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观点辑录】“教”是为了“不教”——读李政涛先生所著《教育常识》有感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观点辑录】“教”是为了“不教”——读李政涛先生所著《教育常识》有感-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张小红:江苏省丹阳市荆林中心幼儿园。


读过李政涛先生的《教育常识》后,我收获颇丰。书中描绘的教育场景以及对教育常识的解读与反思,促使我在“常识”的层面冷静思考—什么才是教育的基础与起点?


阅读渐入佳境,我逐渐收获了“大道至简”的教育理念,深刻明白了叶圣陶先生的著名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这种教育理念,正与当下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的教育需求不谋而合。《吕氏春秋·君守》中写道:“不教之教,无言之诏。”我深以为然。


教师应认识到,“教”不是教育的目的,要“变教为导”。成人教会幼儿穿衣、洗手,是为了让幼儿能在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后,树立自我服务的意识,而不是仅仅学会某一项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者是被动接收浅层的做事规范,达到单一目的,后者则是主动实践,从而掌握真正的思维和手段。


教师应营造适宜氛围,追寻“教”与“不教”的自然融合。教师要以爱与尊重为前提,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巧妙地把教育目的藏匿在大环境中。教师不再单一地教授知识,不再干预、命令或限制,而是在背后为幼儿营造自然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自主探究与学习的兴趣和胆量,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做中学、玩中学”,从而达到隐性的“教”的目的。


“教”与“不教”的自然融合,需要“有准备的环境”。环境也是幼儿的教师,幼儿园的环境蕴含着丰富的互动元素,处处有知识,事事皆教育。从课程轨迹到主题环境,从标识到区域,教师要做的不是刻意去“教”,而是通过给予幼儿充分自由,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发现、去参与,用无声的环境助力幼儿有声的学习和发展。


“教”与“不教”的自然融合,需要“会邀请的材料”。幼儿游戏的开展少不了材料的支持,有趣、丰富的材料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因此,教师的“教”应自然渗透在材料中,通过积极投放不同形式的材料,幼儿感觉自己“被邀请”,在广泛接触并自主选择后,主动与材料互动,从而帮助幼儿产生有深度的“沉浸式学习”。


“教”与“不教”的自然融合,需要“能启发的语言”。幼儿教师不再进行“先知先觉”“居高临下”的指导,而是以同伴的角色对幼儿进行观察,用陪伴代替指令,以耐心代替“热心”。在教育的各个阶段,教师都要给幼儿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时间,先自问“什么需要教、什么可以不教”,再用启发式的语言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挑战自我,使幼儿获得新的经验和成长。


教师扮演的角色要由幼儿的需求决定,没有刻意的“教”,也没有随意的“不教”,而是追求两者的自然融合。 


教师应生发教育智慧,把握“教”与“不教”的尺度方向。幼儿是教育的主体,教师需要持续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识别、回应,强调幼儿学习的自主性,淡化“教”的概念和形式,把“教与不教”的智慧渗透教育的各个环节。


教师要有观察的智慧。教师要想弄明白“什么可以不教”“何时需要教”,就要掌握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个体特征。教师要有目标地观察环境的准备情况,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困难,以及情绪状态等。教师基于观察,完成对信息的搜集和提炼之后,才能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把握“教”与“不教”的尺度和时机。


教师要有支持的智慧。除了有声的教导,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类材料对幼儿的成长提供无声的指引。材料作为幼儿学习的媒介,是一位隐性的“助教”。要想支持幼儿自主利用材料进行学习探究,自己就要先将材料研究透彻。在投放前,教师根据材料的大小、操作难度、对环境的要求等特性,计划好材料提供的时间、数量、方式等,才能实现材料的互动性及教育价值最大化,从而做到有效支持。


教师要有示范的智慧。幼儿园的教育体现在各个方面,一日活动中每天早上问候、签到、更换衣物、整理物品柜、做值日生、就餐准备、不偏食、不剩饭、照顾动植物、物归原处等都是教育。生活即课程,教师即范例,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情绪态度,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幼儿对“正确积极的行为方式”的认知,往往建立在对教师的观察之上,并会在日后进行模仿。因此,教师要将看似“不教”的示范融入一日活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达到“教”的目的。


“教”与“不教”是相对的,“教”是途径与方法,“不教”是最终的目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将主动权移交给幼儿,以科学丰富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授人以渔”使幼儿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完善健全的人格发展,为一生的幸福生活做好准备。

文来源于《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2022年第32期(11月出版)。 

◆  ◆  ◆  ◆  ◆  


拓展阅读:

虞永平:什么学习内容对幼儿有价值?

胡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与探索

叶平枝:从师幼互动看教师的“为”与“不为”

刘晶波:幼儿为什么喜欢告状

刘焱:融合课程与游戏的实践

吴荔红:如何撰写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沈颖洁:幼儿园语言教学如何支持儿童深度学习

孙蔷蔷:幼儿园该如何自我评估园所保教质量

秦元东:活动区与材料区——游戏空间规划的来龙去脉


【观点辑录】“教”是为了“不教”——读李政涛先生所著《教育常识》有感-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观点辑录】“教”是为了“不教”——读李政涛先生所著《教育常识》有感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