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以教师教育实践的
现实问题为出发点,
通过同伴互动、专业引领、实践反思,
共同推求、探索、寻找和解决问题的答案。
近期,基于我园本部定点户外的游戏背景,
大三班的石榴娃们
在沙水区进行搭水渠、温泉、
蛋糕等建构性玩沙游戏。
针对“孩子们的游戏已经持续两个星期,
却难以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问题,
我园本部的教师们展开系列教研活动。
教研一:发现支持幼儿游戏中的学习
4月13日,浙派学前教育名师培养对象班的骨干教师莅临我园参观,并共同参与我园的教研活动。在我园本部保教主任周静的主持下,大家聚焦“大三班玩沙游戏”,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研讨。
聚焦问题
(1)在游戏现场,你看到了幼儿的哪些学习?
(2)游戏中,你看到教师的哪些支持行为?
(3)如果你是该班级的教师,下一步你会如何支持该游戏持续深入的发展?
本部大三班的刘雯老师就班级幼儿在“玩沙游戏”中的游戏主线、游戏经验、游戏问题等进行介绍,让大家更加了解游戏背景。
大家带着问题,进入游戏现场进行观察。有的老师专注地用手机追拍着幼儿的游戏,有的老师敏锐地捕捉并记录着孩子游戏中的一言一行……老师们全身心地关注幼儿,分析游戏,陶醉在追随幼儿、理解幼儿的过程中。
现场观摩结束,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智慧碰撞,并以小报的形式分享小组的观点与见解。游戏中儿童有哪些学习发生?老师们从知识、技能、学习品质三个维度对幼儿游戏中的学习进行剖析,发现游戏中幼儿对沙、水特性的探究、数学比较经验的习得;获得架空、垒高等建构技能;专注、坚持、主动性、反思等学习品质的发展。
游戏中,教师有哪些支持行为?老师们认为在“玩沙游戏”中,教师通过提问、材料提供、技能示范、引导观察等方式,不断支持和引导幼儿游戏的发展。
基于对游戏现场的观察与解读,各小组对大三班“玩沙游戏”出谋划策,提出下一步的支持计划。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游戏需要,清晰介入的时机;
通过视频或照片与幼儿共同回顾游戏,发现问题;
根据幼儿游戏中产生的问题,调整并丰富游戏材料,如薄木片、小木棍等;
通过绘本、图片等形式帮助幼儿架构搭建的经验。
基于老师们的经验与智慧分享,本部执行园长赵三苏总结到教师要蹲下心来洞悉儿童的游戏需要,基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幼儿适度的挑战,把握教育契机,平衡幼儿自主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及时引导幼儿总结梳理游戏经验,促进幼儿游戏持续深入的发展。
教研二:材料对提升幼儿游戏水平的价值
基于前期的教研,大三班的刘老师调整班级“玩沙游戏”的材料,投放薄木片、木棍、PVC管等。但是,在“搭建第二层水渠”的游戏中,孩子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插入泥沙里的竹条难以稳固。
为了进一步推动大三班“玩沙游戏”的深入开展,4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侯莉敏教授莅临我园参观指导,参与并指导我园的园本教研。在我园本部执行园长赵三苏的主持下,我园教师聚焦“材料对提升幼儿游戏水平的价值”,就大三班“玩沙游戏”中出现的新问题,围绕三个问题继续展开研讨。
聚焦问题:
(1)对此视频中儿童的游戏水平做出评价,并阐明你从哪些方面做出这样的评价。
(2)如儿童游戏水平高,材料产生了哪些支持?材料如何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升?
(3)如儿童游戏水平低,材料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没有支持产生高水平的游戏出现?如何调整材料?
带着问题,大家认真观察幼儿“搭建第二层水渠”的游戏视频,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思考讨论,并以PPT的方式进行分享互动。有的小组认为幼儿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目标、同样的游戏方式、反复操作并没有成功解决“连接并稳固竹条”的问题,因此,幼儿的游戏水平不高!
有的小组则认为幼儿专注、投入的游戏状态,能够有意识地选择游戏材料,尝试有创意的游戏玩法是高水平游戏的表现,但是游戏中合作、交流的能力不高。
有的小组则认为游戏中幼儿心中有疑问、行为有目标、经验有一定的增长,这是大班幼儿在“玩沙游戏”中正常的、应有的游戏样态。因此,幼儿的游戏水平为合格。
在不同的见解与理解中,大家形成对“高水平游戏特征”的共识,并提出下一步游戏中教师的支持策略:(1)提供更多的辅助材料,如毛根固定交叉点等,支持幼儿游戏问题的解决;(2)教师适时的介入,帮助幼儿建构“连接”的经验。
侯莉敏教授基于对我园环境、游戏、教研的观摩提出,我园环境的规划和使用有利于达到幼儿发展的平衡点,在教师的持续关注下,幼儿的游戏是专注、投入的。同时,侯老师也指出下一步我们应该关注: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如何做到“收放自如”、“进退有度”。
最后,我园集团总园长余琳提出能够在教研中发现问题就是一种收获,感谢侯老师对石榴园的认可与期待,指出十六幼发展的瓶颈问题,给予我们下一步深入思考的方向。
教研是凝结教师集体智慧、促进经验交流、激发思维碰撞的平台。大家基于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共同探讨、反思与学习,发现教育契机,追寻教育适宜性的有力依据。石榴教师将继续不断积累与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用自己的专业智慧助推儿童的发展!
照片:曾晓宇
图文编辑:陈倩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