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后,观察果林区与种植区里的新变化,成了每日习惯;中大班的户外活动,攀爬的孩子,银铃声挂满了树梢。
做有准备的自然游戏,教师需要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大单元教学,随季节延展课程。看,孩子们与“杏”的甜蜜相遇吧——
1【开启杏福】在遛弯中觉察孩子的兴趣点
放假前,每日的果林区游戏,总有宝贝仰着头,不知在留意观察什么。有一天,浩浩惊喜地喊,“看,有果子啦!”小朋友聚拢来,仰着脖,也没找到果子在哪儿的踪影。
复学后,孩子们看着挂满树枝的橙色“小灯笼”,有的说这是苹果、也有坚定地说这是桔子;更多的好奇“熟了吗、甜不甜?”小朋友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老师笑而不答。
2【延迟满足】在小组讨论中普及自然认知
培养幼儿的探索动力,在其感兴趣时不要轻易给答案。老师组织分小组讨论,小伙伴们很快在美兮和豆豆坚定的语气里,知道了这是“杏”,因为她们描述了丰富的口感和细节。
桔子、桃子、李子、杏子,这些水果有什么不同呢?老师们结合果林区的应季水果,借助图片,给孩子们进行科普。春季的樱桃、夏季的杏,秋季的苹果、冬季的梨……
3【期待采摘】在登攀仰望里hold住口水
教室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了解“杏”的成长奥秘。小朋友知道了根据颜色辨识成熟度,橘黄色的杏代表成熟了,绿色的还需再等一段时间,杏仁可以做成治咳嗽的药等。
幼儿,越有任务越开心、越有挑战越兴奋。爬树的、搬梯子的、持凳子的,观望的、捡果子的、晃树的,孩子们快乐的像猴一样,老师们不做干预、只关注好安全……
4【品尝成果】酸楚里溢满可爱的微表情
探索的路上,孩子们齐心协力;回教室的路上,大家比着各自的果子数。依晨的小胳膊上划了一道红粉的棱,洗杏的时候问老师,“这是毛毛虫爬的印子吗,有点痒痒”。
围坐一起,老师说“我们猜猜杏是什么味道的好不好?”有说甜的,有说酸的,还有捂着嘴的。元月说“它是甜的,我吃过”,说完狠劲咬了一口;马上撇开了嘴,大家都笑了。
5【加工制作】如何让杏变得好吃又可爱?
杏除了直接吃,还有什么制作方法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托起下巴,等待着回答。大家搜索图片,从杏果酱到杏罐头,还有夏天甜丝丝可以解暑的杏子果茶……
洗、削、切、晒,一周的“杏”福课,落脚在罐头中。冬孕春花、春食夏熟,这是杏子的成长过程。摘杏、尝杏,看着像艺术品一样的切片,孩子们越做越有成就感!
6【延展创作】如何让生活元素变成艺术?
看着孩子们“杏”趣浓浓,老师引导幼儿思索杏树的由来,杏更像人体的哪个部位,杏仁的药用和禁忌,以及画杏的时候如何表征等。孩子们拿着杏,再去描述学习,很专注!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及课堂。孩子们用纯洁的眼睛观察、用天真的语言表达、用稚嫩的心灵感知,一起发现、探索与酝酿,解放时间和空间,感受季节变化和成长的快乐。
7【活动思考】未来元素,我们的功课与使命
幼儿教育是生命潜移默化的守候,是慢生活的养成艺术。让我们带着规律、守着从容,将游戏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像酸甜可口的杏儿,慢慢浸润在孩子成长的心灵。
城市里的水泥塑胶,蒸腾着热浪滚滚,很多校园缺少遮荫大树;今夏雨季丰沛,沥青路渗透有限,这些,都不利于城市的呼吸。爱孩子,需要我们创设自然适宜的环境,护佑未来!
跟随季节变化,探索自然奥秘。幸福夏季,炙热天,老师们清理好了屋顶迎接雨季;“杏福”童年,孩子们捻完麦子,本周一起玩嗨泼水节,体验大水池里独特的7个创新游戏!
【编后语】周日的园务会,向大家汇报几件事:①今年暑假7月25-29日,请提前规划;②大班毕业时间8月20日,合宿安排在暑假前;③创意泼水节,本周体验水中跑步、水中骑车、水上跳鞍马等游戏;④园际交流活动7月中旬进行,全天体验含午休。
下期预告《蚕宝宝的生命之旅》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童林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