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幼儿园
最近有很多家长在每日蒙台梭利微信公众号留言,很多家长表示: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蒙台梭利教育。
作为家长,都希望竭尽自己最大能力,让孩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蒙台梭利并不适合每一个家长,但适合每一个孩子。
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未来社会竞争必不可少的两种能力
要不要孩子就读蒙台梭利幼儿园,主要看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
如果下面两个侧重点,是你所看重,所认同的,那么就不用再犹豫了。
1、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
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往往藏着孩子的未来。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
现如今,虽然大家都在大声呐喊给孩子减负,但残酷的竞争现实却告诉我们,不努力,就出局。
没有一个家长敢拿孩子的未来做赌注,喊归喊,教育孩子还是要拼力。
图片来源:河北省邢台小博士第三幼儿园
在这样的竞争体制下,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大部分传统教学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但与当下的教学环境格格不入,反而有着另类的教学方式。
与普通的幼儿园相比,蒙台梭利教育无疑是“别树一帜”,蒙氏幼儿园在教学理念上鼓励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而不是传统教学的聚合性思维。
在蒙氏幼儿园,孩子拥有高度的自由和自主性,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通过观察,为孩子预备有准备的环境,只在孩子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才插手。
这与传统幼儿园,老师主导教学,孩子齐声符合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具备发散性思维的孩子,会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探索问题,寻找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思维固化,乃至流程标准化的当下,具备发散性思维的人才往往在各个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
2、鼓励孩子创新能力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鼓励孩子进行创新,没有标准化的教学课程,更没有整齐划一的教学大纲。
整个蒙台梭利教室,孩子们的状态看上去更像是放养。
但这个放养式教学,是有合适的度,有边界有规矩。
蒙台梭利放养式教学,放的是孩子的思维,养的是孩子的习惯。
放养的状态下,孩子的思维无拘无束,孩子的动手随心所欲,这样的环境下最能激发孩子创新能力。
成人往往认为孩子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多灌输一些知识技能,一定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殊不知,即使孩子机械的接受了这些灌输的所谓“想象力”,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想象终究会消失。
图片来源:河北省邢台小博士第三幼儿园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孩子的想象力要以现实环境为基础,必须让孩子准确地观察和感受到周围具体的实物。
想象力的培养,不能脱离于现实。
学前教育阶段,孩子的想象力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比较直观、具体。
此时孩子的想象力培养,要靠具体、实物化的蒙台梭利教具来启发。
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生的规划,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
因此,我们不必再过于焦虑,是否要让孩子接受蒙台梭利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适合蒙台梭利教育,就看家长具备什么样的眼界和格局,是否准备好了做一个蒙台梭利式父母。
那么,在蒙台梭利教学中,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是如何培养的呢?
1、混龄教学
我们常听到蒙氏圈内的人士说,不混则非蒙。
蒙氏园为何要实施混龄编班呢?
蒙台梭利博士在其原著中,这样提到:
“在我们的学校中,不同年龄的儿童经常互相帮助,年纪小的儿童会对年龄大的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且会要求年龄大的儿童进行解释一些东西。
年龄大的儿童会对年龄小的儿童进行耐心的讲解……
在不同年龄儿童之间有一种交流与和谐,这种交流与和谐很难在成年人与儿童之间发现。”
图片来源:西安自然成长家园蒙特梭利儿童之家
混龄教学,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在混龄班级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他们相互交往,彼此谦让,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在他人表达想法的时候,孩子的思维也会快速活跃,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孩子脑洞大开。
在这样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图片来源:西安自然成长家园蒙特梭利儿童之家
2、自主学习
蒙台梭利博士推崇“追随孩子”的基本原则,认为蒙氏教育法可以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
蒙台梭利教学中,孩子们是通过教具的操作来实现自我教育。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孩子们被教室里的教具所吸引,自由地选择进行练习,表面上看,教具只是一个简单地刺激点,吸引孩子动手操作。
图片来源:西安自然成长家园蒙特梭利儿童之家
但其实孩子通过教具操作的练习,其目的在于满足他潜意识中对精确的真正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工作”有助于儿童成长的内在原因。
蒙台梭利教学法中,对于儿童来说,知道如何使用蒙氏教具,这仅仅是掌握了教具功能的初级阶段。
蒙氏教具的奥妙在于重复练习,只有儿童重复地练习使用教具,才能实现真正地成长,进而促进他们的心智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蒙台梭利教育中孩子自主教育,其实会包含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儿童专注地重复教具练习;第二个阶段就是对教具的延伸探索。
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我们的教具使进行自我教育成为可能,这种教育不是依靠教师的能力,而是依靠教具的系统性。
蒙台梭利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家长,但适合每一个孩子。
关注每日蒙台梭利微信公众号,分享蒙台梭利教育故事,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每日蒙台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