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鹤琴说#
第三季
前言
QIAN YAN
不知不觉,鹤琴说辩论赛也办到了第三季。
一直办下去的理由有很多,
除了希望能给老师一个充分表达自我的平台,
更是因为,
我们看到了前两季公众号发布后来自于各界的良好反馈,
这也让我们充满力量。
有的幼儿园看了之后也会尝试用更多生动有趣的形式去办培训,让老师更有参与感;
有的老师觉得这样的培训方式更加接地气,能让老师笑着迎接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
于是,“鹤琴说”第三季就正式拉开帷幕!
1
辩题一:“底线式管理”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正方观点
“底线式管理”明确了管理的底线不能逾越,保障工作中的最基本要求,确保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此之上可以动态调整。
“底线式管理”也保障了教师的自由,自由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与工作幸福感,这是其他管理模式不能弥补的。我们相信人性是向好的,“底线式管理”能激发老师的个性与活力。
“底线式管理”与对老师有更高的期待是不冲突的,我们也可以在底线之上对老师有更高的期待。
反方观点
“底线式管理”就是不犯最基本的错误,这容易引起员工的“躺平心态”,不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底线由谁来划分的?底线的划分就是具有主观性的,对于不同的员工来说也是存在不公平的。
人性中其实就带有“惰性”,我们不能只要求底线,而是要对员工有更高的期望,所以我们不应只采用“底线式管理”这种最低标准,应该搭配期待管理等。
大
咖
●
金
句
这道题既是说管理,也是说人性,所以老师们都提到“性善”和“性恶”的观点。“底线式管理”是防微杜渐的后顾性思维,是一种托底的管理,对于底线我们要形成最基本的认同与共识,而不是随意“画线”。
我们相信教育管理就是“爱”的奉献与创造性的智慧。没有了管理中的“镣铐”,反而有了无线延展的空间,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去衡量所有人,“底线式管理”恰恰体现出了对每个人的个性与差异性的尊重。每个人的成长节奏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不同人管理的期待也是不一样的,“底线式管理”与高期待管理是不冲突的。
我们也还要思考“底线式管理”之外还有什么?“底线式管理”不是没有帮手的,也是需要配上其他的管理模式来更好的保障教师的生活与工作的。
2
辩题二:家长是否需要持“证”上岗?
正方观点
题中的“证”有引号,说明这个“证”不能只代表纸质的证明与资格,更应该代表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在浙江省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点了家长持“证”上岗的工作,这也说明了需要给父母进行科学育儿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是非常需要专业知识的,因为家长没有正确的育儿知识造成很多惨剧的新闻已经太多了,而且没有专业的育儿知识也不能帮助孩子有好的发展,甚至起到了反效果。
反方观点
父母的时间、精力、财力都不一样,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一样,他们很难做到都去拥有这张“证”,如果没有这张“证”,难道就不能生孩子了吗?这既违背天性也没有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而且考试的标准谁来出?无法制定一个公平、稳定的标准。
父母是社会角色,但不是一种职业,家长与孩子需要共同成长,而且有的家长就算考取了这张“证”,也不能代表掌握了专业知识,就能把孩子教好。
大
咖
●
金
句
国家的富强与儿童的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幼儿园教育也不能替代父母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但家长持了“证”未必就一定表示合格,其实持“证”上岗只是家长教育的一种形式,我们先要解决的是教育意识的问题,其次才是解决教育方法的问题。所以家长教育要“因园制宜”,不能一招“鲜”,更多是唤起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
我们的辩论赛的目的从来不是辩出胜负,
关键在于每位老师能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每个人都能被看见。
我们希望老师们能在对错之间不断思考,
对于任何事情都能够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
对于幼儿园文化的共识,
不能只落实于几个关键词的呈现,
而要通过“鹤琴说”这样的形式,
让不同的声音都被听见,
也让大家的观点彼此走近。
# 鹤琴秀 #
第二季
前言
QIAN YAN
秉着人人都能说五分钟“脱口秀”的理念,
第二季鹤琴秀开始啦!
今年的鹤琴秀精彩依旧,幽默升级!
金句 / 集结
M老师
我是怎样从社交恐惧症变成社交恐怖分子的?
飞黄腾达三人组
相传来了鹤琴就能当园长。
飞黄腾达三人组
都说幼儿园老师得样样精通,但是没有听说幼儿园老师还得会讲脱口秀的。
飞黄腾达三人组
这还不简单,就把你背地里说的摊开来说,对着话筒说!
L老师
我脱口而出:孩子们,现在可以去厕所喝水啦!孩子们晕倒,确定要在厕所喝水吗?
D老师
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做一位听话的大人,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精彩一点。
Y老师
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圈子,像我这种没什么才艺,也不太能打,我可能只能最多混出个黑眼圈。
Y老师
谁说我们只能当妈妈,傻子我们也能演。“嗯?这个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呀?”反正孩子会的我们都不会。
Y老师
你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三岁孩子的能力,他可能比你更像一个社会人,我们必须要小心翼翼地遵守着他们的社会秩序。
T老师
张老师一直说我们要找眼里有光的老师,到底是什么光呀?
——原来是头发都掉光。
T老师
草坪婚礼是我的高光时刻,但是我不能让我的一生都困在草坪婚礼里,希望接下来我还会有更多的高光时刻。
在自由、平等的环境氛围中,
老师们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体会自己的成长。
家长工作、师幼关系和教师角色等话题燃爆全场,
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让大家在“吐槽”中与各种问题和解,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产生自己的新思考。
文:徐悦、林琳
编辑:吴松龄
审核:徐悦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