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过后,每天户外仨小时,除了运动拓展、自主游戏和音乐情景剧,跟随小编,体验一下幼儿园“野炊”的情景吧!
—— 童林生活家 野炊正当时 ——
孩子的兴趣在于玩,看谁玩得有想象力。磕倒了,也会抓紧爬起来继续玩,总之不能耽搁玩,那会阻隔想象力生成的翅膀!
1、发现秋的变化
果林区里随处可见掉在地上的树叶、被虫子咬过的山楂、干了的泥巴块、漂亮的小石头……看似平凡的东西在孩子们的眼中确实最真最珍贵的礼物,是大自然馈赠的最有魔法的游戏材料。
2、酝酿户外过家家
户外适合老鹰捉小鸡,教室内的区角和材料适合“过家家”。小朋友一开始以为去户外捉迷藏,当听说是一起做饭过家家,有的小嘴吧唧吧唧、有的小嘴吧嗒吧嗒,有吃惊的、有想吃的
教学的乐趣在情景创造,让孩子们各自知识交叉融合,方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分组的动力来自计划实现,自然组合,最持久高效。
3、自由分组野炊
孩子们快速行动,有序地忙碌起来。有的拿起小竹筐,去捡地上的落叶和果子,有的捡拾柴火去做饭,你递给我锅铲,我把做好的菜给你尝尝,一起分享磨好的豆浆、拌好的巧克力山楂。
4、分享体验成果
“我们磨的豆浆为什么是清清的不是白白的?”“因为水多了吧,在多加点豆子试一试。”“酱油没了,瑄瑄,你去买点酱油,我做泥巴汤!”糖糖给瑄说。“老师,这是我做的巧克力山楂,你尝尝吧”
大厨来了,“哎呀!柴火湿了,我找点干的去”,泽泽自言自语,大家都笑了。
—— 山楂红彤彤 冰糖葫芦串 ——
课程延展,就地取材,生活即教育,要把自然元素利用好。在童林堡幼儿园,主题教学跟随季节走,活动丰富而彻底!
5、期待秋的变化
“老师,你看山楂都红了,好想咬一大口。”来到果林区,孩子们都盼望着采摘,估计为这一天等待了好久。小竹筐很快盛满了鲜红的果实,圆嘟嘟的鲜红欲滴,凝聚着孩子们渴望的小眼神。
6、享受秋的果实
带着一筐筐的幸福回到教室,借助图片、视频,孩子认识山楂,从生长特点到功能价值。它可以做果酱、做罐头、做药材,对,“还能做糖葫芦!”尝完了生山楂的酸,咱们做糖葫芦吧!
7、感受秋的收获
孩子们经过检查—筛选—清洗—取蒂—穿串—熬糖—挂晶等7道工序,糖葫芦做成啦。在园长妈妈制糖水的过程中,咦,冰糖为什么不见了?“老师,我知道,因为糖热了,就慢慢熔化了”。
8、分享秋的美味
冰糖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楼道里弥漫着甜甜的味道。孩子们享受劳动的喜悦,把制作好的冰糖葫芦和山楂罐头分享给托小班的弟弟妹妹,校园里洋溢着快乐的满足和成长的链接。
9、做有创新的教学
美丽的景物要有美好的记,孩子们用画笔记录着收获的喜悦,便有了美术作品《竹篮里的红山楂》,让教育契机活跃在每个细节里。山楂主题,老师们围绕五大领域,教研了7个活动。
老师们针对山楂生成教学活动:社会实践《采摘山楂》,语言潜入《认识山楂》《冰糖葫芦谁买》,心灵成长《冰糖葫芦》,艺术浸入《一篮山楂》《红红的山楂》,科学探究《被氧化的水果》。
—— 秋季开放日 自然而纯粹 ——
自然教育是天赋教育、是爱的教育,它集习惯、品格、注意力、自主学习、社会交往于一体。将快乐还给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到大自然中去。
10、欢迎开放日来童林堡体验
由孩子们的游戏体验引发思考,大自然的元素是非常丰富的。孩子浸泡在大自然中,五感被充分调动,创造的丰富内心体验,是任何动画、玩具无法模拟的。带孩子一起秋游,去捕捉大自然赋予的美好馈赠。
孩子在系统而专业的环境里,直接体验游戏、真实感受变化,需要我们留心观察并捕捉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使之生成有意义且多元的亲子陪伴。秋季开放日,来童林堡幼儿园吧,这里有孩子们迷恋的神秘!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童林堡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