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区的玩具在A区玩
B区的玩具在B区玩
这是大家心中对于“乖宝宝”的要求
然而走进十六的小二班
那画风和大家想象的都不太一样
原本属于户外游戏的玩具
被古灵精怪的小宝贝们
带到了自己班上
几个男孩子用户外建构区的泡沫积木
拼了一个三层大蛋糕
还拿起玩具小刀像模像样的切蛋糕
喝鱼汤啦!
这些小鱼来自益智区钓鱼游戏
这两个宝贝玩完建构区
正手拉手往班里走
见两个孩子没把安全帽取下
老师便提醒了他们
小盆友却说:
“太阳太大了,我们要用它遮太阳。”
于是老师就让宝贝们
愉快地戴着安全帽
在班里畅游了!
对于班上的这种情况
用小二班老师“张妈”的话说就是:
“简直是‘翻箱倒柜’!户外益智区的小鱼都被他们拿去煮了,关键是人家在煮之前,还把鱼儿拿到院子里的假水池,假装把鱼儿洗了一遍,简直太有趣啦!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益智区的水果、弹珠都拿去当食材了!”
张妈自有一套常规培养体系
却在游戏中给足了孩子自由
小二班的事情
一下子就在幼儿园里火了
对于串区玩玩具
各班老师都谈了自己的看法:
@周静老师:我觉得允许凌乱才会有创意出现,给孩子思想上的自由。
@马丽娜老师:凌乱只是我们站在成人角度来看的,可能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就觉得这是游戏。如果仅是为了游戏现场的整洁美观,而提出一些“按部就班”的规则,幼儿的天性就会被遏制,新的游戏玩法也不会出现。
@吴晓东老师:我觉得,此时的自由与规则并不冲突。小班娃娃的想象是很随意的,他们可以把任何东西想象成他们需要的东西,提供充分的自由满足幼儿这种天性是必要的。但是这当中也是需要有规则,比如不能在教室里乱跑。因为教室空间并不大,游戏材料多,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这样也会打扰其他孩子游戏。这是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
十六幼的粑粑麻麻们
对这件事也给出了五星好评
@刘蔚樾妈妈:作为家长,我们是非常赞成幼儿园给小朋友提供的适度凌乱的环境,因为这样能让小朋友更加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受规矩的约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刘一城妈妈:适度凌乱的环境很好,孩子可以根据他们的思维来玩耍,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逻辑性,最后还要把玩耍的玩具放回原来区域整理好,也加强了孩子的规则培养。
@罗晟嫣妈妈:作为孩子家长,我感到特别欣慰,感谢老师们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想了很多活动,感谢各位老师的用心,也感谢老师对小朋友各项创造没有说“不可以”。
之前看过一个调查统计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
但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是倒数
盲从权威是中国孩子缺乏创新的根源
所以在看完“凌乱”的小二班
小编非常感动于老师的用心
如果让孩子
看得更多,争论更多
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学习的热忱
孩子们是否就能
多些童趣和创造力呢?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