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雅云工作室”角色游戏微项目第七次研讨活动
绿树成荫,鸟语蝉鸣,2023年5月26日下午,如皋市“雅云工作室”室内角色游戏微项目组全体成员在领衔人杨海娟老师的带领下,相聚如皋市如城实验幼儿园,开展第七次现场研讨活动。
现场观摩与交流
项目组成员进班观摩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现场,从有准备的环境、材料的投放、幼儿的游戏水平、教师的指导进行观摩分析和现场交流。
案例分享与学习
“
中三班钱晓燕老师分享案例《环境遇见表演》,以视频的形式展示音乐表演游戏的推进过程。从音乐选择、乐器准备、服饰提供、支架投放等方面做有准备的环境,以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助推音乐表演游戏的深入。
“
小四班周洁老师分享的案例《一出好戏之小兔乖乖》基于幼儿兴趣,户外与室内相组合,创设了一个尽情表演的大舞台;通过多元的材料供给,增强了幼儿探索能力;通过童话剧表演,丰富幼儿对表演游戏的体验。
“
大一班王海霞老师分享的案例《“演”见美好,“区”动童真》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表演游戏的价值,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成为表演游戏的主人。
话题研讨与提升
聚焦游戏现场,项目主持人吴晓飞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幼儿园表演区项目组研究的历程以及价值的再思考、再梳理。
基于观察,大家围绕话题“如何基于幼儿的关键经验和能力,在环境和材料上支持幼儿的表演游戏?”进行了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答疑解惑,在学习、互动、交流中提升。
空间
空间开阔,满足幼儿表演的需要。区域可按功能划分,注意动静分区,利用卧室、走廊、户外、游戏箱等拓展空间。
材料
结合幼儿特点提供层次性的游戏材料,以低结构、生活化材料为主,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服饰道具与故事、音乐紧密关联;提供可变换的背景幕布,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满足幼儿表演氛围的需要。
内容
游戏内容多元化,内容的选择要与幼儿的生活相关,符合幼儿年龄水平,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实际水平确定主题。
形式
形式的多样化,如:故事表演、歌唱乐器、微电影、围裙剧、情景剧、童谣、 合唱、双簧、动作表演、不同的角色扮演等,提供绘本支持、支架引领,同时拓展表演的形式,可以一个主题为主,添加其他形式的内容 :绘本、剧场、音乐、舞蹈等。
策略
重游戏,轻表演,关注幼儿自主表现,注重幼儿个性化的发展。教师的指导可以间接指导为主,用旁白、 角色介入等方式引导幼儿提高。
总结与提升
最后,项目组领衔人杨海娟老师对今天的活动做出了总结:活动现场将表演变为游戏体验场、课程研究所,教师有深度、幼儿有厚度,材料的多角度发掘,资源利用充分,有准备的环境成熟,遇见了游戏的美好。
同时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实施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方向:
1. 游戏形式可拓展。角色、表演不分家,可用1+N的方式,即一个固定表演区,多个表演类型的游戏箱,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
2. 表演音乐要适宜。结合音乐区指导手册,在音乐的选择上有明确的方向,更有利于孩子节奏的发展和音乐的表现。
3.项目研究分步走。建议每学期有计划地深入研究一个表演主题重点,形成不同年龄段的研究成果。
教研之美,不止于笔,更践于行。此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帮助老师加深了对表演游戏深层次的思考学习,为后续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在孩子的世界里,
我们努力成为一名追随者,
追随孩子的目光,
追随孩子的喜好,
追随孩子探索的脚步,
和孩子一起创造、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