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开学季,小班的孩子们开始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但是,入园一段时间后,不少家长发现宝宝特别容易生病,如感冒、发烧、腹泻等,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情绪因素
入园焦虑情绪和压力会导致宝宝脾虚,从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出现身体抵抗力下降。
环境因素
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加之环境与人员接触较多,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气候因素
换季气温不稳,暑热尚未褪去,寒气又开始慢慢出来了,通常在这样的气候里,宝宝很容易出现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
面对这么多的突发状况,我们该如何预防呢?幼儿园保室为你支招!
1
甲型H1N1流感
病因与病症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和普通流感相同,与普通流感不同的是,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多为1-3天,病情发展迅速,体温会突然升高超过38℃,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护理工作
1.及时消毒并且隔离患者。
2.多喝水,勤洗手,保证充足睡眠,康饮食。
3.保护好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遮住口鼻,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给幼儿戴上口罩。
预防工作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
2.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3.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4.做饭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普通家庭还可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2
传染性结膜炎
病因与病症
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结膜炎根据病因可分为细苗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幼儿一旦患上结膜炎,会伴有眼白发红、疼痛、畏光、水样分泌物等症状。虽然结膜炎本身不会对视力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炎症进一步波及眼部其他器官,就有可能对幼儿的视力造成损害。结膜炎隔离期10天。
护理工作
1.不要用热水清洗幼儿眼睛,以免损伤眼角膜。
2.不要遮盖患病眼,这样不利于分泌物排出。
3.可用生理盐水、2%~3%棚酸溶液或1:5000~1:10000升汞(或高锰酸钾)溶液等清洗结膜囊。
预防工作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
2.尽量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
3.与眼部接触的毛巾、手帕等要保持清洁、不与他人共用。
3
水 痘
病因与病症
水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6个月以上的孩子最容易被感染。水痘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当幼儿接触到会引起水痘的病毒后,从出疹到疹子变成小水疱需要10~24小时,同时还伴有轻度发热等症状。水痘隔离期21天。
护理工作
1.禁止幼儿抓挠皮肤,以免引起感染。
2.对水痘患儿接触过的生活用品和玩具要及时、彻底地消毒。
3.严禁服用任何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以免发生危险。
4.定时开窗透风,但要注意避免幼儿着凉。
预防工作
1.若幼儿未曾患过水痘,尽量不要接触水痘患者。
2.按时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4
诺如病毒感染
病因与病症
诺如病毒,是由诺瓦克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患者在感染后48小时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儿童以呕吐症状更多见,可伴有腹痛、以及发热等。
护理工作
1.多喝白开水,适当补充水分。
2.密切关注腹泻、呕吐次数。
3.呕吐严重者,可禁食4 — 6个小时。
4.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可以涂清凉温和的护臀膏。
预防工作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未煮透的食物。
3.避免接触病患及其物品。
5
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与病症
腮腺炎的病因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两种。流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等,病变进入化脓期后,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期21天。
护理工作
1.局部冷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和肿胀。
2. 可在房间内煮沸白醋杀菌消毒。
3. 如果患儿有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萎靡等需警惕并发脑膜炎,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预防工作
1.预防腮腺炎的关键是做好口腔卫生工作。
2.不要与腮腺炎患者接触,切断腮腺炎的传播途径。
6
荨 麻 疹
病因与病症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易反复发生新的皮疹。
护理工作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凉风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2.不要吃刺激性过强的食物,如辣椒、生蒜等。
3.对瘙痒的部位进行冷敷,可以缓解症状。
4.尽量不要用手去挠,以免发生感染。
预防工作
1.麻疹由过敏引起,因此要让幼儿远离过敏原。
2.如果荨麻疹有固定的发病形式,可以尝试改变幼儿的日常生活规律并找出原因。
7
手 足 口
病因与病症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先出现发烧症状,后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再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时,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手足口病隔离期15天。
护理工作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观察,避免交叉感染。
2.做好口腔护理及个人卫生,餐前便后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干净。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可用康复新液或温水漱口。
3.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4.衣服、被褥进行晾晒或消毒,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5.剪短孩子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
预防工作
1.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2.手足口流行期间不宜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让我们家园配合,共同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为幼儿康快乐地成长保驾护航!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