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专家工作室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讲。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我园专家工作室首席专家周林的指导下,老师们围绕省级重点课题《项目社团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进行了案例分析研讨。
研讨会上,申磊老师首先向大家讲述了发生在园级社团——“闪电机器人社”里的故事。他用活动视频和图片呈现了社员们搭建迷宫玩机器人的全过程,引发了老师们对如何运用生发的项目任务,促进儿童人际互动,提高儿童协商解决问题能力的思考。
易传凤老师就大班买卖游戏中幼儿对游戏币的不同态度和认知,同专家、老师们展开了讨论,一起努力破译买卖游戏中关于儿童自我认识、规则理解、人际合作与冲突等社会性现象并探寻对策。
丁祥老师分享的木工社团制作编织架案例,以活动实录、数据对比和文献查阅,论证了同伴间存在的模仿学习及经验迁移给儿童带来的影响力。
课题组主研邵莉老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幼儿社会性互动表现》的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让大家看到了合作、模仿和冲突是目前我园儿童社团活动中人际互动的主要样式。
面对孩子们在社团活动中生发出的层出不穷的游戏,周林研究员指出:让孩子玩起来就是最大的利益。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老师们的疑惑,他通过抛问题、追问、答疑等形式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着互动的深入,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社团活动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独特价值。同时,周林研究员还引导老师们要积极关注社团中发生的“上岗”、“下岗”、同伴纠纷等事件,不断扩展研究视角、丰富认知框架。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老师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丰富、深化活动内涵,提升观察、解读儿童的能力,我们的教育研究才能得以持续深入开展。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将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努力探寻游戏的价值!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