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来自荀子的《劝学》中的千古名言,成为了青蓝工程最精妙的注脚。多年来,无锡骨干教师刘芸,以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学习理论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为年轻教师精心铺就专业成长之路,促进她们更快更高地发展。
量身定做,确立目标
2012年起有三位青年教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刘芸老师做师傅,刘芸老师就从三位青年教师的自身特点出发,为她们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发展目标。戴婷老师的发展目标定位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潘敏老师则结合其自身音乐特长,帮助其拓展音乐教学领域的研究;徐玲老师从班级管理入手,引导其开展班级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量身定做的培训目标,对于三位老师的成长果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戴婷老师多次获得教学活动组织、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潘敏老师也频频在各类展示中出色地开放音乐活动,徐玲老师也获得了市属院校度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注重细节,严格要求
教育教学是教师最为基本的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是提高专业能力的必备途径之一。刘芸老师的听课笔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对徒弟们教学活动的实录与评价、调整……这些点点滴滴的不足也成为了徒弟们前进的关键点与突破点。刘老师从活动前到活动后,以发展的角度对徒弟们严格要求,不仅给了她们压力和动力,也让她们更快地发展与进步。
反思过程,提炼经验
在刘芸老师的鼓励与引导下,徒弟们逐渐关注到自己的反思与提炼,勤于思考,乐于动笔。在每一次的反思与总结中,刘芸老师都倾囊教授,从讨论活动的各个环节起,帮助徒弟们反思活动中的教与学;从讨论论文、案例细节中,帮助徒弟们另辟蹊径,写出自己的观点与特色;从多次的修改与完善中,帮助徒弟们逐步提高写作、凝练水平。辛勤的付出总有回报,戴婷老师、潘敏老师有多篇论文获省、市一、二等奖。
青年教师有充沛的精力、好学的热情、有丰富的知识、有创新的能力,作为“蓼蓝”的师傅,刘芸老师乐意把自己的一切无保留地传递给徒弟,在培带徒弟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灼灼靛青,辉映“蓼蓝”!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无锡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