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
处处隐藏着教育的契机。
即使是一面简单的签到墙,
也可以成为幼儿课程活动的来源。
为了让孩子们在签到的过程中获得生活的仪式感和对班级的归属感,我园本部大二班的老师们决定打破以往集体点名的方式,尝试让孩子们自主签到。
不会签自己的名字呀!
教室外面出现一面空白的墙面,老师告诉孩子们早晨入园后可以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班级的值日生就可以知道“到底有多少小朋友来上幼儿园”。听到这个消息,有的孩子很开心,有的孩子却很焦虑,因为部分孩子不会签自己的名字。
树苗:不会签名字的话可以画自己的自画像呀。
悦悦:也可以写自己的学号嘛。
果果:用其他的标志来代替自己的名字嘛。
大家讨论后,孩子们决定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签到,部分孩子们也开始绘制有着自己独特特点的自画像,以便自己的签到能够被其他小朋友辨认。
今天有多少个签名的小朋友?
有了这面签到墙,大二班教室外面的走廊似乎热闹了许多。这天,值日生坤坤到签到墙数签到的人数,可是数了好多遍,发现签到的人数和实际人数都不一致。
坤坤抱怨到:今天签到的人数又不对。
小朋友附和到:肯定是有人迟到了,没有签。
肉肉:是小朱和曲小霏吧。
小朱:我忘记签到了,我也不知道我是几点到的幼儿园。
怎么知道自己是几点到园呢?
小朱的回答引起了很多小朋友的共鸣:“对呀,我有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几点来的幼儿园,我只是画了自己的画像,还写了自己的学号。”关注到孩子们签到过程中的困惑,老师提出:我们怎样确认自己入园的准确时间?请孩子们自己讨论解决问题。
妹妹:教室里有时钟,我们进来后可以先去看一下时间。
佳佳:但是我不会认教室里的时钟。
阳阳:进幼儿园前可以看看妈妈手机上的时间。
可可:看手机上的时间可能会忘记。
树苗:可以放一个有数字的时钟在签到墙旁边呀,这样我们都可以看了。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树苗的方法。于是,老师便在签到墙的旁边投放了一个数字时钟,孩子们开始认识数字时钟,并在签到时记录自己入园的时间。
还是不能数清签到的人数?
有了数字时钟后,孩子们的签到形式越来越丰富:名字、学号、自画像、入园时间、日期……丰富的签到形式更是给每天数签到人数的值日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班级教师开始困惑:应该引导孩子们调整签到方式,还是应该改变签到墙的设计呢?
大二班“签到墙”的活动引起了其他班级老师的注意,余琳园长组织班级教师通过案例式教研的方式,引领老师们分析“签到墙”活动中幼儿获得的学习与发展,基于大二班老师的困惑,讨论“签到墙”活动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与可能性。
通过教研,老师们明确环境具有隐形的教育意义,我们应该通过环境向孩子们无声地发出邀请,吸引孩子主动参与,让孩子自己在与环境的对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怎样快速数出签到的人数?
教研结束后,班级老师引导孩子们自己发现签到墙中的问题,并能够尝试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老师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关于“如何能够快速统计签到人数”的讨论。
孩子们发现:
阳阳:有些画都很大,有些画的很小。
成成:现在的签到墙有点乱,不知道哪一个数了哪一个没有数。
嘟嘟:有一些打了框有一些没打框,没打框的就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
妹妹:有一些没有打框,又挨得很近,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一个小朋友的。
孩子们基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针对“如何签到能签得整整齐齐”的问题,提出了多样的解决方法。
小布:一横排或者一竖排整齐,排列有框框。
嘟嘟:可以一排一排的签,第一排先签满了,再签第二排。
可可:每一个人都要打框,就能看得很清楚。
小曲:一个人一个格子整齐排列。
八宝:有规律的,一排一排的排这样就不会乱了。
小布:就像识字的田字格一样,在框框里面签到就可以了。
肉肉:可以用像华夫饼上面的框框一样。
……
经过讨论,大家决定要在有格子的墙面上签到,这样能快速数清楚签到的人数。
怎样知道自己是第几个到园的呢?
老师为孩子们换了有“房间”的签到墙。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房间”,有规则地进行签到。这天,小朱和童童吵起来,都说自己是第一个到幼儿园的。
小朱:我是第一个到幼儿园的,我签在第一个格子里。
童童:我才是第一个,我签到的时候你还没有来呢。
小朱:不是,你签在最后一排的第三个,你不是第一个来的。
孩子们的争吵引来老师的关注,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签到,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第几个到幼儿园的”。
八宝:要一排一排一排的签,不能跳格子。
翰弘:第几名来的就签第几个格子,排列整齐。
郝果:我们可以按学号分格子,固定房间。
小黄:可是我不想签在那个格子里呀!
曲小霏:第一个来的就写一,第二个写的来的写二。
……
通过讨论,孩子们决定按照自己入园的顺序给自己编号,确认自己是第几个到幼儿园。
通过签到活动,孩子们开始关注自己是否迟到,计划怎么让自己不迟到,逐渐培养起时间观念,以及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日生活皆教育,大二班的晨间签到活动不仅让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收获自我认同感,更是给予孩子们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收获表征书写、统计、时间概念、排序、自我管理等能力的发展。
一面小小的签到墙,
看见孩子与环境的对话,
让孩子在这里不断产生问题,
在一个个新的问题中,
不断探究、发现、总结与进步,
不断激发孩子们无限的可能性!
素材提供:本部大二班
图文编辑: 陈 倩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