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何让幼儿园小朋友在享受假期的同时,还能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呢?告诉你——
清明节的时间和来历
今年的清明节是 4月4号 。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它与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还有哪些国家过?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清明节这一天,东亚许多国家都有着相似的习俗。
例如: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
清明节的习俗
踏 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家长可以趁着清明的小长假带小孩到植物园、湿地公园或者城郊的小山林等地方踏青,让孩子亲密接触大自然。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家长可以在踏青时选择空旷的场地,为孩子准备风筝,让孩子在春暖花开之时尽情地奔跑。
荡秋千
秋千本是在树桠枝为架,用彩绳缠绕而成,现代多用绳索加踏板制成,多为儿童所喜爱。
插 柳
随着柳条返青,人们喜欢将柳条折下,圈戴在头上,或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寓意防扰辟邪。
扫 墓
每年清明,人们都会身着素衣,去山中或者墓园探望过世的亲人。他们铲除杂草,清洁墓碑,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捧花,低声细诉对亲人的思念。
吃青团
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青团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一个个如小孩子拳头大小的绿色的团子。
清明节的相关诗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宋)欧阳修《采桑子》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唐)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
清明节出游,孩子穿着要注意
乍暖还寒的清明,昼夜温差大,天气容易变化,小朋友们出门,要随时调整穿衣。背部、小肚子和小脚丫要注意保暖,头部和心胸要注意散热。
南方降水较多,出行便可准备雨具,防雨防滑。北方较为干燥,风力较大,出行也可准备口罩、墨镜等装备。
希望您和孩子一起一个度过愉快、充实的清明假期哦!
文章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1、【传统节日】清明:最好的感恩教育
2、幼儿园蔬果手工绘画,全都在这里(部分附有教程)
3、在幼儿园要学会的规则意识
4、幼儿园户外游戏,孩子保准爱玩!
5、春咳季,幼儿园给家长的温馨提示
微者,精妙也;观者,谛视也。以早教微观,可以知上策,明幼规,察园涵,破迷题,解师心,安父母,健童生,谐成长,共发展。