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金秋九月开学季,孩子们陆续回到了熟悉的幼儿园,对于初来乍到的小班新生宝宝,爸爸妈妈隐隐会有一丝担忧,于是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宝宝们开始了新生适应日活动。

入园第一天,面对陌生的环境宝宝偶尔会有一点淡淡的“忧桑”,但是宝宝不哭,宝宝要学会坚强地微笑!

不一会儿,可爱呆萌的宝宝们彻底被幼儿园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吸引,根本停不下来!






孩子们正在慢慢地融入集体生活中。




为了让宝宝感受机三大家庭的温暖,增进宝宝和老师妈妈、小伙伴们的亲密感情,我园以“大带小”的形式开展了新生适应日主题活动。

大班的哥哥姐姐紧紧握住弟弟妹妹稚嫩的小手,你们知道吗?所有的陌生和不安都融化在暖暖的掌心,他们彼此拥抱,用一个眼神的交合增进彼此的默契……





他们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为弟弟妹妹制作大带小活动的挂牌,哥哥姐姐主动挑起大梁,弟弟妹妹则在一旁辅助,合作完成了漂亮的爱心挂牌。




然而,正所谓幼儿园门口,听取“哇”声一片,部分宝宝依然会有“入园焦虑”的情况。
小编要说“入园焦虑”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与家长的处理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与其说是孩子的适应,还不如说是家长各种担心的开始。因此,帮助孩子克服“入园焦虑”,首先要从家长开始。
家长们一定程度的担心是人之常情,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做好各种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但是面对孩子的哭闹,只有家长的坚决果断才有孩子的接受适应;或许正是因为你的迟疑,让孩子多了一次哭闹的机会和理由。他们的情绪,因为你们的种种牵挂,成了“焦虑“的砝码,家长只有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闯一闯,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才有可能克服焦虑情绪。
不仅如此,家长要与老师要相互配合让孩子坚持入园,要让孩子养成坚持入园的习惯。在孩子入园的前几天,家长不要总问一些消极的问题,如“有小孩打你吗?”、“你今天哭了吗?”等,家长要与老师从正面引导幼儿,如“今天玩了什么玩具呀?、“交到哪个好朋友了吗”等等,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多鼓励正确的行为,感受幼儿园的快乐。
家长可根据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来安排孩子的生活,使孩子的生物钟能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吻合,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帮助宝贝缓解入园焦虑需要幼儿园与家长的配合,爸爸妈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