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202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提高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掌握防范自然灾害的知识,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我保护能力,温州市第四幼儿园向您发出如下倡议。
1
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1.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在阳台和窗下躲避。
2.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3.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心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
4.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5.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重要条件,等待救援。
2
如何应对暴雨
1.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者堆砌土坎。
2.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3.我们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掉入地坑、沙井等。
4.驾车经过深积水区,应尽量绕行。
3
如何安全用电
1.不用手或导电物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2.用完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3.如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4
外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
1.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2.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3.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
5
如何防溺水
1.严格要求孩子做到“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
2.预防孩子溺水的措施:
孩子应在家长带领下游泳;教育孩子不要独自在河边玩耍;不去非游泳区游泳,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一定安全;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水边行走要格外小心;在暴雨来临时要注意山洪暴发、河水猛涨。
3.教孩子学会溺水自救的方法:
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亲爱的家长朋友,安全无小事,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孩子的心中筑起一道安全防线,让您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