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砥砺十年,奠基未来
活动时间:2021年5月20日——2021年6月20日
宣传重点:
本次学前教育宣传月聚焦学前教育十年砥砺奋进之路,系统回顾宣传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重大成果和辉煌成就,以及推进幼儿科学保教的新实践、新经验,全面展现新时代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新面貌。
通过讲好鸣凰实验幼儿园十年发展道路上的点滴变化,讲好鸣幼一个个角落里面发生的小故事,讲好每一位鸣幼娃的成长与发展,突出幼儿、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小见大,呈现幼教的高光时刻!
本期人物:
杭佩玉
做一片绿叶、一丝春风、一缕阳光,把温暖和爱带给最可爱的孩子们。怀着一颗童心,坚守幼教岗位十余年,先后获得“武进区青年教师论坛一等奖”、“湖塘镇技能大赛一等奖”。
张燕玉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事幼教工作数十年,既有苦,也有乐。生活在孩子中间,让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先后获得湖塘镇“最美幼儿教师”“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武进区幼儿园科学教育获得评比二等奖”。
本期教育故事:
幼儿教师是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发展学前教育,必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学前教育队伍。
刚入园时,我们的工资水平比较低,社会待遇也不如现在,很多家长称呼我们为“幼儿班老师”。记得刚工作时,出去听课学习的机会也不多,每学期大约只能出去一次。
现在各种学习和培训的项目非常多,形式也很丰富,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政府也改善了我们幼儿教师的待遇,这几年的编制、备案证制名额持续增加,很多老师都通过努力提高了待遇,学前教育育人环境的建设,更促进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社会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关注,让每位老师都成为了美丽的风景,也增强了我们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们沐浴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春风,像一只只破茧而出的蝴蝶,以快速的步伐进行着美丽的蜕变。
回顾十多年的幼教生涯,我从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学前教育的工作是琐碎的、细小的,却是很有意义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很自豪,也感谢见证了学前教师改革的这十年,虽然普通而平凡,但收获的是孩子们沉甸甸的爱,我在学前教育的岗位上享受着孩子带给我的欢乐和喜悦,也感受到了学前教育改革对我们幼儿教师的福利与培养。
02 回归生活,发现儿童
从教十余年,感触较深的是幼儿对经验掌握的方式、过程的转变。初入职是在2010年,那时集体教学活动所占比重较大,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那时,教师更重视自身课堂教学效果和幼儿知识的掌握程度。时移事易,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开展,现如今,我们教师不仅重视幼儿的学习结果,更重视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
接下来,我将对比传统集体教学活动《多变的天气》和中班课程游戏化项目“天气记录员”,浅谈幼儿习得经验方式的变革。
开展一次关于天气的科学活动,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展开:谈话导入,引导幼儿用最直观的感受描述今天的天气。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感受天气的多变性。联系生活,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一天的饭后休息时间,小朋友们在讨论着当天的天气。
从孩子们的谈话中,我发现他们对天气产生了兴趣。于是,我问他们:“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明天、后天的天气呢?”“怎么才能知道一个月的天气呢?怎么才能知道这个月有几天是晴天,有几天是下雨天,又有几天是阴天?”
幼儿提出:可以把天气记录下来。
于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制作天气记录表,把每天的天气记录在上面,这样就可以看到一整个月的天气了。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第一阶段概述
我们的做法:在教室外投放一本日历,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并制作“天气记录员”表格,幼儿自制天气标记,表格和标记张贴在日历下方,每天幼儿自主记录当天的日期和天气情况。
本阶段探索的重点: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尝试用天气标记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
2.第二阶段概述
我们的做法:增加“四月天气记录表”。请幼儿连续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情况或者根据天气标记记录日期。班内部分幼儿利用在园空余时间记录,并在月末汇总数据。
本阶段探索的重点:能用天气标记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能连续记录在园天气情况,养成坚持记录的习惯;尝试统计观察表上的记录,积累有关统计的经验。
3.第三阶段概述
在我们的做法:采用在园记录和在家里记录两种方式。采用“5月天气记录表”,在园记录同第二阶段;在家记录天气的活动获得了家长的支持,他们每天和孩子一起关注并记录天气的变化。
(三)实践效果
1.丰富了幼儿对自然的经验,提升了记录能力。
2.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追随幼儿的认知发展需求丰富课程内容。
我们不难发现,对幼儿来说,同一经验的习得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1.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发现。
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以教师教授为主,幼儿大多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如今,幼儿以自主学习为主,有探索的自主权。
2.变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
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往往是根据教案预先设定的教材中的间接经验。如今,在一阶段时间内,可以根据幼儿的探究、兴趣、发现更加直观而鲜活的直接经验。
3.变短暂认知为长期感知。
以前,教师和幼儿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时间来感知一个知识,时间短,容易被遗忘,且经验浅显不深刻。如今,只要兴趣还在,幼儿能长期地对某个知识进行持续的关注和研究。这种经验的获得,更加直接而深刻,且探索知识的方式,将成为幼儿自身的本领,在不同的探究过程中融汇贯通。
我们教师更喜欢这种“变”,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发现孩子身上富有的趣味童心和潜能,这是儿童散发的魅力。这种魅力不断地促使我们去推进幼儿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发展,使得每个孩子都能均衡而富有个性化的飞速前进!
文字/杭佩玉、张燕玉
摄影/徐意洁
排版/张燕玉
审核/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