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育目的,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以研促教是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近期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运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主题背景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的基地研修活动,通过优质课例观摩及专题研讨展开专业对话,促进龙岗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021年10月20日,在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下,“2021学年下学期基地研修活动”第二场在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如期开展。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学前教育部杨济平部长,以及黄瑾、王梦琳、陈静、罗燕妮等老师共同参与此次基地研修活动。
关键词:与孩子对话、遵循幼儿“天性”、巧用自然资源
幼儿园一块大石头的出现,吸引了中心幼儿园孩子们的注意,有的探究爬上石头的方法、有的好奇石头是怎么搬来的、有的会讨论石头底下影子……结合幼儿的兴趣,各年龄段的班级开展了“石头”相关的主题活动。当天呈现的两节课例是不同年龄段、不同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
教学课例观摩
中班小组活动《泥土与石头》
执教老师:陈婧
该小组活动用泥土和石头进行导入,孩子们选择不同方式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感受石头与泥土的特点;活动中通过寻找“泥团中的秘密”的探秘游戏,提供多种开放性材料,让孩子自主的选择操作材料及操作方式进行探究,在操作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泥土与石头的相同与不同,以及他们的特性;提供记录纸,引导孩子在发现秘密后,发散思维进行记录;小结环节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发现及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进行分享,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升幼儿经验。整个小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让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去了解石头与泥土的特性。
大班音乐活动《会唱歌的小石头》
执教老师:石赟
本次音乐活动中运用石头这一自然物作为乐器,让幼儿自由探索的过程中用敲击、碰撞等不同的方式探究石头与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物品产生的音色。引导幼儿根据感知到的不同音色进行分组,分别创编、演奏A、B结构的节奏型,并随音乐结合图谱进行轮奏、齐奏的节奏游戏,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音乐游戏的魅力和乐趣。同时在活动中融入了很多奥尔夫元素和教学方法,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同伴对话、交流中改变、合力中成长
吴婷婷
(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保教主任)
随后,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保教主任吴婷婷老师进行专题分享《主题背景下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她从教学活动的价值、主题审议、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三个方面详细分享我园主题背景下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的经验。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主题探究活动是园本课程的一个主要实施路径,主题的深入开展需要主题审议保驾护航,通过三级主题审议的机制,让不同审议主体共同对话、协商、探索、决策,发现儿童真实的需要,让儿童站在课程中央。让主题大目标在每月、每周、每日的小活动中落地生根。在以研促教的模式中,我园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循环推进式研修模式。问题是研修的核心,教师是研修的主体,每一次主题研修以问题为起点,在“找问题—学理论—备活动—研现场”的研修过程循环推进。最后通过不同的研修形式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自评:反思中成长
随后,执教的陈婧、石赟两位老师针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自评。在这个课例分享的整个过程中,从捕捉幼儿的兴趣和有价值的问题到活动设计、活动实施,两位老师在实践中专业能力获得了提升。
做善于反思的学习者
同德第一幼儿园
肖晶晶
今天看了现场的两节观摩课,我内心产生很强烈的对比:为什么我们的主题教学不能开展得这么深入呢?通过吴婷婷老师的专题分享,我似乎找到了些方法,我将带着这些思考和经验方法,在我园落地生根,好好实践。
龙新第二幼儿园
曾莉
今天学习最大的感触是如何将一日生活贯穿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把生活课程化。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我们的老师在教研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的理论学习,通过理论,再把项目、课程纳入到教育教学中。
宝龙南方第一幼儿园
王丹丹
我们是一所民办园,今天的两节观摩课,让我感触颇深!如果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能有像今天上课的两位老师的教态、对课程的理解以及上课的方法,该多好!我们在专业知识以及教研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今后应如何开展教研及主题活动,头脑中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
关键词:与专业对话,
为成长赋能,共谋优质发展
王梦琳老师
(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学前教育部)
王梦琳老师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出发,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以《石头与泥土》科学小组活动为例,将活动过程提炼为“引发兴趣—自主操作—交流分享”三个环节,说明活动设计层次分明,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王老师还对活动做了详细解析,指出老师在各个环节运用不同的策略支持孩子学习,逐步引导孩子获得科学经验。在自主操作环节,教师通过有层次、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巧妙投放多样材料,触发了幼儿多方面的经验;在交流分享环节,通过师幼对话、幼幼对话的方式,帮助幼儿提升经验。比如,当幼儿说出泥土里藏有垃圾后,老师能及时抓住孩子的问题,将孩子的经验引向“爱护自然,做好垃圾分类”,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和专业素养。
黄瑾老师
(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学前教育部)
黄瑾老师首先对本次的活动进行整体评价,她指出整个活动的质量非常高,可以看出幼儿园非常重视本次活动,随后她从专题分享和课例两方面进行专业点评:
1.关于《主题背景下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专题分享,黄老师指出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以研促教”策略和三级主题审议机制很好地体现了“系统思维”和“目标思维”。她提出各园要结合本园实际,辩证地进行借鉴和学习。
2.黄瑾老师用“生动”“有趣”“严谨”“有效”四个关键词高度评价了两节教学活动。黄老师指出两节活动其乐融融的师幼关系、各具特色活动设计,都体现了领域特殊性和目标适宜性,凸显了儿童主体性和创造性,充满教师的教育智慧。
最后,黄瑾老师从园所理念的视角对幼儿园进行了评价: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幼儿园室内外的大环境,处处巧妙运用自然物,彰显了自然化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让孩子亲近自然,在自然中获得学习”的课程理念,这正是园所的魅力所在。
杨济平部长
(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学前教育部)
杨济平部长从学期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阐述,他指出:“国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是时代重任。龙岗区幼教经历了重大改革,整体办园水平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在不断成长。”他鼓励大家紧跟时代步伐,不负韶华,努力开拓幼教事业的光明未来。杨部长针对两节课例进行点评:“两位老师利用简单的自然材料,呈现了两节精彩的活动,凸显出各自领域的科学性。”他肯定了本次研修活动的质量,强调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基地研修活动是推动龙岗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举措,建议各园所潜心研究,结合园所发展情况,思考如何提升教学活动质量,推动园所更好更快发展。
张素梅
(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
最后,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张素梅发言,她感谢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专业引领,通过提供研修平台,以点带面地带动龙岗幼教的整体发展。此次活动线上线下共汇聚了500多名教师,可见大家非常渴求专业引领,为大家迫切热情的学习精神感动。
张园长还表示:“在公办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幼儿园面临着相同的困惑。建构和推进课程的顶层设计和以研促教的具体路径,我们一直在实践和思考,并积极探索怎样让教育活动追随孩子,主题活动开展更深入,推动孩子深度学习和发展。今天进行的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现场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生活处处有教育”,从生活中去发掘资源,通过有温度的对话,读懂儿童,相信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遵循幼儿的“天性”,创设符合天性的环境,满足幼儿的真实需求;让幼儿在与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亲近时,释放天性,与“自然”和谐共生。
每一次交流和思想碰撞都孕育着更多的成长和蜕变。愿与所有幼教人一起为“幼有善育”和学前教育的内涵优质发展而笃行奋进!
编辑:吴婷婷 / 审核:黄瑾
长按二维码
关注龙岗教科院
长按二维码
关注龙岗教育
欢迎关注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公众号、视频号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深圳市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