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钱志亮:人的差距在阅读,阅读的根本在家庭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转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g0MjA0MA==&mid=2651251834&idx=1&sn=e550bae5e6aa506dd4862c6f66227190

钱志亮:人的差距在阅读,阅读的根本在家庭-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全文3124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钱志亮:人的差距在阅读,阅读的根本在家庭-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01


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阅读,我们把它叫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最大的好处就在于避免成为同一屋檐下的陌路人。孩子跟你生活在一起,但是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话题,孩子还没到青春期,你们之间就开始有了所谓的代沟。


所以,家长要带着孩子去读书,跟孩子共同学习,去引导他成长。


在阅读过程当中,进行一些字词的解释,引导孩子用多元视角来看问题,带着孩子站到更高的立意和高度,给孩子做一些概括、讲解、启示,这些都需要家长站到一定的高度,用我们的经验来引导孩子,推动他成长。


家长一定创造和孩子共同阅读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阅读,给孩子带来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一书在手,乐以忘忧。当阅读成为习惯,人便开始享受神的生活。阅读过程也是与他人的“对话”过程,是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思维过程。


家长要抽空,特别是每天吃完晚饭跟孩子聊完天之后,就带孩子去阅读。

钱志亮:人的差距在阅读,阅读的根本在家庭-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阅读也是人精神成长和认知发育的一个过程。个人的精神成长就是人类精神成长的缩影:文盲-认字-阅读-思考-进化。


人类的精神是靠书籍保存下来的,阅读才能汲取前人智慧、拾级而上,达到一定的精神高度和思想境界。


人的神性就在于我们的精神属性。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兴趣,可以主动学习。


孩子看喜欢的课外读物,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并且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去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学习转变,就是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所以一旦孩子爱上阅读,他就欲罢不能,会不停地去阅读,越读越多,越读越好。


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有助于写作。博览群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天长日久,自然会产生写的欲望。而且因为读的书多,写起来也会有信手拈来的感觉。写出来的作文大多引经据典,内容充实,而且有深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修养。那些主人公具有美好品格的书籍,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书籍,很容易在阅读者的内心引起震荡。


爱读书的孩子有悲天悯人的仁爱心,能为他人着想,同情别人的不幸遭遇,这些向上的精神会对人格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促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阅读,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知识。阅读使孩子涉猎多方面知识,文学、历史、地理、 科学、政治等,增广见闻,对学习有裨益。


通过阅读,能够形成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让孩子独立思考。阅读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书中复杂的论证及情节,孩子都能边读边吸收,边分析边理解,学会独立思考。


小学语文成绩有个“三三三”的现象:一个孩子语文成绩考多少分,三分之一是小学老师教出来的,还有三分之一是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积累的,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读出来的。


02

孩子在不同年龄,阅读的引导方式、策略都是不一样的。


大班时,家长必须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手指头以词为单位指读一个故事。


读完以后,一定要让孩子回答五个问题:谁?什么时候?在哪儿?发生了什么?结果如何?


能回答出这五个问题,说明这个孩子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不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而是用心关注了内容。


最后,我们再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复述一下。


所以,大班的时候,训练孩子以词为单位视觉水平扫描式移动,为将来的阅读练习眼肌(眼球周围有六条肌肉,四条直肌、两条斜肌,阅读的时候是六条肌肉同时协同活动的一个过程),通过手指指着阅读,养成眼睛平行横向移动的运动定势,打好阅读时眼球运动习惯的生理基础。


反复这样指读,高频的字词反复出现,慢慢变得熟悉,字词和发音之间会建立联系,我们把它叫作“前识字渗透”。


我们不是故意教孩子认字,而是不经意之间通过每天的阅读渗透了一些高频字词,坚持做的家长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孩子上学前认了好多字。


我特别强调的是,贵在坚持,每天坚持做一篇。一开始,孩子是不愿意让你指着读的,因为这个对他来说,又要动眼睛,又要动脑子,他很累。过去都是你给他读,他用耳朵听就行了,不用眼睛看着。


但是这个时候,你一定开始要带着他用眼睛看着。要告诉孩子,上学了,阅读必须有这么一个过程。


开始家长可以把故事选得短一些,后面慢慢加长。

钱志亮:人的差距在阅读,阅读的根本在家庭-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您可能听说过,每天多做一点儿,那就成了1.01,一年就是365次方。每天少做一点,就成了0.99,一年也是365次方。1.01的365次方是37.8,0.99的365次方是0.03,他们之间差多少呢?差1260倍。一年就差1260倍。人跟人之间拉开的差距在哪里?其实就在这一点点之间。


关于阅读,我有一些忠告,因为这是孩子生活准备最重要的:


每次都在愉悦中开始阅读:良好环境和氛围。


养成习惯: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来读故事。


鼓励孩子参与,哪怕是请孩子帮你翻页。


鼓励孩子建立一个自己的阅读档案,哪年哪月哪日读过哪些书。


要时常调整读物的长度和主题。


读完应该留有时间与孩子讨论,问五个问题。


爸爸在阅读中的努力很重要,帮助孩子控制情感、控制行为。


每次都从书名、作者名开始。


养成带孩子去书店的习惯,让孩子有一个挑选的过程。


养成去图书馆的习惯,每个星期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图书馆。


在阅读这一块,每次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就可以拿一本书,哪怕倒着拿也要装样子,给孩子做个榜样。他写作业的时候,你绝不许看视频,可以看那些碎片化阅读的文章。


碎片化阅读有好处,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它不连贯、不成系统,片面,甚至有些负面的东西。碎片化阅读有时候会让人浮躁,变得懒于思考,所以读完以后,你要问自己:读过这篇文章,我主要获得哪几个观点?在教育我孩子的时候,我如何去应用?这就行了。


人生的差距始于学前,上学之前的差距始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差距始于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差距在于你家里有没有亲子阅读,而亲子阅读的差距在于你的方法恰当与否。


我们做家长一定要想着,把有形资产转化为孩子的无形资产,尤其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


钱志亮:人的差距在阅读,阅读的根本在家庭-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也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让人在精神世界遨游,使人高尚;否则只能沉迷物质,落入庸俗。


我姓钱,我们老钱家有一份家训就叫《钱氏家训》。里面内容不多,但是有一些很经典的话: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读过书之后,就可以发现:富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能帮你升官发财,但是能让你站到一定的高度,把这个纷繁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看淡人世间的利益瓜葛。


《钱氏家训》中还有一句话: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意思是:如果这件事情对我一个人有好处,就不要去做;如果这件事情对大家都有好处,就一定要去做。这件事情在这一段时间是有好处的,固然要去努力实现;如果对子孙后代有好处,那就更应该用心努力去做。


2020年疫情期间,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记者的镜头无意中拍到一位安静读书的年轻人。细心的网友发现,他正在读的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的代表作《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在被恐慌气息笼罩的“困城”中,与病毒作战的年轻人,竟能专心阅读一本600页的思想史。严酷环境与平和心态间的巨大反差,让人们惊叹,这是最给人力量和希望的一张图。


可能有的孩子觉得读书很苦,但不读书的人生更苦。家长应当引导孩子不要去羡慕腰缠万贯、挥金如土、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而是学会人家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废寝忘食和心无旁骛。


这是我们要给孩子构建的重要的家庭学习环境。


文末点个【在看】,从现在开始行动!

钱志亮:人的差距在阅读,阅读的根本在家庭-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END
钱志亮:人的差距在阅读,阅读的根本在家庭-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编辑 | 八月
插画 | 在在
原创文章,原创插画
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钱志亮:人的差距在阅读,阅读的根本在家庭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