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姑娘的脚步已悄悄靠近,在和孩子们等待春天的前两周时间里,我园开展了春节主题教育活动,和孩子们重温春节的愉快时光。这慢悠悠的节奏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因为春节早已过去,年后才带给孩子们这个主题是不是少了几分时令气息和几分喜庆,这也是很多幼儿园选择在年前和孩子们庆祝春节的原因,但为何十六幼仍坚持将春节主题放在年后?
孩子对春节的认识如同一颗沉睡的种子,这颗种子只有在直接鲜活的体验中被唤醒。在和爸爸妈妈一起过春节的过程中,孩子对春节的印象被唤起,并对春节有了进一步直接感知与体验,但这样的认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带着这样的感知与体验,孩子们回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使命一方面要延续孩子们对春节的感知,一方面要丰富和整合幼儿的经验。同一主题,不同建构的课程,各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够获得提升和发展。最后,随着春节主题大课的开展,春节活动画上句号。
关于春节主题活动,每个年龄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婴小班孩子,主题活动的重点在于延续孩子们对年的感知,通过做汤圆、念儿歌、为羊羊穿新衣、放鞭炮等活动,体味浓浓的春节氛围。对于中班孩子,他们对春节的认识更加深刻,一方面要给孩子营造春节的氛围,一方面要让孩子逐渐了解春节习俗,通过剪窗花、贴年画等活动,丰富孩子们对春节习俗的认识。
大班孩子已经历了三年的主题大课,积淀了一些对年的认识,这个时候,主题活动更加注重幼儿经验的外化以及文化的传递。在说说春节习俗、春节趣事等活动中,提升经验。同时,《年的传说》、《十二生肖》等传统故事也开始慢慢走近他们。
环境是孩子们的第三位老师,主题墙、走廊立柱都烘托出喜庆的氛围,洋溢出浓浓的年味儿。年夜饭、窗花、春联、儿童作品、亲子春节海报等一涌而现,等待着孩子们去欣赏、感悟。
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我们希望每一次的活动都能带给孩子愉快地体验,有效的发展。四年的在园时光,四年的主题大课活动,孩子们对年的感知,如同闹钟,在适宜的时候被唤起!希望我们的姗姗来迟,带来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不紧不慢的岁月里,弥漫芬芳。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