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转变,
源自孩子们的那场音乐会
梁海霞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在每段旅程中,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将一切美好传递给孩子!
? ? ? ? 作为一名一线的幼儿教师,在我最初的教育生涯中,总喜欢把孩子当成孩子,喜欢“教育”他们,幸好孩子们用一场自发的音乐会,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
? ? ? 一场春雨过后,音乐游戏活动走进了“春”的篇章。为了加深孩子们对节奏的感知,一场“春”的演奏会即将上演。听到分角色演奏,孩子们立即兴奋起来“我扮演耕种的农夫。”“我扮演小鸟。”“我扮演雷声。”······正当演奏会如火如荼时,我不得不打断孩子们高涨的热情:“游戏时间到了,演奏会到此结束!”话音刚落,孩子们发出一片叹息,这一声“哎”包含着多少失望与遗憾。
? ? ?? 因为演奏会的意犹未尽,孩子们找到我说“老师我们想开一场自己的音乐会。”“开音乐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哦!”“我们可以像电视里的音乐会一样,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如果你们真要开,老师也没有意见,需要我帮你们做什么呢?”“老师你去帮我们借一些乐器就好了。”“我们要选一个人指挥我们。”“还要要分组,每个人演奏的不一样。”说着便开始讨论起来······就此,一场“自编自导”的音乐会应运而生。
? ? ? ?设计乐谱、自由分组演奏、自主排练,甚至还让爸爸妈妈们为他们做后勤保障,统一服装、制作宣传单、制作投票榜···一切准备就绪,音乐会如期而至,尽管准备充分但上台后还是有些搞不清楚“状况”,各种萌态尽显,引来现场观众一阵阵喝彩。表演结束后现场点赞投票,最后公主号以32票胜出,雷霆队以一票之差与冠军失之交臂。
? ? ? 不服气的亨亨指挥还现场扬言要“罢学”,找我理论说:“我们这一组那么努力,每天都很认真的练习,我还把每个小朋友的角色都记住了,为什么不是冠军?太让我失望了,我不来幼儿园了。”我想孩子嘛,说说便罢安慰一下就没事了,谁知道星期一他真的没来幼儿园,后来家长、老师轮番做工作这才勉强来了幼儿园。
? ? ? ?我以为自娱自乐的“音乐会”,孩子们却把每一个细节都当成大事来认真完成,这是孩子们从自发游戏到自主游戏的跨越。在这样的游戏中,我学会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适合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生活中自由成长。
? ? ? ?有了这些自主游戏的催化,一场音乐会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游戏需求,更多自发、自主的游戏活动应运而生。孩子们的活动越玩越大,在幼儿园里玩起了帐篷,小小的帐篷成了孩子们午休的大床,甚至还和帐篷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
? ? ? ?从孩子们这些有意义的尝试和体验中,我才明白原来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老师的刻意教育和引导,更多地需要教师真正的尊重,而这种尊重一定与放手、信任、追随、支持有关。只要是对孩子发展有益的,大多数孩子喜欢的,没有危险的,我都会持续的跟进和无条件地支持他们。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