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规划纲要》、“国十条”的出台,以及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各地普遍加大财力投入,学前教育得到了积极发展。特别是“国十条”在财政投入上,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等。但增加多少,如何倾斜,怎样的比例,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我国已有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结构与方式的不足,影响了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使用的效益,以及学前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是制约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 庞丽娟常委提案:打破公民办壁垒,财政投入应唯“普惠和质量”,而非唯“公、民”性质。(2013年)
庞常委认为,要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除了改扩建幼儿园,还要高度重视盘活集体办性质的幼儿园资源,促进其发展;同时,要重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她认为,要对现有的民办幼儿园进行考核评估和督导,对一些收费较低、办园规范、质量较好的普惠性民办园予以奖励和支持;对一些选择了普惠方向但办园、质量提高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的民办园,应予以指导帮助,通过财政税收、土地优惠、教师培训的支持,促进其发展;同时,应通过普惠导向和支持帮助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行业,参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办出更多的普惠、优质的幼儿园。
她强调,我们要突破观念,眼光要从“姓”什么 转向“性质”如何。应构建以优先发展公益性和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打破公民办壁垒,财政投入应唯“普惠和质量”,而非唯“公、民”性质。
对于公办幼儿园,由于其普惠性质,国家在财政和编制政策上,应保证其基础性的财政投入和教师编制。除了这部分基础性投入和编制给公办园外,奖励性投入和编制应该面向所有的普惠性质幼儿园,而不论其是公还是民;此外,还应该有一部分倾斜性投入和编制,为促进区域和地区的共同发展,重点给予那些愿意到农村办园,愿意到农村、边疆、贫困、民族地区工作的老师。
? 庞丽娟常委提案: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 ,促进学前教育事业规模与质量发展(2015年)
明确将实现学前教育普惠且一定质量的发展,作为公共财政推进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并基于此,明确将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分为“基础性投入、激励性投入、倾斜性投入”三部分。
基础性投入 庞常委建议,将35%的新增学前教育财政经费用于基础性投入,重点保障对各类公办园软硬件等方面的投入, 推动公办园数量和规模稳步扩大、质量稳定提升,确保公办学前教育在整个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中占据主要比例,并保持较好的质量水平。
激励性投入 将40%的新增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作为激励性投入,以普惠且有一定的质量为主要目标与评价标准,基于评估,以奖代投;并且打破公民办壁垒,面向辖区内所有普惠的各类性质的幼儿园,公办、公办性质、民办、混合制幼儿园均可申请、参评与被评,确保各类普惠且规范、有质量的幼儿园能够享有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激励各类办园性质的幼儿园的积极性与发展。
倾斜性投入 确保每年有不低于25%的新增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作为倾斜性投入,重点投向处于发展弱势区域的各类薄弱的公办、公办性质、普惠性民办园以及混合所有制幼儿园,以盘活当地现有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发展和扩大新的教育资源,并促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趋向公平与均衡。
以财政投入方式的创新,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办学成本的合理分担。
一、对公办及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构建统一的编制拨款、生均拨款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程序, 确保公办性质幼儿园的充分发展;
二、根据幼儿园的普惠性程度与办学质量,同时基于营利性与非营利的区分,以多种财政奖补方式加大对非营利、普惠性民办园的支持力度;
三、利用减免土地园舍租赁费、免征营业税、水电暖费用优惠等间接性的财政补贴,构建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预备金制度,要求民办园为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改善教育教学条件等预留发展资金。
明确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确保新增财政经费向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倾斜。
创新并灵活组合多种财政投入方式,确保公共财政优先保障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是提升普惠性民办园的生均财政补贴标准,放宽生均财政补贴的使用范围,明确生均财政补贴经费中有相当比例可用于教师工资待遇保障;
二是核定基础教育教师编制总量,对幼儿园教师编制进行统筹、动态管理,为公办园及公办性质园补足配齐在编教师,保障教师工资待遇;
三是针对普惠性民办园和各类公办性质园非在编教师,结合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构建相应的教师工资待遇专项补贴和资助制度,稳步提升非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
四是考虑到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幼儿园公益性的不同,公共财政应全面面向各类幼儿园教师并提供差异化的在职培训经费保障。
庞常委特别指出,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的主要部分,应优先投向薄弱地区、普惠性幼儿园(含公办、公办性质、民办等)的教师;对于那部分公益性较弱的民办园的教师,可分配一定比例的经费,以“培训券”的方式鼓励教师从政府认证的合格培训机构选择符合发展需要的培训项目。
相关报道分别刊登在2013年4期、2015年5期《学前教育》(幼教版)
“我有问题问两会”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一定有不少心声,希望能得到代表、委员的关注。
欢迎留言,把您的声音带上两会
—— END ——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