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幼儿口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由于他们还没有掌握书面语言,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表达自己的需要,与成人、同伴的交流都离不开口语表达。因此,口语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活动与发展。学前阶段正是幼儿发展和丰富口头语言,并向书面语言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
目前,幼儿园主要会通过集体教学、阅读课、分享绘本等方式锻炼、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有什么方式突破增加儿童的学习机会呢?
01/
把握游戏前的计划环节
让幼儿在计划本上写/画出自己的计划,也是现阶段很多幼儿园在计划环节中运用的一种方式。但是,耗时较长,会压缩幼儿游戏的时间,而且幼儿阶段儿童的“美术”“前书写”能力都比较基础,并不能很完整的表达游戏意图,会让儿童产生一定的挫败感。
而用“聊计划”的方式,不仅可以更好的保障游戏时间,而且可以通过教师与儿童的对话,让儿童在游戏前充分的思考要玩什么,怎么玩,用什么材料玩,去哪里玩,和谁玩……在脑海里建构游戏的框架,组织更有条理和完整的语言表达游戏意图,而明确意图的游戏能够让儿童在游戏中更加持续和专注,同时可以很好的锻炼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通过“聊计划”,还可以让教师更快速清晰地了解儿童的游戏,方便教师的观察及有效的支持。例如:
(图片来源于广西河池宜州区幼儿园)
02/
游戏中必要的幼儿社交
游戏中,老师们担心幼儿太吵闹,不安全。通常会用进区卡控制人数,频繁提醒幼儿控制游戏音量等方式来管理游戏过程。久而久之,儿童在游戏中会越来越安静,交流越来越少。
相对于成年人,幼儿更喜欢与同伴互动交流,这是孩子正式进入社交世界的初始阶段。当幼儿拥有了口语对话能力后,懂得发起和回应社交互动,有效的社交经历才能建立起来。
例如:萌萌想邀请乐乐画画,但是因为乐乐正在看动画片拒绝了邀请。这时候童童很自然的会产生失落、不顺心等情绪,她可以选择和乐乐说:“你不去,就没有人和我去,我觉得好失望啊。”也可能会和她说:“你想玩儿的时候我都陪着你,你现在只顾着看动画片,你真是一个讨厌鬼!”
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将会在孩子的人际关系中造成不同的后果:乐乐可能会因为前者的表达方式感受到童童的情绪,同意一起去打球,或安慰童童;但后面的表达方式很可能也会激发乐乐的负面情绪,两人开始闹别扭,可能以后再也不一起玩了。
这样的小事积少成多,渐渐地,孩子的社交就会因为他不会沟通而受到影响。每个孩子都期待有更多的小伙伴,提高沟通、口语表达能力,才能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拥有更多朋友和玩伴。
(图片来自成都市武侯区第二十六幼儿园)
03/
重视游戏后的回顾环节
回顾是教师支持儿童游戏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教师重视,积极开展。但是具体实施中还是有很多幼儿园或者教师以游戏中出现的安全、规则等问题以及游戏的好坏进行评价为主,教师占主体说得更多,而幼儿更多的是一个听众甚至是被审判者。
而回顾真正的价值就在于以儿童为主体,更多的让幼儿对游戏进行回忆和反思,通过语言表达对自己的游戏进行梳理,教师及时敏锐地捕捉到游戏中地经验点,并适时帮助幼儿拓展经验,推动后续游戏地进行,从而支持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更全面更深度的学习和发展。例如:
(图片来自彭州九尺幼儿园)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创作 | 李阳
编辑 | 李芸芸
审核 | 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