住植被和沙土
Land Irrigation
树都种好了,怎么才能让树喝到水呢?
为了让小树苗生活在湿润的土地上,小艺术家细心地运用蓝色黏土在植被周围建造「水库」。
在创作中,孩子们用自己的联想与探索打开了一片充满思考的世界。沙漠范围这么广,水库建在哪里才能让水均匀分布呢?
经历多次尝试,小艺术家们决定将水库建在沙漠中一个较高的土丘上,并在水库周围放置长短不一的「水管」,将水资源顺利地输送到沙漠的各个区域。
ART COURSE
最终,这片土地上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设备、改善沙漠化的功能以及舒适宜居的生活条件,孩子们创造了一片羊群「吃不完」的草地,更是为人们构筑了源源不断的氧气仓库。
再次面对这件由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而成的装置艺术作品,我们已经能从它的材料符号中感受到孩子们的艺术语言,了解他们的沙漠化治理方案,并读懂他们的内心想法。
以艺术为表达方式,关注环境问题。在孩子们心中,一颗关于公民责任、环境保护的种子已经渐渐萌芽,学会观察生活环境现象,思考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MEIYI RKEC ART COURSE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MEIYI英皇希望通过多元艺术项目探究,鼓励孩子运用艺术语言表达世界观,提升世界小公民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一起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未来,更多的美好将由我们的孩子创造。
文中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推荐
点击阅读
MEIYI英皇国际幼儿园2022秋季招生
扫码立即预约探校
扫码立即开启VR探校
News
2022年学位申请
NO.1 招生年龄
1.5-6岁
「无国籍、无户籍限制」
招生班级:
BB:1.5-2岁
PK:2-3岁
K1:3-4岁
K2:4-5岁
K3:5-6岁
NO.2 预约方式
1. 详情请添加招生老师进行预约咨询:
福田校区
Cindy老师
南山校区
客服老师
2. 拨打服务电话咨询预约:
19926652620(福田校区)
18923437113(南山校区)
NO.3 关注“MEIYI儿童艺术学院”
及时获取MEIYI英皇
「剧目 展览 工作坊 艺术课程」资讯
让孩子拥有一个更有趣的人生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MEIYI英皇国际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