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和家长,肯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让老师们手足无措。
小编为大家列出了9个老师在园内经常遇到的问题,并给大家提供解决方案。
总是在教室乱跑乱跳
3~6岁的孩子自制力差,相信每个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些孩子总是在教室里吵吵闹闹,难以安静下来,甚至在上课时,容易无视纪律,在教室里跑来跑去。虽然老师会提醒孩子,但是这只能让他们安静一小会儿,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
1.如果是老师的上课方式没有引起孩子的兴趣,可以对上课的方式进行调整。
2.如果孩子只是渴望引起老师的关注,老师可以给孩子多一些的关注,引导和教育孩子。
3.制定奖惩,树立榜样。当他表现见好时,一定要适时表扬;也可以给他一个小小的职务,让他做老师的好帮手。
孩子午睡总要有人陪
孩子在幼儿园的午睡问题,往往让老师伤透了脑筋,有的孩子不睡觉,有的孩子爱说话或做小动作,有的孩子哭着找妈妈,还有的孩子必须陪着才能睡,可老师只有几个,孩子却有很多,老师往往会因此感到吃不消和难以应付。
解决方法
1.午餐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孩子吃太多在短时间难以消化,会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
2.营造良好的睡眠气氛,比如适宜的睡觉温度、关好门窗、拉下窗帘。
3.为了让孩子们更快进入状态,老师可以放睡前故事或放舒缓的轻音乐。但需要注意的是,睡前故事一定要选择节奏、内容缓慢的故事,音量需要逐渐调小。
孩子总爱乱脱鞋
有些孩子平时没有养成在家穿鞋的习惯,也有的是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因此他们往往会作出一些行为,例如:穿错鞋子和衣服等。
解决方法
1.通过说教让孩子知道什么环境该做什么事,让孩子有公共环境的概念。
2.引导孩子,比如说可以问他:“鞋子是穿在哪里的呀?”然后引导孩子自觉把鞋穿上。
3.跟孩子说不穿鞋的坏处,会扎到脚流血,会伤害到自己。
家长只信孩子的话
部分家长会对老师的话产出质疑,更相信自己孩子的话。家长们通常认为孩子是不会说谎的,所以如果孩子在园内遇到什么问题,有的家长就容易对老师产生一些误解。
解决方法
1.要经常跟家长沟通,让家长对老师有绝对的信任感。
2.与家长交流时要先表扬孩子,然后再委婉地说出孩子存在的问题。
3.说话尽量要心平气和,不要用生硬的语气和埋怨的方式与家长沟通。
孩子有攻击性行为
有的孩子非常叛逆,发脾气了就会有攻击性行为,老师屡次耐心说教和安抚效果并不明显。
解决方法
1.严肃说教,告诉孩子打人是绝对不行的。
2.与家长交流,告诉家长孩子的行为以及今后可能发生的危害,让家长在家庭环境方面要做到以身作则。
3.叛逆的孩子其实内心都渴望被爱,老师应该给予孩子温暖和关怀,让孩子感受到这份关心。
孩子喜欢告状
有的孩子非常爱告状,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告诉老师,有时候也非常喜欢虚张声势,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缺乏自己解决事情的能力,也容易产生大惊小怪的心态。
解决方法
1.我们要肯定孩子的积极行为,但要学会引导,鼓励孩子想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
2.先让孩子们商讨解决,然后再把解决办法告诉老师,锻炼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孩子吃饭非常慢
虽然细嚼慢咽是科学的吃饭方式,但是有些孩子往往喜欢边吃边玩,而且吃得也非常拖拉,这对于今后的习惯养成并没有好处,老师和家长需要重视起来。
解决方法
1.吃饭过程中告诉孩子要专心,不要被其他事物所吸引。
2.适当的提醒,加快吃饭的速度。
3.已经用小红花来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们:“老师会给吃饭认真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贴纸”。
家长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可能一些家长学历高、学识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对于老师的一些教学方式不以为然,甚至不让孩子接受老师的教育,与这类家长沟通的时候,往往非常困难。
解决方法
让家长认识到老师对孩子园内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另外,要经常跟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老师在幼教领域方面,确实是非常有水平的。
孩子总是迟到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作息要求不严格,觉得只是幼儿园,所以就不用像小学一样必须准时,或者是经常说孩子起不来,但是这些问题如果现在不解决,以后容易养成习惯性迟到。
解决方法
1.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准时到园的重要性。
2.在园内要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可以从吃饭、午睡等事情上来督促孩子。
3.可以设置奖励,每周都没有迟到的孩子,可以取得相应的小奖励。
推荐阅读
幼师必备 | 入园离园时的沟通内容和技巧
“懒”幼师如何通过区角活动塑造出“勤”幼儿?
幼师巧用这些金句,这样说孩子更愿意听!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 值得我们去尊重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