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新都教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gwMTQxMg==&mid=2247519567&idx=1&sn=ad01c20d33720137493e5838ca78fad6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
是所有数学活动的基石
纯粹计算就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教材
而对于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家长们不能单一的归咎于粗心
如何有效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呢
今天,一起来听高伟老师分享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高伟
大丰小学数学教师
新都区首届农村优秀教师
新都区骨干教师
区级公开课二等奖、多篇论文获区级奖励
课程简介
本课以《Come on,get计算能力》为主题,和家长一起探讨了如何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首先是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后从算理,兴趣,口算,习惯,心理五个方面分析了计算提升的误区。最后探讨提高计算能力的策略。
01
重形式 轻算理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算理不明确,如进位、小数点问题、数位、通分、简算方法等。我们不重视对计算方法的研讨,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我们没有仔细分析错误原因,而只是将其简单的归咎于孩子的粗心。
02
重练习 轻兴趣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他们对计算题的重视程度就越低,通常只是应付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而非自身兴趣。
03
重笔算 轻口算
许多孩子遇到计算题,无论繁琐还是简单就开始动笔演算,没有口算意识,这样孩子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效率就很难得到提高。
04
学习习惯不良
书写不工整,格式不规范,如0~9数字书写不规范,导致计算出错、草稿混乱、不喜欢验算检查、喜欢快,不追求质量等。
05
心理原因
一是畏难心理,计算时容易紧张,这样就更容易算错了。二是小学生特有的年龄局限,比如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还有视觉迁移引起的感知错误,也就是我们说的爱抄错,看错题等。
01
魔力天天练
训练形式多样化;持之以恒,积少成多;明确算理。
02
重视口算,强化听算
首先,要让孩子理解口算及其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孩子感受口算的方便,激发孩子进行口算练习的积极性。
其次,让口算真正成为心算。强化听算训练,淡化看着算式口算的方法。
让孩子真正“用脑子去算”。注意:练习时间不宜太长。
03
分龄分阶段练习
低段主要以游戏方式练听算。
听算式训练——利用上放学路上的时间,家长出一些20以内的加减法,让孩子争取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口算游戏——比如超市游戏、开火车、夺红旗、抢红花、当先锋等。
高段探索一些速算技巧。
比如25 ×25, 26×11,画蝶法,简便算法等等。像这样的特殊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经常和孩子去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
04
数感培养是关键
数感是指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培养孩子的数感;可以通过数独游戏、数字迷游戏、重视估算等方法培养孩子的数感。
05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盯点法,舒尔特训练法就是其中之一。它们都是世界上最专业,最普通、最简单的训练方法。
06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认真审题的习惯:一看(看清符号和数字);二想(口算?笔算?简算?);三划(标出先后顺序);四算(认真动笔计算)。
认真演算的习惯: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计算时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及时检验的习惯:一步一回头
估算的习惯。计算前:估出得数的范围
计算后:估出得数是否合理
07
培养计算的兴趣
可以把计算搞成竞赛活动,也可以利用身边简单的道具,设计有趣的、方便实施的计算游戏,在游戏中练题,调动孩子的热情。
08
赏识和激励
及时给孩子反馈,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
把每一次孩子练习的速度都记录下来,让孩子看到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激发孩子的荣誉感,使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继续进步的欲望。
信息来源:新都教育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新都区机关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