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 MATHS
Patterns
模式躲猫猫
说起“模式”一词,
第一个印入你脑海的是什么?
是马路上斑马线黑白两色交替?
是幼儿园里男女孩的间隔排队?
是水滴落下的阵阵涟漪?
还是小小蜗牛的螺纹?
“模式”这个词可能乍听之下过于深奥不易理解,但其实它早就渗透于日常生活情境和游戏之中。正如皮亚杰的研究所证实的,人类的大脑生来就能感知模式,寻找看似无关信息之间的相似之处,并把它们整合成一个整体。
幼儿渴望规律性,因为它能让幼儿预知什么即将发生,赋予他们的世界以意义。寻找模式是所有学习的基础,而这种探寻对增进数学理解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模式,模式,
你藏哪儿了?
找到啦!
藏在数学里……
Q1
小朋友们,先一起做个数学小游戏吧。
提问:这三列“火车”里都藏有“模式” 吗?
第一列:两种颜色(蓝橘)相间的火车。
第二列:颜色相间,但不限于两种颜色,而是随机选择颜色的火车。
第三列:一列全是红色(单色)的火车。
揭晓答案
答案:模式藏在第一和第三列火车里。
答案解析
第一、三列火车都体现了重复性模式,重复性模式是幼儿最早认识并标记为模式的结构,包含着一个不断重复的片段,我们把它叫做重复单位。
对第一列火车来说,重复单元就是蓝橘,对第三列火车来说,红色重复就是它的重复单元。
其实除了这两列火车蕴藏重复性模式之外,我们平时在拼搭乐高的时候,也会出现其他模式哦~
递增模式
2019/10/24
注解:在搭楼梯的时候,需要用到递增模式,图中宝贝搭楼梯的递增规则就是恒定增长“+1”。这里虽然没有重复单元,但是有一个重复的量变。
对称模式
2019/10/24
注解:宝贝在给花园围边的时候,用到了对称模式。对称模式是有重复元素的,一般分布在一条线的两侧,或围绕一个点旋转,对称模式是可预测并有规律可循的。
在生活中,颜色、大小、形状等视觉的材料能帮助孩子发现无处不在的模式,看到内在的基本数学结构。爸爸妈妈们在引导孩子们进行模式的识别时可以采用“你看出这里有什么规律吗?你注意到什么是重复的吗?”这样的提问来帮助幼儿明确模式的结构。
当然,模式可不单单喜欢藏在数学中,一晃眼他又找地方躲起来啦!小朋友我们再来找找吧!
模式,模式,
你藏哪儿了?
找到啦!
藏在绘本里……
棕色的熊,
棕色的熊,
你在看什么?
Happy Women’s Day
一段美妙的、极具韵律的文字极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在这本绘本中,幼儿很快就能学会书中简单重复的语句。家长可以要求幼儿指出重复的语句,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把听到的语句模式化。在这样的重复中,孩子们能够了解这些颜色与动物,在韵律中记住它们,并使认知的过程充满游戏性、其乐无穷。
亲子互动游戏:
“你在看什么…?”
玩法一:
孩子可以用小手做望远镜,在家长问重复句时举起来张望,鼓励孩子按照原文中的句子模式:动物+颜色 回答,也可以自己创编句子。
玩法二:
和孩子在户外草地玩时候,家长可以运用绘本中的句式问孩子:
宝贝,
宝贝,
你在看什么?
宝贝可能会简单回答:花。
这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丰富语句,并尝试完整地再说一次。例如:我看到一朵黄色的花正在看着我。重复游戏,并用相同的语句模式不断创编新的对话。
Tips:
1. 对于小年龄孩子,家长可以自问自答来引导,或抓住孩子好奇感兴趣的实物来引导孩子感知语言模式。
2. 为了加强孩子的记忆,回到家可以跟孩子一起把印象深刻的东西画下来,再运用句式玩一玩哦。
情境中的游戏,
学习轻松get!
打瞌睡的房子
Happy Women’s Day
房子也会打瞌睡?这本绘本的名字就很吸引人。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打瞌睡的房子里,从一个让人昏昏欲睡的雨天开始的,发生了一段段奇妙的旅程。
在故事中你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数量”递增型的故事,一个又一个角色堆叠在床上睡觉,让幼儿非常直观地了解这种“+1”的递增模式。鲜活的角色、描绘细腻的画面、独道运用的色彩营造了戏剧感十足的氛围。
亲子互动游戏:
影子故事
游戏准备:
户外晴天(室内晚上)、一面白墙or水泥地、卡通人物动物卡片若干、一次性筷子、胶水。
玩法:
1. 和孩子讨论出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或动物),将其制作成卡通棒子。
2. 利用室内的白墙+手电筒,孩子和家长一同运用绘本中递增模式自己尝试着讲故事。
Tips:
孩子们可以选择和绘本故事里一样的顺序,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增加故事人物,自己创编递增型的小故事。
好玩、有趣的影子游戏,孩子开心,就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3-6岁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们通过韵律的感知识记语音,然后将语音与事物联系起来。这是孩子在幼年时期认知世界、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因此,一段段美妙的、极具韵律的文字极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也容易帮助他们了解绘本里的故事。
模式,模式,
你藏哪儿了?
找到啦!
藏在音乐里……
模式是个调皮的宝宝,这次它躲进了一首歌曲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找找它吧!
视频来自网络
小朋友们,在这段视频里你找到规律,发现模式了吗?
“拍纸筒-拍纸筒-推纸筒,拍纸筒-拍纸筒-推纸筒”,这就是AAB的模式呀,你们找到了吗?除了小猫咪的拍法,同样这首歌,这个节奏,小朋友还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AAB的模式。当然,也可以换个模式来演绎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饭后之余,你也可以和爸爸妈妈打开音响,一起开音乐合奏party哦~
“如果通过逻辑语言来描绘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这就是科学;如果通过直觉感受来表达我们的观察和体验,这就是艺术。”在这个节奏游戏中,艺术的感受里渗透了科学的语言,孩子们建立恒拍感的同时,也有了模式的感知。
在孩子的一日生活里充满着各种与模式相关的情境,这一期我们在数学探究中发现模式;在故事和绘本阅读中续编模式;在歌曲、节奏乐的学习中创新模式;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不仅为孩子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富有意义的情境,而且使数学真正进入孩子的生活世界。
呀!模式又躲起来啦!
马上开启我们下一轮寻找之旅~
鱼阅
工作室
Happy-Maths
数学项目组
i-Music
音乐工作室
联合制作
-end-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宋庆龄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