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知
各位家长大家好:
五月份以来,手足口病的发病已明显增多,为了更进一步做好我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现通知如下:
1、凡幼儿出现发热、手足口任一部位疱疹、精神欠佳及身
体不舒服的情况,请在家观察或去医疗机构就诊,疾病恢复后方可回园,若确诊手足口病,需要持医疗机构开具痊愈证明方可回园。
2、幼儿园一个班级一周内若出现两例确诊手足口病病例,该班级停课至少十天,复课时,必须该班级没有新发病例方可复课,请家长在停课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合及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潜伏期内随时可能发病。
3、确诊手足口病的轻症幼儿,请安心在家服药治疗,饮食清淡,避免接触其他健康儿童。
附:手足口病小常识
手足口病病原体种类复杂,隐性感染率高。
n 流行环节
传染源:病例及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粪口和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5岁以下儿童。
n 流行特点:
多见于夏秋季,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传染性强,可暴发、流行或散发。主要通过肠道、密切接触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n 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
1、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手足口病,新西兰Seddon最早加以描述;
2、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查明CoxA16为本病病原
3、1959年英国、美国加利福尼亚也发生流行,提出HFMD命名。
4、1972年肠道病毒71型(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为手足口病病原。
以上内容,请每位家长仔细阅读,全力配合好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在保障每一位幼儿健康的前提下,减少聚集病例和重症病例的发生,环翠区疾控中心与环翠区妇幼保健院共同努力,协同幼儿园,一起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环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优师教研522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