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研支招】游戏中如何面对强势的孩子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教研支招】游戏中如何面对强势的孩子-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当幼儿在游戏中任由他人控制,自己的想法不被重视的时候,就会产生莫名的愤怒,通过拒绝游戏、指责以及通过拉帮结派来孤立“强势”幼儿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被孤立的孩子肯定会受到心理上的伤害。

案例

  户外活动时,大(4)班的孩子们正在跳绳,突然有三个小女孩争吵起来。豆豆噘着嘴巴拿着跳绳离开了游戏场地,丁丁和小琴则一起说着豆豆的坏毛病:“都是她说了算,什么事都要听她的,我们不想再跟她玩了。”

  为了能够了解豆豆,帮助她改变“强势”做法,我们对大(4)班的小朋友进行了随机访谈。一个小男孩坐到豆豆身边,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你总是让别人听你的,我们都长大了,为什么非要听你的?”另一个小男孩附和道:“就是。”紧接着围上来的七八个小朋友开始指责豆豆。因担心孩子们的指责会给豆豆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我们建议孩子们不要再说豆豆的“坏话”,希望大家跟豆豆做朋友。但这却引来很多孩子的不满。

  豆豆“强势”的做法,导致越来越没有人跟她玩,只剩下女孩儿爱莎。经了解,爱莎是豆豆的邻居,她们父母互相认识。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豆豆,我们跟豆豆进行了谈话,没想到豆豆认为大家不跟她玩是很正常的,因为爸爸告诉她:长大了,朋友就会少。显然,女孩曲解了爸爸的话,更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那么,豆豆的“坏习惯”到底由何而来?

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问题在哪里?

  父母对于孩子的“强势”应负有重要责任。豆豆的妈妈是英语老师,对豆豆采取的是“放养”政策,离园后把豆豆匆匆接到自己的单位,然后继续给学生补习英语,豆豆的老师反映:“每次见到豆豆妈妈,她都急匆匆地,我们很少说话”。

  我们对豆豆的爸爸妈妈进行了简单地访谈,当问到是否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时,妈妈说:“你们也知道,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面对学生升学的压力,还有学校的各种考核,回家后好不容易歇一歇,哪儿还有时间理会孩子?”爸爸是一名警察,工作更忙,对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几乎不管不问。当我们问到为什么要对孩子说“长大了,朋友就会少”这句话时,他说:“女孩子嘛,就应该提早学习一些社会经验,以免以后在社会上被欺负。我是不会害她的,她将来会明白的。”

  幼儿教师仅仅是“看客”?在对豆豆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教师对豆豆的“强势”早已知晓,对于游戏中出现的这种冲突也都“习以为常”。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冷场”,教师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是一笑而过:“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个性。”

  户外活动结束后,豆豆并没有从刚刚的坏情绪中走出来,而是开始小声地哭泣。保育员看到了却说:“差不多行了啊!”保育员的这种不关注、不安慰、不评价的“三不”行为,跟当前幼儿教师的“宽松入职”有很大关系。

  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导致其专业化程度偏低,缺乏严重性评估的意识,以至于面对这种情况,会觉得这是豆豆的性格使然,跟幼儿教师并没有关系,也没有意识到会给豆豆造成什么伤害,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冷漠反应。

杜绝“坏习惯”,家园合力育儿

  慢下来,关注你的孩子

  父母的教育都会给孩子带来深远影响,当然,好的教养方式能够对幼儿一生有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则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应认真对待幼儿教育。

  首先,家长应有正确的育儿观念。豆豆爸爸的教育观存在一定的偏激,他的一句“长大了朋友就会少”让豆豆认为“大家都不跟我玩了,朋友少了是理所当然的事”,也就不会从自身寻找原因。

  其次,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听音乐、读故事书等,这些都是家长陪伴幼儿的方式。只有跟孩子多接触多沟通,家长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对于豆豆的这种“强势”、不合群,爸爸、妈妈及时发现并正确引导,才能有助于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改正。

  再其次,家长应打破消极被动的沟通局面,及时向幼儿园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教师跟幼儿相处的时间较长,家长应多向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认真听取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针对幼儿出现的与正常发展相背离的不良习惯,家长要及时关注。同时,配合幼儿园教师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望闻问切”巧干预

  面对游戏中的冲突,幼儿教师应先对事件进行评估判断。显然,豆豆已经引起众多幼儿的不满,如果不进行适当处理会对豆豆造成严重影响,教师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

  首先,让幼儿诉说事情的原委并自己去评判对错,在反思中让幼儿找出自己的不足。其次,需要对幼儿进行后续干预。教师要对事件进行反思,结合观察豆豆的日常行为制定系统的干预措施来纠正豆豆的“强势”行为。与此同时,改变其他幼儿对豆豆的看法。游戏中豆豆总是希望通过控制别人来实现自己的想法,这种做法引来了其他幼儿的不满。

  教师应多观察幼儿的游戏,必要情况下参与进来,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强势”行为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必要时进行特别干预。例如,教师可组织幼儿讨论这种“强势”行为是否妥当,还可以就幼儿表现出的“非强势”行为进行及时地表扬。

  家园共育重引领

  一些家长沟通意识较为薄弱,部分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缺乏沟通技巧,导致家园衔接出现问题,幼儿园应把控好家园共育的方向。《孙子兵法》上说:“上下同欲者胜。”教育孩子亦应如此,只有家长与幼儿教师达成一致,以幼儿园本身创造的可支持性和可操作性条件为依托,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幼儿园可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培训课程,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例如,怎样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怎样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行为,以及如何积极有效地与幼儿家长沟通等。其次,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幼儿的学习环境以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家委会,让幼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提高家长的积极性,增进家长与教师的感情,为家园共育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注: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


【教研支招】游戏中如何面对强势的孩子-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优师教研" data-alias="PreschoolTT" data-signature="优师教研致力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研究,为区域政府提供科学的学术支持;课程与教学研究,研究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教师发展研究,研究学前专业教师培养体系及教师专业成长。" data-from="0" data-is_biz_ban="0">

推荐阅读:

【教研支招】游戏中如何面对强势的孩子-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01


【教研支招】游戏中如何面对强势的孩子-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华爱华:幼儿的游戏意愿与教师的介入意图

欧赛萍:幼儿游戏评价可视化的内涵与路径

原晋霞: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

朱家雄:什么样的园长才是好园长?

黄小莲:幼儿园课程发展的故事讲述——课程故事、学习故事、游戏故事

胡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

贺蓉: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七连问”

武建芬:幼儿园特级教师到底“特”在何处?

王海英:儿童海报——基于儿童立场的主题墙变革


     【教研支招】游戏中如何面对强势的孩子-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喜欢就点亮“在看”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研支招】游戏中如何面对强势的孩子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