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院里,我们酿过桂花蜜、做过柚子茶、制过叶子标本、玩过黄泥巴……
小院里,还能玩啥?
这是小院研究社团的社员们最近常聊的话题。
“是啊,小院里没有柚子了,我们玩儿什么?”
“叶子的游戏没意思了,不想玩儿了!”
“社长,还抓蜗牛啊!太无聊了!”
社员们的一番抱怨,让小院研究社的活动被“叫停”了。
玩什么?确实是个大问题!
一场关于小院里面玩什么的奇思妙想之旅起航了……
“小院里有秋千,我们来玩儿愤怒的小鸟,我在妈妈的手机上玩儿过……”
“小院里有泥巴,我们把泥巴挖出来,打泥巴仗。”
“小院里有这么多树,我们爬树玩儿吧!爬到树上去玩儿!”
多次的讨论后,到底玩儿什么还是没有答案!
于是,一场“小院玩什么”的系列调查活动开始了……
孩子们不仅发动了全班的小朋友画出自己想玩儿的游戏,甚至还对大班哥哥姐姐和小班弟弟妹妹的意见进行了收集。
大班的哥哥姐姐想玩儿这些……
中班的小伙伴想玩儿这些……
小班的弟弟妹妹想玩儿这些……
整理好所有的信息,孩子们开始了评选投票!
“哈哈,树屋一共获得了票16票”
我们要玩儿树屋咯!
什么是树屋呢?
为了了解树屋,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资料,一场关于查找资料的活动展开啦!
和爸爸妈妈一起,
寻找关于树屋的资料
到书里去找寻答案
网络搜索,必不可少
求助于木工社团的小伙伴
原来,树屋有这些特征:
设计我们的树屋吧!
孩子们想象中的树屋又是什么样的呢?
这么多树屋,谁的树屋最特别呢?
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设计吧!
1
2
3
4
5
6
三角形的树屋、瓶子状的树屋、长在树枝上的树屋、吊在半空的树屋……哈哈,每一个树屋真的都不一样呢!
嗨!一起做树屋
“我们做一个树屋吧。”
“怎么做,你会做吗?”
“用什么做?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木头修房子”
“做树屋”这个想法简直太棒了!
孩子们开始搜罗教室里能用的材料和工具,把他们都集中在一起……
孩子们进行了第一次的尝试
绳子太麻烦了
毛条容易松掉
胶水粘太费时间
钉钉子太危险
“怎么这么难啊,这些材料都不好用!怎么办呀?”
到底该怎么办呢?
孩子们反复的尝试,细细的比较,终于找到了搭建树屋的基本材料。
橡皮筋、胶水——连接;木棍——框架
材料找到了,孩子们开始第二次的尝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初步解决了木棍连接的问题。
瑶瑶的房子做好啦……
咦,为什么是“歪”的呢?
“是不是橡皮筋不够紧呢?”
“是不是本来就不是这样做的呢?”
“我发现,这几根小木棍不一样长。”
为了找到房子“歪”的原因,图形的加固及测量的相关知识闪亮登场。
原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房子用三角形就不会歪。
原来,木棍的长短不一样,也会让房子不稳。
解决问题后,孩子们开始动手制作了大量的树屋。
教室、小院、家里都成为了孩子们建造树屋的“工厂”。
在建造树屋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去安装树屋吧!
“把树屋放到树上去吧!”
说干就干,带上制作好的树屋开始了安装的工程。
“怎样做,树屋才不会掉下来呢?”
通过实地的考察,孩子们一致认为把树屋安装在树杈上最安全!
“怎么固定树屋呢?”
胶水?橡皮筋?绳子?都不行,咋办!去找人帮忙。
这不,他们又到找了木工社团的小朋友!
“也许,钉子可以帮助你们!”
借助钉子和钉锤,顺利的把树屋固定在了树杈上。
修一个大树屋
小小的树屋太没挑战性了,孩子们想要修建一个大大的树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他们熟练的运用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非常顺利的完成了大树屋的搭建。
大树屋的安装,孩子们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吗?我们拭目以待……
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构建起对“树屋”的认知, 孩子们不再仅仅只是“玩童”,他们更是勇敢的“探索者”、勤勉的“学者”、需求各异的“求知者”。
孩子们只有在构建自己的游戏中获得技能,才可以称的上是在“做中学”。这才是一个“灵动的、创造性的”未来人。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