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眼界#主编探园#幼儿园
2019年,张同道执导的纪录片《零零后》在央视上映。12年跟踪拍摄,记录10多位00后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的生活与学习片段。十年过去,时间改变外貌,也赋予他们独立思想和自主的行动。透过拍摄者的角度,人们看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于成长的重要影响。
随后,经过23次剪辑,聚焦其中两个孩子成长故事的同名电影上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部本来难逃“影院一日游”的小片,在竞争激烈的影院市场奇迹般地活了97天,票房超过500万。它讲述在2006年,北京郊区一所幼儿园内,“孩子王”池亦洋天天带领一群男孩演习打仗,有时也会打人,被家长集体要求开除;“小公主”柔柔沉浸在童话里,遭到群体排斥……成长里随处都是暗礁与矛盾冲突。在导演张同道看来,零零后拥有富足物质与理念开放的父母,他们是个性与视野都被充分开放的、充满文化自信的一代人。
这些成长的故事与秘密,发生在一所幼儿园。这些开放与个性的被尊重,也发生在一所幼儿园。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所幼儿园,北京芭学园。
▲电影《零零后》及李跃儿解读“小人国”的秘密
北京,地铁霍营站,出站后骑个车,行2公里,便到芭学园。一路上,五环外的城乡结合部光景让人一点也不觉是在首都。蓝天,笔直的树,川菜馆,包子店,迎面扑来生活气息。
脑补过很多次这所堪称心中圣殿的样子,没想近前后,它就是普普通通的样子。一栋米黄色三层楼房,户外攀爬架、沙池、轮胎等等。冬日阳光下,如任何幼儿园一样,操场上热火朝天,孩儿们沉浸在玩乐之中。
同样是过家家,是孩子对日常生活的表征。这里却显得梦幻和温暖。它帮助小小孩建立对环境的初步美好印象,尽快度过入园焦虑期;大孩子也喜欢这里。长期在娃娃屋的工作,他们习得感受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各种不同材质的工作材料。从选择一块纱、一个积木、一棵树开始,就像一辆小货车一样把丰富的信息运到他们的大脑心智结构中。
要是累了,舒服、温暖的阅览区就是休闲之地。舒服地坐着,顺手拿起一本书,不仅身心获得滋养,同时也成为孩子将来的休闲与生活方式。
人类生活必需的场所之一。孩子们每天来到厨艺区进行食物制作,并分享。
将自然的更迭带进室内,在感知自然、生命的变化过程中,培养起孩子对大自然的敬畏感。也借由四季桌,练习自律和自控,具有为完善人格服务的功能。
带来舞蹈、音乐、美术的滋养与建构。或静若处子、或动若脱兔、或遨游在对人类如金子一般存在的数理逻辑中。
专为五岁以上孩子设立。5岁左右,学习模式发生变化:从身体学习转为大脑学习。目标是帮助孩子成长起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建立起迎接小学生活的积极心态。
从“中国油画三百家”
到居民楼里开一个儿童之家
培养易于生存的儿童,让每个儿童都闪耀他们人格的光辉。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要造一双适合当下中国孩子的鞋。 以上可说是芭学园16年来的目标与梦想,也是园长李跃儿的。
李跃儿。这名字,对于干教育的大众已不陌生。10年前,我们这群初出茅庐,初涉教育的小年轻对她所创办的芭学园以及她本人,倾慕至极。她关于“0-6岁儿童发展”的文章成为本部门必学必考项目。后来,又上北京听讲座,一个黑黑,有点高原红脸蛋儿,远远看着有点儿隔壁大婶的范儿,李跃儿,在台上絮絮叨叨,儿童发展,教育理想等等,说着说着就说远了。她哈哈地笑,露出一口白牙齿说,哎呀,不知说到哪儿啦。
掌声雷动,台下五六百人对她的崇拜丝毫未减。粉丝们都是妈妈,她们崇拜她,一点不亚于少年追星。
在百度上搜索“李跃儿”,著名儿童教育家、美术教育家、油画家,曾入围“中国油画三百家”。宁夏陶乐县,居黄河沙漠之间的蚕形狭长地带,已在中国地图上消失了,李跃儿就是这个小地方来的。故乡对她来说,是世外桃源,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李跃儿把自己从画家到园长,并倒腾出这样一个教育的原因归结于此,是童年和故乡。
她在教育道路的摸索路径大概是这样:一名画家→辅导学生→发现自己在尽心尽力地残害学生的创造力→开展美术智能化学习→遇上蒙特梭利→上北京→从此开启幼儿园生涯。
2004年3月15日,李跃儿儿童之家在北京一所居民楼里成立。在天通苑租了一套房子,花三万块简单装修。雇一辆卡车直奔丰台物流中心取货。床,教具,锅碗瓢盆啊,全都从银川运来,装了冒尖尖一大车。卡车白天不能进城,她就跟师傅等到晚上,半夜才拉回。把东西一一归置摆好,天光大亮。
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最大的17岁。李跃儿的儿童之家就开了。“那简直是一塌糊涂。哭的哭,喊的喊,叫的叫。里面乱七八糟。”
如今,10多年过去,李跃儿和先生徐小平及其团队经过与孩子接触、对现代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在兼顾中国国情、融合西方教育的前提下,总结形成出一套集儿童人格建构、心理保护与成长的教育体系。李跃儿教育,得到北京,上海,香港乃至美国在内的200多家媒体和数百家网络媒体的关注,芭学园教育理念也在全国多地进行实践。
发现蒙特梭利
发现真实世界真实的孩子
“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儿童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探索环境时所获得的经验从而实现的。”
“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他的生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发展起来的”。
“成人无法直接帮助儿童形成自己,因为那是自然而成的工作;但是成人必须懂得细心地尊重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提供儿童形成自己所必要的而他自己却无法取得的材料。”
读蒙特梭利的书,李跃儿发现家长对待孩子以及自己以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完全错的!不只是错误,而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把人的本质破坏掉了,把人类拉向倒退。别说成为艺术家,连人都不像了。
仿佛睁开另外一只眼。她很快看到更真实的孩子。恐惧的,不会笑的,心智紊乱到听不懂话的,焦虑到不管什么时候都在哭的,器质问题一点没有却老尿裤子的。她好奇,找各种书看,蒙特梭利的,瑞吉欧的,弗洛伊德的,看看看。就像瞎子过河一般,也不知路对不对,反正浑身解数都用上。
这是十年前的光景,时逢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成为父母,当“独一代”遭遇“独二代”,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局面。自由自在自我的80后,想要成为合格家长,势必要付出几乎头破血流的代价。他们看书,不停看书,寻医问道,试图找到一条适合孩子与自我发展的道路。此时,来自发达国家的各种教育理念、模式正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炉,一时间成为他们的追捧对象。
可以说,李跃儿的芭学园便是这样一个对象。它仿佛代表一种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也代表一种教育创新的新局面;对很多家长而言,它更代表着是心灵的栖息地,可以安放当下无处不在的焦虑和功利。
从司空见惯的建构游戏中
看到发展的严重性
离霍营的芭学园约40公里,距小汤山约7公里的炕头峪村,进了山,再行个十来分钟,隐于山间的芭学园山林亲子基地就到了。
此刻,蓝天蓝到了家。她见了我们,一边寒暄一边直奔二楼的儿童教室。浅蓝外套,棕色皮包,还有永远的齐耳短发,李跃儿,大家口中的大李好职业的样子,如果不是同时也背了个深绿色军用水壶的话。孩子在儿童教室里工作,活动。家长则在另外一间教室里学习,目的是为使家长学会持续地帮助孩子发展,能够面对未来学习生活和之后面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孩子改良原有的模式。
淡粉的墙壁、窗帘,羊毛娃娃,毛线,各种木制玩具等,很有华德福之风。小一点的孩子各司其事,捏彩陶,水彩画,剪纸,也有人哭着找妈妈。积木区里坐了几个5、6大孩子,面对地上摆得不成形的积木,显得百无聊赖。
“你们这是在修桥吗?我们一起来把桥修好吧。我需要一个圆柱形,谁能帮我一下。”李跃儿一屁股坐到地垫上,开始介入孩子们的工作。越搭越长,超出了垫子,孩子们还在进行。有一部分桥体又倒了。“倒了怎么办?”“修!”“大家能修好吗?”“能。”孩子们回答得齐整迅速,没人动手。
这时,一个6岁多大男孩拿出海苔吃,边上的孩子眼馋,上去就抢。瞬间,被抢小主哇哇大哭。大李上前抱着他。抢海苔是不对的,要道歉。小点的男孩说,对不起。大男孩不干。那你想怎么样呢?大李问。反正就是不干!那让他给你买一个。不行!不行!他踢倒大桥。哗啦啦,顷刻坍塌。
二话不说。大李连拖带抱把这个约1米3的娃弄到墙角,一番讲道理。男孩不依,冲进里间阅览室,大李紧跟其后去拽他,挣脱,又被拽住……“你觉得你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大李反复这样问。后来是坐在墙角反思,“你想好了再来找我。”
这一幕一点都不陌生。还记得2009年在芭学园拍摄的影片“小人国”,2019年放映的“零零后”,对付那个叫迟亦洋的孩子王,大李用的也是这招。坚定,无情绪,但毫不客气。
5、6分钟后,见证了奇迹。男孩主动来找大李,两人耳语一阵,大概是已想到解决法。从这一刻起,他就全程跟着大李,大李上哪他就上哪。
该发生的没发生该经历的没经历
成长欠下的债该由谁还?
据说第一周下来,天天大闹天宫。有个孩子还上演了“你不同意,我就从二楼跳下去”的戏剧。回城的路上,她说,太可怕了。这些孩子俨然是我们成人社会的缩影。
你看,我说我们一起修大桥,他们就说好,无人真的去做。我说桥坏了我们能修好吗,他们也说能,但是他们说这些话时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怎么就能了呢?我给他们读故事,他们认识很多字,很生僻的字,但却对故事里的内容,故事里蕴涵的情感毫无感受。说得多,做的少,知识多,情感少,这不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里很多人的真实写毛病吗?可怕的是,它们都在6岁以前即已形成。
所以,幼儿教育是多么重要。要在人格形成的学前阶段做文章!
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篇名为“爬出地狱的战争”的实录,正是她做的文章。她记录帮助一个孩子修复的全过程。睿睿,胆小,害怕,凡事申辩,压抑。“他不但以前的过激行为被控制、被压抑了,就连正常的兴奋行为,甚至正常的工作行为都被控制、被压抑了!”
一个饱受压抑的儿童遇到一个爱与自由的环境,通过观察和验证,发现这个环境是可靠的、接纳的,觉得与他生活在一起的成人大概真的爱他,真的会乐意帮助他,那么,这个儿童就会逐渐展开他的生命形式,逐渐开始试验:试验接纳是不是真的,试验能得到多大程度的爱,试验能不能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这个时,他的行为就会超过那个“度”,走过了头,而成为常人认为的“胡闹”、我们所说的“修复”。
成人要做的是,无条件最大限度地接纳这种考验。李跃儿称这个过程是讨债。因为,如果一个儿童在自然成长的过程中,只要是应该发生的而没有发生,应当经历而没有经历,应该做的没有做的话,就算欠下“成长”债了。如果没有“讨债”的机会,“讨”不回这个“债”,这个“债”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就会铭刻在他的心灵中,成为他人格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人帮他解决掉,就会直至成年,直至永远。
我们常说以儿童为中心,用儿童视角,观察解读支持儿童。在芭学园,这不是口号,也无需拿出来讲,在做个别或特殊儿童支持时,也不讲所谓融合教育,特别照护。只消每天每天,在和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去看见,去行动,去历练甚至是去“搏斗”,就可以了。
在分析孩子生命任务的基础上,芭学园制定出十五项教育目标。芭学园的环境、课程、乃至课程的结构、课程元素,都会围绕着这十五项目标而设立。而这十五项目标不仅是老师学习的,更是家长要了解的。
拒绝任何模式化标签
我们只看孩子的需要是什么
芭学园现在有华龙苑园区和王府园区。它们都散发着同样的味道,美,自然,温暖,具有极大包容性。每一间教室里最显眼的地方都有一个四季桌,每一个教室里都有娃娃家,粉色布缦营造着温馨氛围。老师穿着粉色背心,走路轻轻说话柔柔的。除此之外,整个教室布局,用材,玩具等等,自然,真实,生活化,这些元素跟华德福如出一辄。除常规教室,还设专门的美术教室,图书教室,木工教室,蒙特梭利教室等。
很华德福,也很蒙特梭利,还有瑞吉欧的影子,芭学园就是这三者合一?
李跃儿笑了,她说不是。教育发展至今日,缺的不是创新,而是如何做。她用,但不照搬,她用它们里弥补教育中的部分不足。比如,华德福的娃娃,木头玩具,放在芭学园就是作为有生命象征的玩具,让孩子利用这个玩具去使用和创造感情,并且练习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和移情的能力(这是独生子女需要的);比如,蒙特梭利,她就把它做成跟美术教室一样的功能区域,让4岁以上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数学理逻辑,需要理智,智性活动的孩子使用。
“华德福和蒙特梭利就像鸡蛋,我要喝牛奶,我要吃鸡蛋,但我不会变成鸡蛋或牛奶,他们只是成为我的营养之一,拿来帮助孩子。教育只是一个工具,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协助人类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如果是为了教育而教育,那我就找一个我喜欢的教育,我就享受我的教育去了。”
第一,尊重孩子的发展轨迹和自然成长规律,这是基本需要。第二,时代背景下孩子的需求。“它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缺感觉,缺生活品质。这些都不是钱能带来的。那什么可以呢?艺术。
第三,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的世界。首先,他很可能接受中国15年应试教育。只要接受,就可能会碰到不爱孩子,不热爱教育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就不会认真备课,就不会想到用各种办法使课堂帮助到孩子,也不会在课堂上去关怀孩子,不会保护他的心灵。其次,孩子要进入中国社会在这里生活,在中国社会获得为他人服务的机会来养火自己,生存下去。最后,肯定无疑地,大家都想让孩子比他爹妈生活得好一点,那么你当下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呢?能够承担这一切呢?
“这不正是斯坦纳所说的吗,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教育承载着时代的使命,它必须弥补上一个亚特蓝地斯留下的人类遗憾,这不就是这样吗?”
李跃儿教育体系所设计的课程内容,四季课程、艺术课程、蒙氏课程、同龄班课程、特殊日等等,正是从这几个层面而来。
归纳起来一句话。用一种适宜的方式让孩子与中国体制接轨,培养易于生存的人。
易于生存,并不是说学多少知识、技能或可以考高分。而是将来进入社会,所具备的人格特质,比如解决问题,人格审美,感受自己并且表达自己等。芭学园想在学前阶段实现的内容,是让孩子具备15项人格特质。
在对9批毕业生调查中,已上小学或初中的孩子,全优率达到20%。当然也有成绩七八十的孩子,但他们表现出的状态是积极正向的。
培养一群美好的人类,但又不是美好到飘,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这是芭学园的教育期许。他们是实实在在的人,每当发生冲突,他们会解决麻烦且总是不会让自己陷入危机。他们对文化科学,对周围环境,对事对人,会关注,有热情。
他们更像一个人。
现在回过头来看芭学园的发展,从小到大,从茫然到笃定,从黎明的黑暗到光明。李跃儿将之归结为:一是对“什么是孩子,什么教育能帮助孩子发展”这样一个好奇心;另一个是把自家儿子养坏的愧疚(早年兢兢业业误人子弟),两者加在一起,成为不可抗拒的力量。
芭学园门口没挂牌子,倒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几个字很大很醒目。鞋对于脚而言,适合才是好。一双看起来无论多精美,但会妨碍脚自然生长的鞋子,都不能算好鞋子。为了造出这双合适的子,这群鞋匠们,一直在路上。
主
编
说
▼
童年的意义是什么,儿童正在如何度过他们的童年?
在那个叫幼儿园的地方,正在如何发现和支持儿童?
教育者如何消除偏见与误解,走进儿童世界?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出发。
寻找那些不断革变的教育者,
探寻那些追求更好可能性的幼儿园,
忠实记录教育进步的今天,
人们对儿童的发现、尊崇与唱诵。
文字/张小满
编辑/王梦倩
摄影/周春伦
部分图片/优师教研公众号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大家说丨李季湄:面向未来的教育没那么玄乎,就在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
活动案例 | 这群五六岁娃娃最近搞了件大事,完成价值10万的logo设计只用了15天!
一张桌子一块布再加点布娃娃和花果,冬天最美最温暖最有仪式感的区角布置就它了!
图说儿童观丨今天我们如何认识儿童,决定了未来一百年世界的好坏
李季湄×鄢超云×袁利娟×黄洁:时代发展的需要呼唤我们,开展未来取向的幼儿品格教育
我就知道你“在看”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文幼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