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华中师范大学幼儿园
幼儿园教师最担心的往往莫过于幼儿安全,无论是做一线教师还是在管理岗位,我们都要时刻怀揣着对幼儿安全事故的警惕之心。令人欣慰的是,凭借着这份在幼教行业里的坚守,我园三十余年无一例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更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每个孩子都是富有活力的独立个体,虽然教师难以通过对孩子的绝对控制来杜绝意外的发生,但是可以在预防、应对、善后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努力避免意外事故,杜绝安全责任事故。
教师恪尽职守,园方保护支持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孩子们在主班媛媛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操场进行户外活动,配班小李老师负责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在大型积木建构活动中,方方和小羽正蹲在一起探讨下一步的搭建思路,讨论到兴奋之时,方方突然起身,不小心带倒了小羽,突然倒下的小羽又绊倒了恰好搬着积木从旁边走过的轩轩。事发突然,站在旁边的媛媛老师也没有拉住。轩轩左手枕在散落一地的积木上,整个身体重重压了上去……
媛媛老师立即冲过去扶起轩轩,通过询问孩子身体感受初步判断伤得不轻,便告知配班小李老师留下照看孩子们,自己则带领轩轩去幼儿园医务室。经过诊断,校医判断孩子可能是骨折,须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于是媛媛老师立即一边带领轩轩前往医院,一边在路上进行幼儿园安全事故报备,并打电话向家长告知相关情况。在媛媛老师和校医的陪同下,轩轩被诊断为左手手腕骨裂,并被告知通过简单的固定和治疗,伤处可快速愈合。完成常规处理并交代了后期护理注意事项后,医生便告诉大家可以离开了。
随后,幼儿园安全事故责任鉴定小组按照处理流程,认真分析了事发当时的情况—两位当班老师既没有违反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也严格遵守了各自的岗位职责,不存在渎职与失责,因此这次骨裂事故定性为安全意外事故,而不是安全责任事故。
同时,事发之后两位老师严格按照幼儿园安全事故处理的流程进行了冷静规范的应对,因此教师不承担任何责任和处罚,其他保险等善后工作由幼儿园安全事故小组负责推进。
只要教师常怀敬畏之心,遵守幼儿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恪守自己的岗位职责,即使孩子出现安全意外事故,幼儿园也应全力给予教师多方面的支持,让教师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从容地面对班级孩子和家长。
温情师幼互动,爱与成长护航
等到医生为轩轩包扎完毕后,一直冷静应对的媛媛老师才忍不住伤心地在一旁抹眼泪。轩轩看到这一幕,立刻尽力止住自己的抽泣,走到媛媛老师身边,安慰老师说下次他会小心一点,不让自己受伤。更令人感动的是,包扎结束后的轩轩不仅没有催促着要跟家长回家,而且主动提出要回幼儿园,还说如果他不回去的话,小李老师和同学们肯定会担心他的。
看到轩轩如此暖心懂事,就连医生都忍不住问小孩是哪个幼儿园的。家长见到孩子的表现和如此亲近的师幼关系,也更加没有了对教师的埋怨和责怪。同时,幼儿园口碑宣传的影响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轩轩手部骨裂依然疼痛时,却能反过来安慰老师,这肯定与长久以来良好的师幼关系密不可分。媛媛老师是出了名的爱孩子,她将班级打造得温暖有爱、和谐有序,孩子们都十分乐意与她相处,她的班级也是几乎常年满勤。
一场意外的安全事故,可能有懊丧、也可能有郁闷,但在媛媛老师的班级里还有孩子和老师之间爱的温情传递,将不好的事故转化成了美好的故事。
重视家园共育,奠定互信基础
轩轩的家长来到医院后,虽然表情里充满了担心与焦虑,但自始至终没有批评和指责教师,还主动安慰大家说小孩子恢复得快。后来,家长尊重孩子意愿,同意轩轩当天就戴着绷带回幼儿园,也足以体现出家长对班级老师照护能力的信任,这与媛媛老师的日常家长工作密不可分。
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并支持幼儿园的班级工作,媛媛老师非常重视家园共育,常常有针对性地用不同的形式与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的内容以及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在常用的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日常当面沟通、微信电话交流等形式的基础上,媛媛老师创设了“家长开放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让有意愿的家长以义工或观察员的身份进入班级,进行全天候的观摩,使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一日活动情况和教师的工作状态。刚开始的时候,不少家长都是带着疑惑和担忧来园,然而随着“家长开放日”观摩的常态化,家长的顾虑逐渐被打消,来园的人次和频率也越来越少。就这样,一个家长与教师互信互助的班集体悄然形成。
有了这份坚实的信任基础,即便出现一次意外,家长也会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三个月后,轩轩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照护下,顺利康复了。
注重终身学习,储备专业能量
虽然媛媛老师不是科班出身,但出于对孩子的喜爱,她立志要当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然而,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因此,自入职以来,她一直热爱并坚持各方面学习,气质和专业都得到巨大的提升。短短几年时间,她就从一名保育师逐步成长为主班老师,后又被聘任为一线教师培训导师。
媛媛老师的专业能力获得了广大家长的认可,不少家长为孩子能进入她的班级而高兴,因此积极支持和配合班级工作,班级管理工作也就更加得心应手。班级常规进入良性循环,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自然而然也就降低了。
我们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与探索,善于总结与防范,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创造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快乐成长,让家长感到放心,让教师体会到责任背后的力量与美好。
本文来源于《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2022年第26期(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