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特别策划#亲子#孩子#国庆

国庆+中秋8天长假来啦!由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性,多地教育局已陆续发布放假通知,要求大中小学、幼儿园等高度重视假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比如不出国(境)、非必要不出省、不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等。
很多家长不禁愁起来,好不容易放个假,本想陪孩子到处走走玩玩的,这可怎么办?完全宅家是不是也太浪费这难得的大假了?
这个假期,人文幼学倡议大家不扎堆、不远行,因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防疫需要每个人做好自己。但不扎堆、不远行,并不意味着就是宅在家里无所事事或者无聊度日。其实,不需要体验高速路上的大型堵车,也不用在旅游景点眺望人山人海,一滩水、一堆沙、甚至一袋米……我们就能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以及高幸福指数的假期体检。且看本期推荐。

玩得脏兮兮乱糟糟,真的好吗?
当然!!!
啥是“脏玩”?顾名思义,就是“脏兮兮的玩”、“乱糟糟的玩”,脏玩是欧美教育界、儿童游乐界大力推行的一个理念——让小朋友们玩得更脏一点!让孩子不拘泥于规则,在自由的空间里尽情发挥,充分享受玩耍的快乐。
很多人闻“脏”色变,以为这种方式不干净、不卫生、乱糟糟,总之挺令人无法忍受的,尤其是对于处女座来说。但其实,这实在是对脏玩的巨大误解。

脏玩绝对不是对卫生不管不顾或者无视健康,就拿玩泥巴来说,它不是让孩子们把泥巴往嘴巴里塞,而是让孩子不要拘泥于自己身体和衣物上的污垢,充分体验泥巴的颜色、质地、感觉等。这样的玩耍方式带来的感官体验对婴儿和幼儿的认知和创造性发展有巨大帮助,是婴儿和幼儿最重要的玩耍方式之一!
因此,从教育以及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脏玩是多多益善。和那些有着具体和狭窄的操作目标的声光电或者动力游乐正相反,“脏玩”是非结构化的、开放式的、可以有无限玩法、通过天然材料探索的游戏。这类游戏给孩子的感官探索提供无限空间,玩的过程没有对或错。因此“脏玩”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感受自然,表达自己的感受,开放想象,让他们体验不同的材料材质、了解纹理、开发手眼协调技能和专注力等。

天底下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玩泥巴,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年代,孩子们天然地被泥坑、泥巴等吸引。很多成人美好的童年记忆里,也一定有玩泥巴的场景。它不只是好玩,更是让孩子们从混乱、泥泞中获得成长与发展,比如收获快乐的情绪体验、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专注力、增强免疫能力等等。
▲日本幼儿园这样带孩子玩泥巴
▲找一个开阔的、不影响别人的、有泥地的户外,不要靠近厕所或工地。给孩子穿上耐脏易清洗的衣服或者套上罩衣,并做好约定:衣服鞋子弄脏了没关系,但是不可以用脏手揉眼睛,不可以把泥巴放到嘴巴里,玩完了要立刻洗手。
▲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水、小铲子、杯子、勺子等,或者在户外就地取材,找一些小树棍、小石子、树叶、坚果、花瓣等。
▲和稀泥是天底下最好玩的事情,软软的稀泥从指尖滑进手心,怎么让它成形呢?捏一个碗或者杯子或者小人吧!把树枝、叶子等东西压进稀泥里可以创造出什么别的东西?光脚踩进稀泥里又是什么感觉?总之,尽情体验。
这是蒙氏教育最经典的游戏之一,只需准备基本材料,在家就能玩!孩子的手部触觉神经非常敏感,可以很敏锐地感觉到大米的颗粒起伏,对手部起到按摩作用。通过刺激手部,有助于孩子的感统发育和大脑发育。同时因为大米的特性,孩子可以用它们玩出无穷无尽的花样,对创造力的开发也非常有好处。如果再加上不同颜色的杂粮,还能刺激孩子的视觉发展和颜色感知。
▲选择家里一个比较宽敞或好清扫的角落,可以铺上毯子、塑料纸等。
▲给孩子提供家里现成的大米、黑米、糙米等各色杂粮,没有杂粮的话只用大米也可以。网上也可以买到类似的材料。
▲准备一个大盆子或者一些大大小小的盆子,找一些瓶瓶罐罐、小碗小勺小漏斗等,方便孩子去探索。
▲玩完后,和孩子一起收拾整理。因为玩耍的材料是食物,所以非常不建议丢弃,可以重复玩耍之后煮粥食用。
动画片《小猪佩奇》里,佩奇和乔治最喜欢去踩水坑,并乐此不疲。猪爸爸和猪妈妈并没有阻拦他们,而是要求他们穿上雨靴再去,有时候甚至还会加入其中,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水坑对孩子来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因为玩水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需求。在踩水的过程中,他们和水是有对话有沟通的,原来静止的小水洼,受力之后水花飞溅,让孩子们感受到物体和空间之间的关联,鞋底击打水面的声音,水花飞溅的视觉冲击,身体运动的快感,都是很多其他游戏无法替代的。
▲雨不是特别大的时候,让孩子穿上雨衣和靴子,跑到外面去水坑里跳吧!如果害怕孩子把裤子、鞋子等打湿,可以多带一套备用。
▲鼓励他们尽情玩耍,从台阶上跳进水坑,边跳边跺脚,轻轻地踩、重重地踩,一只脚踩、两只脚踩,大肌肉运动随之发展了,对于水的认识也更立体了。

▲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如用棍子击打出水花,把小石头丢进水坑里看水波荡漾,把树叶丢进去看它浮起来……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孩子们预测答案和探索问题。
▲如果雨下得有点大了,也可以让孩子们穿好雨衣站在屋檐下,听雨滴落下的声音。雨点落在屋顶和落进水坑是不同的声音。绵绵细雨和倾盆大雨听起来也不一样。可以伸出手用不同材质的容器去接雨,听见更多不同的声音。
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画画时弄得脏兮兮的,但是毕加索不这么认为。毕加索说:“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每个孩子都是天然的艺术大师,他们可以凌乱不堪、可以飞扬跋扈、可以肆意妄为,他们看到什么画什么,他们的作品浑然天成。涂鸦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它不可避免地会把孩子身上、周围环境等弄脏,正是这种“破坏性”本身,让孩子体验创造和探索的快乐,发展想象力、观察力、手眼协调、主动学习、感知和表达等。
▲山西太原九知幼儿园的涂鸦墙
▲首先,给孩子提供一个尽情涂鸦的场地,可以是户外,可以是家里的专用涂鸦墙,又或者是超大的纸盒等。有的家长也会允许孩子在地板、家具、床单、衣服等地方画。
▲在材料的选择上,不需要设置太多限制。各种各样的颜料、各种各样的画笔、蔬菜、妈妈不用的口红、孩子的双手,都是很好的涂鸦材料。
▲不要限制孩子涂鸦的方式和姿势,想怎么画怎么画,用笔画、用树枝画、用手画,坐着画、趴着画、跪着画,都是可以的。
很多孩子开开心心捡起地上的叶子时,身旁总有大人跳出来喊“别捡!快丢掉!很脏!”现在的儿童,很少有接触自然和田园的机会,甚至患上“自然缺失症”。但其实,认识自然、体验自然、感受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尤其是在当今网络和数字化水平日益发展的当下,我们更需要来自自然的疗愈和养分。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不仅可以获得身体上的健康,更有心理上的完整人格。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玩具,树叶就是其中之一。孩子们可以借由落叶尽情地创造、表达和释放,享受自然,享受童年。
▲可以和孩子一起搜集家附近各种各样的落叶,从一小把到一小袋再到几大袋,捡落叶的时候仔细观察树叶的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等。
▲树叶的玩法可多了,如果是在开阔的户外草地上,可以做一个树叶床,躺在上面睡大觉,打树叶仗,玩追落叶游戏,下一场落叶雨!
▲如果是在家里,可以做树叶贴画,让树叶变身成帽子、小鱼、小动物等。可以把叶子放在碗里捣碎,变成一种天然颜料。或者和其他种子、浆果等一起装在瓶子里,灌上水,做个植物感官瓶,细细观察它们的变化。
▲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的“疯狂落叶雨”
这个假期,你是如何规划的?
如果有精彩的脏玩案例或视频,可发送至邮箱:403929577@qq.com
文字/鲁阳阳
编辑/张小满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师幼互动 | 想要唤醒一个最强学习者,请看邱学青教授如何在游戏里“挤牙膏”!
大家说丨冯晓霞:不要迷信能说出来的知识,儿童的深度学习不是死记硬背
主编探园丨新时代教育领军人才的培养有没有捷径?这家工作室至少摸索了五条!
对话丨王剑:以儿童为中心的保育工作,有望达成学前教育法的保教要求
@所有人|一部描写艰难时代的成长小说,缘何被千万人视为“教育经典”?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文幼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