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二十四载,即便工作繁琐,依然每天充满正能量;冬去春来、岁月更迭,即便不再年轻,依旧每天笑靥如花。她,就是吴江实验小学幼儿园爱德园区的陈国英老师——幼儿园一线教育的一颗螺丝钉、孩子和家长们眼中可亲可近的陈妈妈。
虽说爱孩子是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但陈老师却用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在“爱”的世界里注入了更多磁场——爱孩子,从懂孩子开始。
用爱的眼睛去发现
生活中的爱与关怀无处不在,缺少的是用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小班新生刚入园期间,每天都在上演着撕心裂肺的哭闹场面。她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情绪反应,给予关注,借助契机和方法,让孩子逐渐缩减哭闹时间的同时,创造机会让孩子找找好朋友、一起分享食物、玩具等。捕捉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她常说:“老师要了解孩子不同的个性,带着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做一个懂得孩子的老师,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慢慢接纳新的环境,老师的懂得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信任和被接纳,从而主动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用爱的细节去感染
感染孩子,细节最能使人心动。中班时,班级里的嘉嘉小朋友还不太会使用剪刀。有一次,同伴来告状,说嘉嘉在美工区把收集来的树叶剪了好几片。她走过去笑意盈盈得摸着嘉嘉的头,对边上告状的小朋友说:“嘉嘉在练习用剪刀剪树叶呢!进步很大!不过用废旧的纸也可以练习哦!”老师的评价给了嘉嘉更多空间和自由,他开始对“剪纸”感兴趣,“剪”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班级的其他小朋友,也被老师对嘉嘉的宽容和赞许所感染,不再轻易去告别人的状,取而代之的是支持和陪同。
用爱的信念去传递
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生活坊中,敢于尝试的小全拿着莴苣,先到水龙头上冲洗然后拿出刨子横切。一会儿莴苣就变成了许多圆片片。她鼓励孩子们回家和妈妈一起切菜,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第二天,妈妈们信息告诉她:孩子回家主动帮妈妈切菜,还一起研究了很多莴笋的切法呢!言语当中掩饰不住的喜悦。她说:“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一个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得伟大,于是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主动产生帮助他人的想法和意念。”
她和孩子一起寻找万物复苏的春天;一起聆听虫鸣蛙叫的夏天;一起采撷硕果累累的秋天;一起欣赏白雪皑皑的冬天,不知不觉中一路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田。用爱的眼睛去发现,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被信任;用爱的细节去感染,让身边的孩子们学会宽容和友爱;同时也用爱的信念去传递,让孩子把爱反哺他人,爱家人、亲社会。这一切,源于她对孩子的爱,更源于她的懂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