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开学初,晓宇老师收到了结婚9周年玫瑰花。幸福的她将这束玫瑰放在了班级里,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把幸福传递给孩子们。不时,就有小朋友如蝴蝶一般围在玫瑰花周围。几天以后,孩子们对晓宇老师说:“玫瑰花要蔫了。”“那怎么办呢?”晓宇老师问。噜噜说:“我们可以做成标本。”洋洋反对:“我们要用鲜花做标本,花蔫了,做标本不好看。”
不做标本,又可以怎么办呢?晓宇老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提议:“那我们把玫瑰花的颜色保存下来吧!”孩子们对这个主意既欣喜又好奇,要怎么留住玫瑰的颜色呢?
留住玫瑰的颜色
晓宇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白纱布和小盆子。让孩子们尝试将玫瑰花漂亮的颜色“变”到纱布上。
说干就干,孩子们分成六组,他们将玫瑰花瓣摘下,开始染色!
他们把玫瑰和纱布轻轻捏在一起,一阵轻捏之后,白纱布上有了几丝浅浅的玫瑰色,看到玫瑰的颜色“跑”到了白纱上,孩子们很开心。
开心之余,晓宇老师已经准备了“刁难”问:“怎样才能把更多的玫瑰颜色变到纱布上去呢?”在讨论中,嘟嘟的一句 “玫瑰花瓣都没挤破”给了大家启发,大家发现,将玫瑰花瓣挤破才能染上更多颜色。那应该怎么做呢?小朋友们有妙招。
在教育情景中,
晓宇老师经常在与孩子进行成长的“拔河”,
经常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想法、
挑战幼儿能力的边界,
助推幼儿的成长。
那就是把玫瑰花瓣包在纱布里,变成一个花包,然后……
握拳按压。
双手交叠 “擦地”式搓压。
齐心协力按压。
最省力的方法是——拧。
几经折腾,玫瑰花的颜色终于染在了纱布上!
味道也被留下来了。
为了让玫瑰的颜色在白纱上保存时间更长,在大家忙活着染色之时,有一支小分队正在准备“固色剂”,他们负责把种植园里的秋葵采摘下来,然后剪成小块,放在盆子里。
再在盆子里倒上水,用手搓揉秋葵,让秋葵的粘液浸出,再滤掉秋葵渣,留下秋葵粘液。
最后再把玫瑰纱巾放进秋葵粘液里固色。就这样,孩子们完成了一场植物的染色魔法。大家把染好的纱巾晾晒在架子上。粉紫的色调,是孩子们快乐的印记。
孩子们眼中的染色体验:
玫瑰凋谢,最常做法,莫不过是扔掉。然而在晓宇老师班,玫瑰悄然变成了一种教育资源,在它鲜艳之时,它靓扮孩子们的生活,在它凋谢之时,它仍是孩子们的幸福。经由它,孩子们感受到植物染色的神奇,享受用双手探索自然的乐趣。孩子们快乐着、探究着、成长着。
感知教育,发现孩子!动动手指,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