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在石榴幼,观察解读支持儿童已经成为了老师们的一种习惯,他们不自觉地用相机或者手机记录下儿童的游戏,也会不自觉地思考如何支持儿童的游戏持续深入地进行。期间,我们形成了大量的学习故事、探究案例。
4月,由我园张玲老师、付国庆老师所撰写的探究案例《嘉阳的17次挑战》在学前教育杂志2017年4月刊上发表!这个案例彰显出了会玩、爱探究、乐挑战的儿童形象,更折射出了教师的教育智慧。
让我们一起走进《嘉阳的17次挑战》吧!(介于篇幅限制,今天将推送此案例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将在后续推文中分享,期待您的关注)
男孩嘉阳5岁半,在幼儿园上大班,非常喜欢有挑战的游戏,只要想做,就算到了饭点,也会不吃饭先探究一阵,对老师的提醒和建议很难采纳。如果老师提醒的次数多了,他还会发脾气。在认知方面,他特别享受学习新事物、探索新发现的过程,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方面,他又有些固执,不太喜欢同伴加入他的游戏,也不太能够接受同伴的不同意见,经常会与他人发生争执。班里的小朋友,尤其是女孩,一向因为觉得他太凶,不喜欢跟他玩,因此在班级里经常会看到嘉阳独自一人游戏的情景。
第1次:一个倒全部倒
10月20日上午,晨间游戏时,嘉阳、毛毛在用小积木叠高。我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想用新玩法来挑战孩子们,就开始把小积木一个一个立在桌子上,示范着多米诺骨牌的玩法。
还没等我推倒积木,毛毛指着我摆放的一排积木说:“小张姐姐,我会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多米诺骨牌。我在家玩过。”说完,毛毛便用小积木玩起了多米诺骨牌的游戏。
嘉阳也跟着摆起来。两人合作先摆了一个圆形,后摆了一个正方形,可惜都失败了,没有一个全部倒下。于是,他们又找来区域里的麻将,分别用不一样的方法排列起来。
嘉阳又找到子弹头材料,分别尝试了四头的子弹材料和两头的子弹材料,发现两头的更容易倒。他说,因为两头的更轻!
解读:
如果说之前嘉阳只是对搭建多米诺骨牌的游戏好奇,那么现在已经迷上了这个可以带给他无限可能与挑战的游戏。他已经开始有目的地探索“什么材料可以一个倒全部倒”,在操作各种材料的探索过程中,建构着“轻的还是重的材料才适宜”的游戏经验。
第2次:搭建更长的多米诺骨牌
10月21日上午,晨间游戏时,嘉阳又拿起了两头的子弹玩具,玩起多米诺骨牌游戏。子弹的数量在不断增加,4个、6个、10个、16个。最终,他成功挑战了16个子弹。
解读:
今天,嘉阳又有了新的游戏目标——搭建更长的多米诺骨牌,显然他的兴趣从探究“什么材料可以一个倒全部倒”发展到挑战材料的数量。
第3次:一个变成仨
10月22日,嘉阳依然用子弹头继续他的游戏。他说:“小张姐姐,我想从教室这头摆到教室那头。”
解读:
我激动地看到,勇于进取、执着追求的嘉阳为自己设定了更大的挑战。
这时,毛毛和小杜跑来,想跟嘉阳一起摆。可是,嘉阳怎么都不同意他们加入,说他们摆的会倒。毛毛再三请求,并提出了好的建议,一人摆一头。嘉阳最终勉强同意毛毛可以和他一起摆。但是,他还是不同意小杜加入,只是让小杜负责守护材料,不要让其他小朋友碰倒。最后,因为两人摆的不在一条线上,所以最终没有连接不起来。
后来,嘉阳发现地板的缝是一条直线,提议根据这条线来摆。三个孩子真的从教室的这头摆到了那头。这也引来许多小朋友围观。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他们仨聚在一起,认真讨论失败的原因。
毛毛说:“是不是因为太近了,刚刚全部都重(叠)在一起了。”小杜说:“对啊,刚刚完全倒不下去。”嘉阳接着说:“对,这个距离不能太远,远了靠不上;也不能太近,近了会重起来,只能刚合适。”
解读:
以往嘉阳很不喜欢同伴参与他的游戏,即使是参与也要讲条件、提要求。游戏中若因为同伴导致游戏失败,他会发很大的火。今天他竟能心平气和地与同伴讨论,这让我很是欣喜。合作游戏和分享经验的新机会引发嘉阳开始关注材料之间的距离问题。
第4次:挑战新材料——竹片
10月23日,吃完早饭,嘉阳从手工区找来一筐从废旧麻将凉席上拆下来的竹片,在桌子上摆弄起来。
竹片材料很难立,一开始立上两块都难,可是嘉阳并没有放弃。他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了底部宽且平的竹片才好立。
后来,他每次摆放前都会先在筐里精心挑选。最后,他成功摆了16个!
解读:
竹片倒了无数次,嘉阳挑战了一次又一次,他的坚持与耐心简直让我惊叹!
第5次:会拐弯的竹片
10月26日,晨间游戏,嘉阳依然选择用竹片来玩多米诺骨牌游戏。今天,他不再是沿直线摆,而是摆出了弧度,而且在拐角的地方会把材料靠得更近。
我问他:“为什么这里的距离要小一些呢?”他说:“离得远了就靠不上了,这里是要拐弯的!而且拐弯的地方要摆成弧形才行!”
最后,嘉阳成功立起来28个竹片,并且结果和他提前说的一样——一个倒全部倒。
解读:
对于喜欢挑战的嘉阳来说,有难度的材料似乎更能激发他的斗志。
第6次:又一种新材料
——数字木块
10月27日,嘉阳用数字木块玩起多米诺骨牌的游戏。对他而言,这个材料很轻松就能立起来。他说,要用一整筐材料铺满整张桌子。
经过无数次失败重来,他最终成功了,实现了目标,兴奋地跳了起来!
第7次:现在玩得太简单了
10月29日,我给嘉阳、毛毛和小杜分享了高手玩多米诺骨牌的视频。他们拿着手机看视频,不断发出“哇”的惊呼声。“好厉害! 多米诺骨牌可以修建一座城市,”嘉阳说,“我们也要做这样的,现在玩得太简单了。”
解读:
当孩子们对多米诺骨牌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时,我想需要给他们一些新的刺激,去激发他们的灵感,将他们的游戏引向更高水平!这就是支架吧。
第8次:嘉阳当起了小老师
10月31日,因为嘉阳,班上许多小朋友也玩起了多米诺骨牌的游戏。尤其是小杜,她很崇拜嘉阳。每次见到我,她都会告诉我,嘉阳是班上玩多米诺最厉害的。因为嘉阳,她对玩这个游戏也非常着迷。
今天,嘉阳说桌子太小了,摆不下,于是老师为他们在区角里腾出了一片空地,请他们从桌面转移到地面。没想到,嘉阳当起了小老师,教小杜用彩色木块摆圆圈,并且成功了!
解读:
平时,嘉阳很少跟女孩一起玩。估计是小杜对他的崇拜与表扬以及愿意听他的指导,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吧,人终究是社会性,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欣赏。
第9次:木块的新组合
11月2日,嘉阳又有了新玩法。每两个木块上面再平放一个木块。他说:“想试一试,这样可不可以倒。”搭好后,他一推,木头都哗哗地倒下了。
解读:
嘉阳的探究已经从单个体向组合体升级,估计是受到多米诺骨牌视频的启发吧!
———未完待续
感知教育,发现孩子!动动手指,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