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书笔记。
幼师课件网编辑花时间整理了人间失格读书笔记,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书是人的好朋友,它帮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都会与作品产生共鸣,这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读书笔记。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 篇1
只读了太宰治几篇作品就否定这个人实在很片面。只是我作为女人实在很讨厌这样的男人。但作为读者,我的确又感激这样的作家,翻开自己的伤口,露出血肉,想要博取世间的感情(我不知道是不是同情,理解又也许其实他什么都不想要,只是作为一个个体在抒发自己的感受来换取一些安宁)。因为这样自我毁灭性的作家,才让读者感受到了这样多的细腻的,在希望与绝望中,爱欲与冷漠中挣扎的感情。
最后,作为一个人,我同情着故事中这个人。就像感情里的对错和人世间的善恶,这些普世的价值观其实都很难用在一个艺术家身上。我一直觉得关于艺术的一切都是表达着不同的感觉。而感觉是没有对错的。所以他的细腻多思,和无法克制的纵欲其实只是一种感觉。他来到这个世间只是流荡在不同的故事里体会记录着不同的感觉,然后头破血流的狼狈离开。小时候总觉得要当个有故事的人,长大了才知道笑着说故事的人曾经都是流了很多血和泪的。想起蔡崇达《皮囊》里写的香港阿小,当他泪流满面讲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他是不是心里也有几分羡慕乡下阿小打鱼回家路上放空着大脑,身边还有一只到哪里都愿意跟着他的大黄狗。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 篇2
一、简介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在这本书里,人性的丑陋与虚伪,渴望与绝望,无可遁形。
主人公叶藏:本出身富贵家庭,却因为系列经历使得他敏感怯懦,以讨好别人——扮演搞笑来取悦别人。他是一个渴望爱又不懂爱的胆小鬼,一个孤独者,一个边缘人,讨好型人格,回避型人格,既是一个无赖,又是一个“像神一样纯正的好孩子”。他在面对难以捉摸的人类社会时选择了极端另类的生活方式,却又表现出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二、摘录
1.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在所谓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这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2.时间的流逝是平等赋予每个人的疗愈,或许也是救赎。
3.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4.唯有尽力自持,方不致癫狂。
5.仅一夜之间,我的心判若两人。他自人山人海中来,原来只是为给我一场空欢喜。你来时携风带雨,我无处可避;你走时乱了四季,我久病难医。
6.爱好这东西啊,可真够复杂。一千种厌恶才能生出一个爱好。没有爱好的人,一般也没什么厌恶。
7.驻足而立,怅然思物,物皆物语。
8.日日做着重复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不会有悲痛的来袭。可是她自人山人海中而来,这猛烈的欢喜,我避无可避,我甘之如饴。
9.无论对谁太过热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倘若没有过度的欢喜,便不会有极度的悲伤。
10.所谓世间,不就是你吗?
11.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
12.他们习惯于用平庸的笔触,美丽地勾画出原本就美丽的东西
13.善恶的观念是人定的,“恶”是人随意创造的道德词语。
14.人是不可能一边攥紧拳头一边微笑的,唯有猴子才会那样。
15.同样的事日日反复,只需遵循与昨日相同的惯例。如果能控制住粗鄙的狂喜,就不会有深入骨髓的悲伤。前方路遇挡路之石,蟾蜍都会绕路而行。
16.现在天气开始变得很冷很冷,万物的隔阂大概也会变得越来越大了吧。
17.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18.愈是敏感、愈是胆怯,愈会企盼暴风雨降临得更加猛烈。
19.也许所谓的热情,就是无视对方的立场。
20.所谓的幸福感,就像沉于悲伤的河底、闪着幽微的光的砂金一样吧,当悲伤到了极点,就会生起一种仿佛黑暗中现出微光的感觉,这或许就是幸福感。
21.我尝试绕开那些悲痛,却也错过了所有欢喜。
22.沉默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聊天是极端的自我牺牲,甚至是人类能力范围内最大的奉献,而且丝毫不计回报。
23.天使从空中飞过,听从神的旨意隐去双翅,像乘着降落伞一般飘落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我落在北国的雪原,你落在南国的蜜柑田,而这群少年落在了上野公园。我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如此。
24.少年们啊,无论你们今后度过多少岁月,都请不要介意自己的容貌,不要吸食香烟,若非节日,也别喝酒。长大后,请多加爱惜那性格内向、不爱浓妆的姑娘。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 篇3
人间失格,主人公可能怀着一种性恶论吧,戴着一副眼镜看待其他人,折射出他人行事的虚伪,而自己对此却又无能为力。于是百般讨好或者谄媚,让与其接触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一副人畜无害、与世无争的模样,同时主人公却深谙人性本恶,时时担心他人看出自己的伪装,于是陷入一种深度的焦虑之中,处于无人可以唤醒的境地,一步步,渐渐走向沉沦的深渊。在人间拷问人性,结果不言而喻。
维庸之妻,全篇透出一股讽刺的意味,在战乱中,人为利益所控,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或是生活,或是情感,总让人在欲望的边缘行走,于是,践踏道德的底线变得顺理成章!
good-bye,剧情荒唐,没有结局,而且立意并不突出,个人感觉,比较无味。
灯笼,写在脸上的是贫苦人家的怯懦与不堪,一辈子战战兢兢,而诉求的幸福却简单如斯!仅仅是灯的亮度,也能让一家人心头涌上喜悦。或许,小众的幸福看似遥不可及,低下头,却近在咫尺吧!
满愿,故事很短,以主人公的视角,探讨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可能属于哲学吧,但我更愿意将其归于社科。美景之美,亦在景,亦在人。
美男子与香烟,内容与题目似乎有些牵强,一个宣誓用一切去战斗的作家,幻想世界皆是迂腐,尽管知道自己结局总归失败却依旧挣扎着战斗。而生活的结局,却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温馨的家庭,足矣
余下几篇,可能有些晦涩,似乎都在讲底层平民生活中的焦虑,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时,对自己内心的拷问,在拷问中,或纠结,或苦恼,终究带来的是沉思,思考人生,思考价值,思考观点,在思考中灵魂得以升华!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 篇4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干燥的冬天顶着酸涩的鼻腔翻开了这本书,看到这句话时不由得浑身打了个寒战,内心像有一股暗流在涌动,在发声,在共鸣。
太宰治的文字是那样的平静忧伤却又如明镜一般令人自省。《人间失格》充满了对自我的否定,但绝对不是颓唐的消极主义,而是过于高尚而面向破碎的理想主义。
全文的触动,我想多半是来自叶藏那封闭的内心。叶藏从出生就开始掩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一直用虚假表演的外表去迎合他人,迎合这个世界。“因为我更像一个怪物,很想普普通通活着像个人,但社会一直把我当成怪物。”把叶藏内心的那股无力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那般小心翼翼地活着,用这种作戏的方式,保住他那颗纯粹的圣洁的心。这是被死亡之海的无尽歌曲所环绕的灿亮的生命之岛啊!这股黑暗社会中的清流亦在做着奋力的抵抗——生错了世界——错的不是出生者,而是这个世界。
正如许多人说的那般,《人间失格》短短几万字却充满消极,但是我们每个人又能在细微处找到自己的影子。长恨此生非我有,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悲观的情绪,所以我们能和叶藏产生共鸣。短观其一生,他追求美好却始终不得,灰色的人生仿佛从幼时就已然确定,他虽然有良好的异性缘,可是他却懦弱到能被幸福所伤。如此一来,他又终是寂寞的。在我看来,寂寞其实是生命永恒的主题,是无法超脱于外的感受,是与所有爱恨相伴的,最久远的感情。而敏感,加重了这种寂寞,一个敏感的人不管有多少可以依赖的东西,都还是感觉无望,无望,无望。而无望就是无所依赖。这就好像叶藏说罪与罚,是冰炭不同器,水火不相容。全书充斥着这样的矛盾,书中的世界亦然。格格不入的叶藏终究被吞噬。
生而为人,我们终是要去面对被允许的消极,始终快乐很难,但是我们一刻也不能停下去寻找生活中的希望,永远也不能放弃。因为放弃的人,永远不会再有机会挣扎,不会再有更幸福的机会。但是好在,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在逢时,生在逢世,我们既不会因为幽闭的内心而自导自演,也不会因为死亡之歌的环绕而自暴自弃,更没有书中描绘的那无尽黑暗的苦痛萦绕。我们应该珍惜所有,虽消极被允许,但也绝不能被吞噬。我们都有着光的前程,道路尚有温存。
生而为人,何必道歉。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 篇5
我最近读了那本著名的《人间失格》。
“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很抱歉未能给交往中的人带来舒适的体验,很抱歉自己独立的思想难以苟同于众,很抱歉没能活出众人价值观所趋向的生活。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最后的最后,大庭叶藏平静、释然地走完了他悲剧的一生。而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他自己划下最后的句点。
大概不同阶级的人看这本书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小叶的愁苦,是在家庭富足,挥霍享乐之后带来的精神上的虚无。而我们,大多是平凡众生,为生活焦虑,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光去思考自己真正人生的定义。
对于前半部分的阿叶,我生不出多少的共感。只觉得是生活的安逸造就了他不识人间疾苦,烦恼着不知所谓的事情。越往后看,逐渐理解,我们没有办法拿自身的经历去评价别人的苦痛。为生活也好,为身体也好,为与这世界格格不入也好,都是苦痛,没有一种苦痛是更加高尚的,对于当事人来说,每一种都能让他生出放弃生命的想法来。
看完全书,我感觉到的阿叶至少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然后他不过活了二十七载。精神上与这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让他少年白头,用烟酒女人麻痹自己,自身也不能分清是真心亦或是假意。我不经为这种人生感到悲痛,他们实实在在应该是自由的大师,却被污浊冰冷的现实桎梏,变为水沟里的臭石头,眼看着自己污浊。这种痛苦,比死亡来的可怕。
又想到现在几乎是个精神世界觉醒的时代,无数人在重复着这种痛苦。为社会感到悲哀。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 篇6
讨好型人格、表演型人格,感觉太宰治就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才会让这半自传体的小说写得如此真实。但是也让人感觉惊诧的是,这种讨好型的人格都或多或少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呈现着。不管承不承认,不管喜不喜欢,他所描述的那种悲催人生的确有触动人的地方。或许所谓正常人就是间歇性的精神病,而精神病也是偶尔恢复的正常人。
“人间失格”,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当人活的还不如一只狗自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出自于本心,可能就真的是生而为人不值得了吧。这个世界从来不允许我们任性妄为,从我上班开始才懂得了这个道理。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讨好和表演,变成别人心目中想成为的那个样子,而去压抑自己的人性,或许也不是什么值得让人称赞的做法。
我们与精神病之间的距离,只在于我们可以安慰自己、抱抱自己,告诉自己“其实你是很好的”。文章的后记里这样介绍他,”他对现实无力也无心调和,这是他的懦弱,拒绝一切妥协,也是他的骄傲。他曾在书中写道,不抵抗也是罪吗?这是他最后的骄傲,但是要知道骄傲是七宗罪之首。”后记的评价一锤定音,颓废从来不是屈从于命运、不抵抗的理由。你不屑于无聊的乐观主义,正是我信奉的。世界的悲观与无望从来不会因为我们的作为而变淡一些,但是我们的快乐可以自己选择,这种快乐可能仅仅源自于一顿饭、一首歌、一朵花开的时间,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相信《有关人间失格读书笔记》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师课件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oushijiaoyan.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人间失格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